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篮球》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篮球》1

资源简介

初中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
版本教材:2012 人教版(七年级)单元主题:篮球单元作业设计
(
22
)
目 录
篮球单元作业设计 3
1、第一课时:移动 5
2、第二课时:原地运球、行进间 运球 9
3、第三课时: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3
4、第四课时: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8
5、第五课时: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2
6、第六课时: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25
7、第七课时:篮球教学比赛 28
篮球单元检测作业设计 32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第一学期篮球单元
作业设计
年级 七年级
所用课时 共用 7 课时
学情分析 本单元所授七年级学生,他们来自农村小学,受师资和学校条件限制,接触篮球机会较少,大部分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较差,他们篮球基础水平很不平衡,但他们精力充沛,有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很快的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拥有较强的成功意识和表现欲望。篮球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要,还可以使学生享受练习时的愉悦与合作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困难、参与竞争的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本单 元的学习目标。
单元内容 和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开展较为普遍的一项球类运动。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七年级上册篮球单元主要学习篮球移动、运球、传接球和投篮等基本技术,并把所学的知识在篮球比赛中加以运用;这些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尊重他人、自 尊自信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1、通过对我国篮球明星、我国篮球运动的历史及锻炼价值的了解,形成对篮球的兴趣,激发爱国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课的学习。 2、通过学习,学会移动、运球技术、双手胸前传接球和行进间胸 前传接球技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及运球—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组合的应用。形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并自觉用安
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全的方法参与学习。 3、通过篮球活动在趣味游戏和比赛发展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健康观。 4、在练习、游戏与比赛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尊、自信,养成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5、在与同伴练习中学会互帮与合作,在游戏与比赛中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性。 重点:移动、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等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难点:把所学的技术运用到篮球实战中去。
单元作业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篮球明星和我国篮球运动的历史及锻炼价值,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形成对篮球的兴趣,激发爱国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课的学习。 2、通过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作业练习,增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促进参与篮球运动锻炼的行为。 3、通过作业练习,发展速度、弹跳、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健康观。 4、在练习中形成自尊、自信,养成克服困难,勇于拼搏和进取的良好品质,与同伴练习中学会互帮与合作,在练习与比赛中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性。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1、根据农村学校的具体校情和学情,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2、制定篮球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评价的主体与形式、评价等级。
第一课时: 移 动
学习目 标 1、了解我国篮球发展史及篮球运动锻炼价值,体验并掌握移动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 2、掌握移动技术,提高在教学比赛中合理运用移动技术的能力。 3、自觉与同学协同练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初具集体观,树立自信心。
学习重难 点 重点:各种步法的掌握。难点:移动的速度。
作业设计目标 1、掌握移动基本技术动作。 2、提高神经灵活性和神经肌肉反应速度,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培养学生运用移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与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评 价 设 计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评主和 式 价体形 等级
作 业 设 计 1、查阅资料:中国篮球取得哪些伟大成就?列举我国著名的男女篮球运动员各五人。 围绕本课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练习: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2、知道中国篮球取得伟大成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知道中国篮球取得伟大成就和著名篮球 运 动员。 知道中国篮球取得主要成就和部分著名篮球运动员。 知道中国篮球取得部 分 成就, 知道部分著名篮球运动 自觉主 动学会 查阅资 料。 参与查 阅资料、同伴交 流。 基本能 参与查 阅资料、同伴交 流。 主动、积极查阅 资料、同伴交流。 查阅资 料、同伴交流 较积极。 同伴交 流或只 查资料。 同 伴 交 流 评 价 和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 业 设 计 员。 不知道中国篮球取得伟大成就和著名篮球运动员。 同伴交 流。 不能 自觉主动 学会查 阅资料。 不 查阅 资料、不能与 同伴交流 合作。 待提高
