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田径》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田径》

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体育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田径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短跑的动作方法 第二章
2 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 第二章
3 接力跑 第二章
4 蹲踞式跳远 第二章
5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 第二章
6 立定跳远 第二章
7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第二章
8 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第二章
9 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 第二章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田径”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的概念和能力。
(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与成功;
基本掌握短跑、跳远、投掷等技能,并能够在学习、比赛和生活中加以应用;
在田径练习中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
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
(
10
)
(二)教材分析
田径教材内容价值
田径运动起源于人类的生存和生产劳动的过程,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体现,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将走、跑、跳跃、投掷等生产生活的技能,发展成为运动技能并形成运动项目。田径运动项目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它对于发展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具有积极地作用。田径运动作为学校体育教材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是锻炼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田径教材的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田径运动发展身体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本教材在安排七年级田径教学的内容上选择了跑项目的短跑、跳跃项目的蹲踞式跳远、立定跳远和投掷项目的正面投掷实心球、原地侧向推实心球作为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更好地发展身体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本单元主要依据
《课程标准》中关于水平四田径教学的相关内容,遵循水平四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使学生能够掌握田径运动跑、跳、投的基本动作技术,学会运用田径的练习方法科学锻炼身体,合理利用各种专项练习提升运动技能;并能够在运动和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与同学交往和谐相处,体现出较强的自信心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田径教材搭配建议
在进行短跑、接力跑、跳远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下肢承担运动负荷比较大,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搭配一些上肢力量和腰腹部力量的练习。在进行投掷实心球教学时,考虑到学生上肢和腰腹等部位肌肉承担运动负荷比较大,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搭配一些下肢力量的练习。同时,因为跑、跳、投的内容相对比较单调,重复性练习比价多,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和保持学生进行学练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由小学刚步入中学是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运动技能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田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来学习一些田径运动基本技术,进入中学阶段要逐步增加技术上的要求,所以在安排七年级田径教学的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田径运动发展身体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本单元选择跑项目的短跑、跳跃项目的蹲踞式跳远、立定跳远和投掷项目的正面投实心球、原地侧向推实心球作为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更好的发展身体;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良好个性及心理品质。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田径教学,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健身和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能够知道怎样欣赏田径比赛。
通过田径教学,发展学生跑、跳跃、投掷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发展体能,增进健康。
通过田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田径运动跑、跳、投的基本动作技术,学会运用田径的练习方法科学锻炼身体,合理利用各种专项练习提高运动技能。
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吃苦耐劳、果断坚毅等优良品质以及与人合作、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良好个性及心理品质,并能够在运动和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与同学交往和谐相处,主动帮助他人,体现出较强的自信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课时学习目标
课时 课时目标
第 1 课时 了解和认识短跑的概念、动作过程和运动特点 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 体验并加深短跑带给人勇于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第 2 课时 了解和认识短跑各运动环节的动作特点及作用 掌握提高短跑各运动环节技术的训练方法 通过训练和比赛,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体育道德
第 3 课时 了解各种不同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和传接棒的基本要领 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通过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与人配合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 4 课时 了解蹲踞式跳远的概念、动作过程和动作特点 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技术及多种跳跃性练习的方法 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第 5 课时 了解多种跳跃能力练习的动作特点和作用 掌握多种跳跃能力练习的训练方法 通过训练和比赛,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体育道德
第 6 课时 了解立定跳远技术概念、动作过程和动作方法 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及多种跳跃性练习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共同进步的合作意识
第 7 课时 正确掌握双手向前掷实心球技术,能说出动作方法和基本要领 通过多种力量练习方式发展投掷能力和全身协调用力能力 通过投掷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
第 8 课时 正确掌握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技术,能说出动作方法和基本要领 通过多种力量练习发展协调用力能力 通过投掷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
第 9 课时 了解多种投掷能力练习的动作特点和作用 掌握多种投掷能力练习的训练方方法 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体育道德
(三)单元作业目标
