初中心理课 人生预言家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课 人生预言家 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课 | 人生预言家
不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很常听到这类声音:“这次考试一定考不好了”、“我上一个普通一本就不错了”、“我很少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一到雨天就倒霉”……
这种来自心底的消极声音反映了一个人的潜意识,也无时不刻不在改变着他/她的行为。
长此以往,人们惊讶地发现,自己之前所说的预言竟然真的发生了,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这种自证预言是消极的,很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因此,本节课就将通过有趣的预言家情境和具体事例,在活动体验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能说出的“自证预言”,并及时矫正不合理的预言,从而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人生预言家
1
课程信息
适用学段:初中
课程课时:1课时
2
设计思路
通过构建有趣的预言家情境,结合具体事例引入课堂内容。将目光聚焦在班级内,借助“发现身边的预言家”这一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省,让其在循序渐进的提问中发现答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预言家。
在介绍自证预言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后,将落脚点放在如何改变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上,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证预言的积极方面,并在课堂上写下对自己的积极预言。
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自证预言的概念和形成原因,能够认识到自己曾经发出的自证预言信号,明白“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预言家”。
情感目标:认识到消极自证预言产生的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人生态度。
行为目标:学会如何减轻消极自证预言的危害,在课堂上罗列积极的人生预言,培养积极自证的行为方式。
4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消极自证预言,减轻消极自证预言对自我发展的危害,培养积极自证的行为方式。
5
课程准备
学案纸
6
教学设计
具体教学设计
人生预言家
01
谁是预言家(5min)
1. 教师在课件上呈现小故事,创设故事背景以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兴趣。
2. 展示Knight“能坚持一个月就行”的例子,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近期大热流行梗,进一步向学生强化故事背景,并提出疑问——“在我们当中,有没有超能力预言家?”
02
我身边的预言家(15min)
1. 通过发现身边的预言家这一活动,回归到学生本身,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提问和思考中发现答案——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预言家。
2. 观看自证预言的视频,引出对自证预言概念的介绍。
3. 结合小A的故事介绍自证预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
03
神奇的自证预言(6min)
1. 为什么会做出消极的自证预言
(1)首先展示中性图片,让学生将看到图片后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想法记录在学案纸上(每张图片展示30秒),4轮之后回顾所写内容,看其的性质是积极还是消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
(2)教师分享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讲的亲身事例,结合已有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讲解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消极预言——自恋、减轻对未来的恐惧。
2. 预言……竟然成真了
回到小A的例子上,通过分析小A的故事,引导学生反思自证预言会实现的原因——我们的期望影响了我们对事情的关注点,以及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动机。
3. 千万不要撞上这棵树
通过提问和“千万不要撞上这棵树”引入主题,介绍改变消极自证预言的三步骤——信念、身体、体验。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学案纸的第四部分大胆写下自己内心真正所想的积极预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