2、横向滑步 动作方法:从基本站立姿势开始,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弯曲,上体微向前倾,两臂侧伸。向右侧滑步时,左脚前脚学内侧路地,右脚向右(移动方向)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左脚紧防滑动,向右脚靠近,两脚保 持 一 定 距离, 右脚维续跨出。向左侧滑步时脚步动作相反。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1、了解横向滑步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 2、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 质。 3、掌握篮球横向滑步技术,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篮球兴 趣。 4、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练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 力。 10 个 /组 3- 4 组 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 速度快。 动 作 正确,动作较连贯, 速 度 较快。 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速 度 较慢。 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速度慢。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形成练习 习惯。 不太主 动、但愿意参与 练习。 不主动、被动参 与练习。 不主动、也不能 参与练 习。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坚持完 成练习。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能完成练习。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不 太端正,被动完 成练习。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不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自评、同 伴 相 互 评 价 和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作 业 设 计 3、变向跑 练习方法:将五个障碍物间隔- 定距离,排列成“W”形,站在起点,运用变向跑绕过所有障碍物,再返回起点。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1、了解变向跑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 2、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 质。 3、掌握篮球变向跑技术,巩固课上所学内 容,培养学生篮球兴 趣。 4、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练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 力。 15 米 5 障碍 /组 3- 4 组 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 速度快。 动 作 正确,动作较连贯, 速 度 较快。 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速 度 较慢。 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速度慢。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形成练习 习惯。 不太主 动、但愿意参与 练习。 不主动、被动参 与练习。 不主动、也不能 参与练 习。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坚持完 成练习。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能完成练习。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不 太端正,被动完 成练习。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不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自评、同 伴 相 互 评 价 和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4、侧身跑 动作方法:在跑动时,头部和上体转向侧面或有球的一侧,两脚尖和膝关节要朝着移动方向,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完成攻守的动作。 1、了解侧身跑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 2、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 质。 3、掌握篮球侧身跑技术,巩固课上所学内 容,培养学 30 米 /组 3- 4 组 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 速度快。 动 作 正确,动作较连贯, 速 度 较快。 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形成练习 习惯。 不太主 动、但愿意参与 练习。 不主动、被动参 与练习。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坚持完 成练习。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能完成练习。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不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自评、同 伴 相 互 评 价 和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生篮球兴 趣。 4、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练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 力。 速 度 较慢。 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速度慢。 不主动、也不能 参与练 习。 太端正,被动完 成练习。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不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 待提高
作 业 设 计 5、同伴共同探讨:怎样预防篮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 1、从小养 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安全意 识,以及在参与篮球运动时预防损伤的方法。 2、培养同伴间合作、探究学习方 法,以及同伴合作友好相处的精 神。 知道预防篮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知道预防篮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的大部分主要原因。 知道预防篮球运动中损伤发生的部分原因。 对预防篮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的各种因素不清 楚。 自觉主 动学会 查阅资 料 并思 考。 查阅资 料 较认 真。 同伴交 流 不参与 查阅资 料。 主动、积极查阅 资料、同伴交流。 查阅资 料、同伴交流。 同伴交 流或只 查资料。 不查阅 资料、不与同伴 交流。 师 生 共 同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第二课时: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并了解此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 2、提高运球和控制球的能力,并在教学比赛中运用运球技术的能力,提高灵敏、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发展体能。 3、在自主学练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主动表现,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快乐与成功。