通过短跑、跳跃、投掷技术的作业练习,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促进参与田径运动的行为;
通过田径活动,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练习中,形成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与人友好相处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
第 1 课时 掌握短跑基本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 提高学生速度素质和身体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发展学生自主学练与自我探索的良好思维品质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2 课时 掌握多种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方法 提高学生速度素质和身体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培养学生不断求知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3 课时 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 增强学生的速度素质及准确的判断能力 发展学生自主学练、与人协作配合的思维品质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4 课时 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技术动作与练习方法 发展弹跳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与自我探索的良好思维品质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5 课时 掌握多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 提高学生弹跳素质和身体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培养学生不断求知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6 课时 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动作与练习方法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与学以致用的良好思维品质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7 课时 掌握双手向前掷实心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发展学生投掷能力和全身协调用力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与自我探索的良好思维品质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8 课时 正确掌握原地侧向推实心球基本技术动作 发展学生投掷能力和协调用力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与学以致用的良好思维品质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9 课时 掌握多种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方法 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和协调用力能力 培养学生不断求知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
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五、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短跑的动作方法
作业内容
练习 1:途中跑(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途中跑时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摆动腿大腿高抬、屈膝带动同侧髋积极前摆,然后大腿积极下压,小腿自然前伸,以前脚掌向后扒地着地,略有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过着地点时,即开始后蹬,后蹬时,快速有力的蹬伸膝、踝关节,推动身体向前;两臂屈肘时,以肩为轴,协调前后摆动。
练习建议: 组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60 米/组,共 4 组。注意事项:腿抬高,立直腰,手臂协调前后摆动。
练习 2: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当听到“各就位”的口令后,双手扶地,后退跪地,前脚脚尖与起跑线相距约一脚半,后脚脚尖跟前脚脚心约一脚半,两脚间相距约 15厘米;听到预备后,臀部抬起,并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两肩轴线略过起跑线;听到跑的口令时,双手迅速推理地面,双脚用力蹬地,上体保持前倾,加速跑进。起跑后,后蹬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积极前摆、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配合两腿,快速有力地前后摆动。身体前倾,脚的落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附近,随着步幅和速度不断加大,上体逐渐抬起。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30 米/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重心变化,臀部不要后坐,蹬地摆臂协调有力。练习 3:终点冲刺跑(尝试性练习)
动作方法:终点撞线时,在跑至终点大约两米处,躯干迅速前倾,以胸部或肩部撞线,快速跑过终点。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 次/组,共 2 组。注意事项:撞线积极,避免过于前倾,防止摔倒。
练习 4:蹲踞式 50 米全程跑(提升性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 次/组,共 2 组。注意事项:各技术环节快速衔接,动作规范。
练习 5:蹲踞式 60-80 米全程跑(拓展性练习)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1 次/组,共 2 组。注意事项:各技术环节快速衔接,动作规范。
参考练习图形:
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 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速度快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较慢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慢 自评 互评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时间适宜,学生可因人而异,便于选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掌握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的基本动作及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练与自我探索的良好思维品质,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2 课时: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
1. 作业内容:
练习 1:原地摆臂练习(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深吸一口气,注意肩部放松下沉,两臂屈肘,以肩为轴、协调前后摆动。
练习建议:组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20 秒/组,共 4 组。注意事项: 肩部放松,躯干不要左右晃动。
练习 2:加速跑 20-30 米后接不减速的惯性跑(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开立同肩宽,一臂在前自然放松,一臂屈臂在后;然后重心前移至身体失去平衡时迅速跑出。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50 米/组,共 4 组。注意事项: 快速跑出,上下肢协调发力。
练习 3:改进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规定步幅练习(提升性练习)
动作方法:在起跑线前按照正常的落地位置,画出标志,要求练习者起跑后脚落在标志上。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0 米/组,共 4 组。注意事项:起跑蹬伸有力,准确判断落点。
练习 4:弯道跑接加速跑(尝试性练习)
动作方法:快速跑出弯道;进入直道时,顺惯性做 2-3 步自然跑进,使向内倾斜
的身体逐渐恢复正常姿势,然后加速跑 20-30 米。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共 3 组。
注意事项:弯道跑时身体内倾,摆臂正确,保持一定速度。练习 5:加速跑 30-40 米做撞线动作(拓展性练习)