学习重难 点 重点;掌握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能够根据跑速快慢作自主调节;难点:手对球的控制,以及两眼平视前方。
作业设计 目标 1、学生能进一步熟悉球性、球感,增强控制球的能力。
2、提高原地和行进间运球能力,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通过行进间运球的练习,学会与伙伴合作互帮,通过技术组合练习形成正确的集体观
与荣誉感。
作业内容和形式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评 价 设 计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评价主体和形式 等级
作 业 设 计 1、球性练习 手指拨球 头、腰、膝三围绕环 围绕本课 作业目标 和学习重 难点进行 设计,通过练习: 1、培养学生球感和 球性,增强控制球的 能力。 2、让学生养成循序 渐进、由易到难的学 习方法。 5- 10 分钟 手指拨球、绕脖、绕膝、绕腰、胯下 “8”字绕球等动作熟 练、协调,球不落地。 手指拨球、绕脖、绕膝、绕腰、胯下 “8”字绕球等动作比较熟练、协调,球偶尔不落地。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形成练习 习惯。 不太主 动、但愿意参与 练习。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坚持完 成练习。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能完成练习。 拍视频上传班级微信群,自评、同伴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手指拨球、绕脖、绕膝、 不主动、被动参 思想不 太重视,
作 业 设 计 (3)胯下“8”字绕球 练习建议: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 3、继续激发学生篮 球兴趣。 4、培养学生主动积 极自觉练 习的习惯 和自主学 习的能力。 绕腰、胯下 “8”字绕球等动作比较熟练、协调,球落地次数较多。 手指拨球、绕脖、绕膝、绕腰、胯下 “8”字绕球等动作不熟练、不协调,不能做出完整动作。 与练习。 不主动、也不能 参与练 习。 态度不 太端正,被动完 成练习。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不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 待提高
2、原地运球 原地左右手高低运球 ) 行进间运球。 1、了解运球在篮球 运动中的 价值。 2、增强球感和控制 球的能力,培养篮球 兴趣。 3、掌握篮球运球技 术。 4、培养学生主动积 极练习习 惯和自主 学习能力。 5- 10 分钟 左右手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运球动作熟练、协调,球不脱手。 左右手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运球等动作比较熟练、协调,球偶尔 脱手。 左右手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运球手法较正 确,运球速度较慢。 主动、自觉练习, 不主动、但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不主动、但基本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务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不 太端正 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 业 设 计 练习建议: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 左右手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运球手法较正 确,运球速度慢。 不主动、也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 待提高
3、绕杆(障碍物)运球练习: 练习建议: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 1、增强球感和控制 球的能力,培养篮球 兴趣。 2、通过练习提高学 生运用运 球技术能 力,发展学生速度、灵敏等身体 素质。 2、为中考打下基础。 3、巩固课上所学内 容,塑造终身体育意 识。 5- 10 分钟 绕杆(障碍物)运球动作熟练、协调,运球速度快。 绕杆(障碍物)运球动作比较熟 练、协调,运球速度较 快。 绕杆(障碍物)运球动作手法较正确,运球速度较慢。 绕杆(障碍物)运球动作手法较正确,运球速度慢。 主动、自觉练习 不主动、但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基本能 按要求 完成练 习任务 不能 完成练习 任务 困难。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不 太端正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 家 长监督评价并协助拍视频上传班级微信群。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4、素质练习:原地纵跳 练习建议:练习 1、发展灵敏、反应快捷和弹跳 等身体素 质,促进身体的全面 发展。 2、培养主 每组 2 0 次 原地纵跳蹬地非常快速有力、跳得很高;动作自然协调。 原地纵跳蹬地有力、跳得较高;动 主动、自觉练习 不主动、但能按 要求完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家长监督评价并协助拍视频上传班级微信群。 优秀 良好
作 业 设 计 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动自觉练 习习惯。 3、为参与篮球运动 打下身体 基础。 3 - 4 组 作 自然协 调。 原地纵跳蹬地较快、能跳起来、动作比较较协调。 原地纵跳蹬地无力、跳不起来。 成练习 任务 基本能 完成练 习任务 不能 参与并 完成练习 任务。 正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不 太端正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 合格 待提高
5、探讨:怎样进行运球过人,有哪些方法? 1、培养同伴间合作、探究学习 方法,以及同伴合作 友好相处 的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 3、培养学生查阅资 料的习惯 和自主学 习能力。 知道篮球运球过人的各种方法。 知道篮球运球过人的大部分方法 知道篮球运球过人的部分方法。 对篮球运球过人方法不清楚。 自觉主 动 参与 同伴交 流 、总 结。 较 主动 地进行 交流、思考。 较主动 地进行 交流。 不能与 同伴 交流 、 思考。 主动、积极同伴 交流。 同伴交 流积极。 同伴交 流 较积 极。 与同伴 交流 不积极。 师生共同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第三课时: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学习目标 1、知道并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并了解此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 2、提高运球和控制球的能力,并在教学比赛中运用体前运球技术的能力,提高灵敏、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发展体能。 3、在自主学练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主动表现,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快乐与成功。