动作方法:在最后 10 米开始加大摆臂的幅度和力量,在最后一步做撞线动作。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0-40 米/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撞线积极,避免过于前倾,防止摔倒。 2.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原地摆臂练习、加速跑 20-30 米后接不减速的惯性跑、规定步幅练习、弯道跑接加速跑、加速跑 30-40 米做撞线动作的规范性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速度快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较慢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慢 自评 互评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容量适中,学生可因人而异,便于选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掌握发展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弯道跑能力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不断求知和创新的思维品质。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第 3 课时:接力跑 1.作业内容:
练习 1:迎面接力跑(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用立棒式传接棒方法做迎面接力跑。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20 米/组,每人 3 组。注意事项:把握交棒时机;两人错位交棒,避免迎面相撞。
练习 2:下压式传接棒(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 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 50-60 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到接棒人手中。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20 米/组,每人 3 组。注意事项:两人在接力区内慢速跑进中完成传接棒动作。
练习 3:上挑式传接棒(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成 40-50 度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向前上方挑入接棒人的手中。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20 米/组,每人 3 组。注意事项:两人在接力区内慢速跑进中完成传接棒动作。
练习 4:快跑中做传、接棒练习(提升性练习)
动作方法:2 人一组或多人一组,无规定接力区,快跑中利用信号传接棒。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20-30 米/组,每人 3 组。
注意事项:利用信号,掌握交接棒时机,注意安全。
练习 5:预跑区起动,规定接力区内快速跑传、接棒(拓展性练习)
动作方法:2 人一组或多人一组,从预跑区起动,在规定接力区内快速跑进行传接棒。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预跑 10 米+接力区 20 米/组,
共 2 组。
注意事项:利用信号,掌握交接棒时机,注意安全。
2. 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迎面接力跑、下压式接力棒、上挑式接力棒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速度快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较慢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慢 自评 互评 师评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时间适宜,有能力层级区分,便于选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掌握迎面接力跑、下压式传接棒、上挑式传接棒的基本技术及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学生良好体育素养。
第 4 课时:蹲踞式跳远 1.作业内容:
练习 1:助跑(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采用 12-16 步助跑。原地站立或行进中起动开始助跑,逐渐加速,上体逐渐抬起,后蹬充分,前摆积极,重心较高,身体平稳,节奏清楚,最后四步助跑节奏加快为起跳做准备。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共 4 组。
注意事项:助跑积极,重心较高。结合“助跑标记”练习。练习 2:起跳+腾空(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腿几乎伸直,快速用全脚掌滚动着板;上体正直,目视前方;脚着地点约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前 30 厘米。起跳腾空后,上体保持正直,摆动腿的大腿继续向上摆动至接近于水平面位置时与两臂同时制动。留在体后的起跳腿屈膝前摆,积极向摆动腿靠拢,屈膝团身,两臂下垂,腿靠近胸部,在空中成蹲踞的姿势。
练习建议:8-10 步助跑练习,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共 4 组
注意事项:摆臂摆腿快,蹬伸起跳快;起跳腿积极向摆动腿靠拢,屈膝团身。练习 3:落地(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向前伸举小腿,低头,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向体侧后摆;落地时两脚并拢,脚跟触沙后脚掌下压,同时屈髋、屈膝、两臂向前回摆,帮助身体重心快速前移,用前倒或侧倒的方法落地。
练习建议:8-10 步助跑练习,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共 3 组注意事项:收腹屈髋,小腿前伸;落地有缓冲,注意安全。
练习 4:跳远完整动作练习(提升性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共 3 组
注意事项:各技术环节快速衔接,动作规范。练习 5:观察分析与纠错练习(创新性练习)
动作方法:用手机或其它录像工具,记录自己的跳远动作,然后观察分析动作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利用所学知识对错误或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实践。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共 3 组注意事项:动作技术规范,注意安全。
2.参考练习图形:
3..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动作技术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速度快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较慢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慢 自评 互评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容量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掌握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基本动作及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5 课时: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 1.作业内容:
练习 1:跨步跳(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跨步跳要求摆动双腿,屈膝向前上方高抬,支撑腿迅速有力蹬地,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上体正直,两臂同跑步一样前后摆动。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20 米/组,共 4 组注意事项:屈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练习 2:单脚跳(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以右脚跳为例,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在前,左腿屈膝提起,右腿以前脚掌用力蹬地,起跳腿在离地后迅速折叠向前,摆动腿积极前摆,落地全脚掌着地缓冲,同时手臂以单臂搬动,手脚协调配合,保持身体平衡,上体正直。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20 米来回交换脚/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控制身体的平衡,摆动腿积极前摆。
练习 3:蛙跳(提升性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站立与肩宽,摆臂、收腹、下蹲协调,重心从后脚跟过渡到前脚掌起跳,两手臂带起,45 度起跳,腾空要高,然后收腹双脚前伸,手往后摆,脚后跟先着地。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动作规范。
练习 4:蹲跳起(拓展性练习)
动作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两腿充分蹬伸,落地屈膝缓冲。
练习 5:自选跳跃能力练习方法(创新性练习)
动作方法:根据学习的知识内容或生活经验,选择 1-2 种可以提升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进行练习。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
注意事项:根据个人能力进行练习项目和方法选择,注意安全。 2.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跨步跳、单脚跳、蛙跳、蹲起跳动作技术的规范性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速度快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较慢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慢 自评 互评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时间适宜,学生可因人而异,便于选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掌握跨步跳、单脚跳、蛙跳、蹲起跳的基本动作及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弹跳、协调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学生良好体育素养。
第 6 课时:立定跳远 1.作业内容
练习 1:预摆(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蹬伸,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臂尽量往后摆。
练习建议: 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6 次 /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练习 2:起跳腾空(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两臂稍屈由后向前上方摆动,同时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并在空中充分展体。绑一根跳皮筋高度因人而异,跳跃高度在完成一组后逐渐往上提升。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5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练习 3:落地缓冲动作(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5 次/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屈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往前不往后。练习 4:立定跳远完整动作练习(提升性练习)
动作方法:上下肢预摆技术,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放松摆动,与下肢配合协调;起跳时重心前移,放在前脚掌上,上体前倾两臂由体后向前上方迅速摆出,迅速蹬地发力,完成起跳:腾空动作,迅速成团身在空中全蹲,静止下落;全蹲向前伸小腿再迅速还原成全蹲。落地,脚后跟过渡脚前掌,往前走莫后看。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4 次/组,共 2 组。
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用力,控制起跳时的垫脚、蹬伸不充分、落地时后倒现象的发生。
练习 5:观察分析与纠错练习(创新性练习)
动作方法:用手机或其它录像工具,记录自己的立定跳远动作,然后观察分析动作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利用所学知识对错误或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实践。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 次/组,共 2 组注意事项:动作技术规范,注意安全。
参考练习图形:
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立定跳远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发力蹬伸。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蹬伸有力,团身,落地缓冲 良好:动作基本正确,动作较连贯,蹬伸角度较合理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待进步:蹬伸发力不足,预摆动作不协调,落地缺少缓冲 自评 互评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容量适中;通过自主学练,使学生正确掌握立定跳远动作技术,并能说出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和基本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动作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学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7 课时: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1.作业内容
练习 1:握球和持球(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掌,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两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
练习建议: 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6 次 /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练习 2:预备姿势与预摆(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 20-30 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时提高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实心球要依次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时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5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腿之间。
练习 3:最后用力(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出手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收缩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练习建议: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5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用力顺序和出手速度。
练习 4:双手前掷实心球(提升性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4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最后用力与出手角度的结合。
练习 5:观察分析与纠错练习(创新性练习)
动作方法:用手机或其它录像工具,记录自己的双手前掷实心球动作,然后观察分析动作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利用所学知识对错误或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实践。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 次/组,共 2 组注意事项:动作技术规范,注意安全。
参考练习图形
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4.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双手正面头上前掷实心球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器械出手速度快,出手角度合理 良好:动作基本正确,动作较连贯,器械出手速度较快,出手角度较合理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出手速度较慢,出手角度较低 待进步:出手时机掌握不好,器械出手速度不快,出手角度不理想 自评 互评 师评
5.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有能力层级区分,便于选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掌握握球和持球、预摆及最后用力基本动作及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8 课时: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1.作业内容
练习 1:握球与持球(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握球和持球。五指自然分开,手指和指根部位触球,大、小拇指在两侧夹球。将在右肩锁骨窝处,并紧帖颈部,掌心向前(投掷方向),肘关节稍低于肩部。握好实心球后,身体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左脚尖指向斜前方并与右脚弓在一直线上;右膝弯曲,上体向右倾斜扭转,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于胸前。