学习重难 点 重点; 蹬跨降重心与手对球的掌控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作业设计 目标 1、学生能进一步熟悉球性、球感,增强控制球的能力。
2、提高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能力,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通过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学会与伙伴合作互帮,通过技术组合练习形成正确的
集体观与荣誉感。
作业内容和形式 作业分析 与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评 价 设 计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评主和 式 价体形 等级
作 业 设 计 1、球性练习 手指拨球 头、腰、膝三围绕环 胯下“8”字绕球 双手交替“V”字形运球。 围绕本课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练习: 1、培养学生球感和球 性,增强控制球的能 力。 2、让学生养成循序渐 进、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 3、继续激发 5- 10 分钟 手指拨球、绕脖、绕膝、绕腰、胯下 “ 8 ”字绕 球、双手交替“V”字形运球等动作熟练、协调,球不脱手, 速度快。 手指拨球、 绕脖、绕膝、绕腰、胯下 “ 8 ”字绕 球、双手交替“V”字形运球等动作比较熟练、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形成练习 习惯。 不太主 动、但愿意参与 练习。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坚持完 成练习。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能完成练习。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自评、同 伴 相 互 评 价 和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练习建议: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因人
作 业 设 计 而异。 学生篮球兴趣。 协调, 手法 正确,速度较快。 合格 待提高
4 、分层练习,同时提高左、右手控制球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练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手指拨球、 绕脖、绕膝、绕腰、胯下 “ 8 ”字绕 球、双手交替“V”字形运球等动作手法正确, 速度较慢。 不主动、被动参 与练习。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不 太端正,被动完 成练习。
手指拨球、 绕脖、绕膝、绕腰、胯下 “ 8 ”字绕 球、双手交替“V”字形运球等动作不熟练、速度慢。 不主动、也不能 参与练 习。 思想不 重视,态度不端 正,不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
2、运球 (1)单手运球摸墙:在球未弹起的时候,右手摸墙。 1、了解体前变向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 2、增强球感和控制球的能力,继续培养对篮球的兴趣。 5- 15 分钟 单手运球摸墙、体前变向、胯下变向、背后变向、胯下连续变向等动作熟练、协调、手法正确, 运球速 度快。 主动、自觉 参与 练习,形成练习 习惯。 思想重 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坚持完 成练习。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师 生 同 伴 共 同评价。 优秀 良好
(2)体前变向:对着墙做体前变向,另一只手摸墙。 3、掌握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技术。 4、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练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单手运球摸墙、体前变向、胯下变向、背后变向、胯下连续变向等动作 比 较 熟练、协调、手法正确,运 不太主 动、但愿意参与 练习。 思想较 重视,态度较端 正,能完成练习。
作 业 设 计 (3)胯下变向: 球 速 度 较 合格 待提高
对着墙右脚胯下 快。
变向,没有变向的另一只手则摸 单手运球摸墙、体前变 不主动、被动参 思想不 太重视,
墙。 向、胯下变 与练习。 态度不
向、背后变向、胯下连续变向等手法较正确, 运球速度较 太端正,被动完 成练习。
(4)背后变向: 慢。
对着墙做背后运
球,没有变向的 单手运球摸 不主动、 思想不
一只手摸墙。 墙、体前变 向、胯下变向、背后变向、胯下连续变向等动作不熟练、 也不能 参与练 习。 重视,态 度不端 正,不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
(5)胯下连续变向:对着墙做胯 不协调, 手法较正确, 运 球 速 度
下连续变向,没 慢。
有变向的一只手
摸墙。
练习建议:练习的
时间和强度因人
而异。
3、素质练习: 1 、发展灵 5 - 1 5 个 /组 男生完成俯 主动、自 思想 重 师 生 优秀
(1)俯卧撑 敏、协调和上下肢力量等身体素 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卧撑 10 个以 上、女生 5 个以上、且动作 非 常 标准、熟练、自然协调。 觉练习。 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能吃亏,坚持到 底。 共 同评价
作 业 设 计 (2)原地高抬腿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2、培养主动自觉练习习惯。 3、为参与篮球运动打下身体基础。 5 0 次 /组 3 - 4 组 男生完成俯卧撑 6 个以 上、女生 3 个以上、动作较标准、熟练、自然协调。 男生完成俯卧撑 3 个以 上、女生 1 个以上,动作一般。 不主动、但 能按 要求 完成 练习 任务。 不主动、但基本 能按要 求 完成 练习 任务 思想较 重视,态度 较 端正,练习较积极,比较能 吃苦。 思想不 太重视,态度 不太端正,不太能 吃苦。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男女生完成俯卧撑 1 个以下, 动作不标准、不熟练、不自然协调。 不主动、也 能按 要求 完成 练习 任务。 思想不 重视,态度 不 端正,不能吃苦。
4、探讨:在篮球比赛中,有哪些有效的运球过人的方法? 1、培养同伴间合作、探究学习方 法,以及同伴合作友好相处的精 神。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查阅资料的习惯。 3、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知道在篮球比赛中,有哪些有效的运球过人的方法并能做出动作。 知道并能做出在篮球比赛中, 大部分主要有效的运球过人的方法。 自觉主 动 学会 查阅 资料、积极体会有 效的运 球过方 法。 比较 主动 查阅 资料、体会 大部 分 有效 的运球 过人的 方法。 主动、积极 查阅 资料、尝试、体 会,很好的进行 同伴 间交流、合作。 比较积 极 查阅 资料、尝试、体 会,同伴间较好 的进行 交流、合作。 自 我 评 价 与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知道并能做出在篮球比 体会 部分 有效 同伴 简单 交流
赛中,部分有效的运球过 人 的 方法。 不知道并做不出篮球比赛中有效的运球过人的方法。 的运球 过人的 方法。 不能体 会有效 运球过 人的方 法。 或合作。 不 查阅 资料、不与 同伴 交流 合作。 待提高