练习建议: 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6 次 /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肘关节稍低于肩部,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挥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练习 2:原地做推球最后用力动作练习(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右脚迅速蹬地,脚跟提起,右膝内转,使上体向左侧抬起,朝着推掷方向转动,当身体左侧接近与地面垂直瞬间,两腿迅速蹬伸,左臂在体侧制动,同时挺胸、送右肩,最后以右臂将球快速推出。球离手后,即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
练习建议: 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6 次 /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最后用力与出手角度的结合。推球时,肘关节略抬,球离肩的时机掌握。
练习 3:原地侧向推实心球的完整动作练习(提升性练习)练习建议: 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5 次 /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最后用力与出手角度的结合。推球时,肘关节略抬,球离肩的时机掌握。
练习 4:完整动作的远度练习(拓展性练习)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根据个人试投远度,努力投出更好成绩。注意事项:动作规范,注意安全。
练习 5:观察分析与纠错练习(创新性练习)
动作方法:用手机或其它录像工具,记录自己的原地侧向推实心球动作,然后观察分析动作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利用所学知识对错误或不规范动作进行纠正,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实践。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 次/组,共 2 组注意事项:动作技术规范,注意安全。
时间要求: 25-30 分钟
参考练习图形: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原地侧向推实心球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势协调,动作熟练,器械出手速度快,出手角度合理 良好:动作基本正确,动作较连贯,器械出手速度较快,出手角度较合理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出手速度较慢,出手角度较低 待进步:出手时机掌握不好,器械出手速度不快,出手角度不理想 自评 互评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时间适宜;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正确掌握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技术,能够做出正确动作;发展协调用力能力,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对投掷动作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学练意识。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学生良好体育素养。
第 9 课时: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 1.作业内容
练习 1:双手正面头上前掷实心球“满弓”的练习(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形成良好的“满弓”身体姿势,一定要屈膝,抬头看天。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成马步的站位,腿部顶住另一位同学的腰部做搭桥的练习,注意仰头。
练习建议: 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5 次 /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强调最后用力形成的“超越器械”的动作。
练习 2:拨球鞭打练习(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持球,往空中垂直拨球,体会手指拨球的感觉;或往地上垂直砸球体会手指拨球和手的鞭打动作。
练习建议: 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6 次 /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强调身体协调用力与动作规范性。
练习 3:出手角度的练习(基础性练习)
动作方法:找到一面可以利用的墙或其他类似参照物,确定一定高度的地方做一标记,相距合适的距离,以定好的标记为掷球目标进行练习。
练习建议: 次数按要求完成,强度因人而异,6 次 /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强调身体协调用力与出手角度的结合。
练习 4:身体素质练习(提升性练习)
动作方法:上肢力量练习两人一组“推小车”20 米(男),俯卧撑 12 个(女);下肢力量练习徒手深蹲 20 个一组。
练习建议: 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共 2 组。
注意事项:强调身体协调发力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练习 5:自选投掷能力练习方法(创新性练习)
动作方法:根据学习的知识内容或生活经验,选择 1-2 种可以提升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进行练习。
练习建议: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
注意事项:根据个人能力进行练习项目和方法选择,注意安全。 2.时间要求:25-3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辅助性练习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部位准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良好: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较正确,部位较准确,动作较轻松、自然、协调 及格:能完成动作;姿势基本正确,部位基本准确,动作不够轻松、自然、协调 待进步:不能完成动作;姿势不正确,部位不准确,动作紧张、不协调 自评 互评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难度容量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技术,规范技术动作,掌握一些辅助性练习动作方法和基本要领,多种力量练习发展协调用力能力,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对投掷动作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50 米跑
评价方法:每人测试一次记录成绩计量单位:秒
练习图形: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继续努力
达标 男生 7.7″及以下 7.8″-7.9″ 8.0″-9.9″ 9.9″以上
女生 8.3″及以下 8.4″-8.9″ 9.0″-10.9″ 10.9″以上
技 评 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部位准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较正确,部位较准确,动作较轻松、自然、协调 能完成动作;姿势 基本正确,部位基本准确,动作不够轻 松、 自然、协调 不能完成动作;姿势不正确,部位不准确,动作紧张、不协调
立定跳远
评价方法:每人测试三次取最好成绩计量单位:米
练习图形: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继续努力
达标 男生 2.11 及以上 1.95-2.10 1.55-1.94 1.94 以下
女生 1.84 及以上 1.70-1.83 1.40-1.69 1.40 以下
技 评 完成动作质量 好;姿势正确,部位准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较正确,部位较准确,动作较轻松、自然、协调 能完成动作;姿 势 基 本 正确,部位基本准确, 动作不够轻松、自然、协调 不 能 完 成 动作;姿势不正确,部位不准确,动作紧张、不协调
掷实心球
评价方法:每人测试三次取最好成绩计量单位:米
练习图形: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继续努力
达标 男生 7.1 及以上 5.3-7.09 3.7-5.29 3.69 及以下
女生 6.0 及以上 5.2-5.99 4.2-5.19 4.19 及以下
技 评 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部位准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较正确,部位较准确,动作较轻松、自然、协调 能完成动作;姿势基本正确,部位基本准确,动作不够轻松、自然、协调 不能完成动作;姿势不正确,部位不准确, 动作紧张、不协调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实践 1、2 √ 中等 教材 30 分钟
2 实践 1、2 √ 中等 教材
3 实践 1、2 √ 中等 教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