第四课时: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学习目标 1、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熟悉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提高传接球能力,并了解此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 2、通过练习,学会原地双手传接球时蹬、移、伸、拨的技术要领;能将所学技术运用于实战练习。提高灵敏、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发展体能。 3、学生在自主学练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表现自己,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到篮球运 动中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 点 重点;传接球的手法与全身协调用力。难点:接球手法与全身协调用力。
作业设计 目标 1、学生能进一步熟悉球性、球感,增强控制球的能力。
2、学生能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时蹬、移、伸、拨的动作要领,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3、通过原地传接球练习学会与伙伴合作互帮,通过技术组合练习形成正确的集体观与荣
誉感。
作业内容和形式 作业分析 与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评 价 设 计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评主和 式 价体形 等级
作 业 设 计 1、球性练习 双手抛接球 用力将球向上抛起,抛球时提踵,接球时顺势屈膝。向上抛球后前后击掌。 单手体侧前后拉摆球:两脚左、右手持球于体侧。如图所示。练习时,先向后拉摆球,至极限时,前臂迅速外旋,再将球向前挥摆。然后,前臂内旋再将球向后拉摆。依此连续进行。要求摆幅逐渐加大,同时不失球的控制。 身前两手相互 围绕本课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练习: 1、培养学生球感和球 性,增强控制球的能 力。 5- 10 分钟 双手抛接球、单手体侧前后拉摆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绕环、“8”字绕球等动作熟练、协调,球不 脱手。 主动、 自觉练 习 思 想 重视,态度端正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同 伴 共 同评价。 优秀 良好
2、培养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学习习惯。 3、继续激发学生篮球兴 双手抛接球、单手体侧前后拉摆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绕环、“8” 不 主动、但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务 思想较重视,态度较端正
作 业 设 计 传接球练习 直立,两臂伸直。用手指和指端将球从一手传向另一手。 单手托球经腋下、头上绕环右手持球,前臂托球。绕环时,球经腋下至反托球,手迅速顺球的前侧和左后侧绕环举起,再将球向右下落成开始姿势,再交左手练习。 球在两腿之间绕“8 ” 练习方法:右手将球从两腿中间传给左腿后面的左手, 左手持球绕过左腿,如此连续进行。 胯下两手前后颠接球练习 两脚开立深蹲,持球胯下。球向上颠抛,两手移至身后在胯下接球。 练习建议: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 趣。 4、同时提高左、右手控制球的能 力。 字绕球等动作比较熟练、协调,球偶尔脱手。 双手抛接球、单手体侧前后拉摆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绕环、“8”字绕球等动作比较熟练、协调,球落地次数较多。 双手抛接球、单手体侧前后拉摆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绕环、“8”字绕球等动作不熟练、不协调,不能做出完整动作。 不 主动、但 基本能 按要求 完成练 习任务 不 主动、也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务。 思想不太重视,态度不太端正 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 合格 待提高
2、对墙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动作方法:加深对传接球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正确的传、 1、了解双 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 2、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质量。 3 0 次 /组 3 - 4 组 对墙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熟练、协调,传球准接球稳 26 次以上不落地。 对墙双手胸前传接 主动、 自觉参 与 练习。 较 主动、自 态 度 端正,积极进取,顽强、坚持练习。 态度较端正,比较 自我评价 优秀
作 业 设 计 接球技术。持球,距离墙 3-4 米站立,向墙上传球,然后接从墙上反弹回来的球。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3、继续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4、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练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球动作比较熟练、协调,传球准接球稳 23次以上不落地。 对墙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比较熟练、协调,传球准接球稳 18次以上不落地。 对墙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不熟练、不协调,传球准接球稳 18次以下不落地。 觉参与 练习,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务 不 主动、但 基本能 按要求 完成练 习任务 不 主动、也 不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积极,坚持练习。 思想不太重视,态度不太端正 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3、跑篮练习 练习方法: 两个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接三步上篮。上篮过程中要注意控制 好重 心,球出手要稳。 1、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 2、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质量。 3、继续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4、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练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0 米 /组 3 - 4 组 动作舒展、规范、到位、 幅度大, 传接球要稳, 有速度, 到位。 动作比较舒展、规范、到位、幅度大, 传接球较稳,比较到位。 有一定速度。 动作比较舒展、规范、到位、 主动、 自觉参 与 练习。 较 主动、自 觉参与 练习,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务 不 主动、但 基本能 态 度 端正,积极进取,顽强、坚持练习。 态度较端正,比较积极,坚持练习。 思想不太重视,态度不太端 教 师 评 价 和 同 学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 业 设 计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5 、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传接球较到位,速度较慢。 动作不舒展、不规范、传接球不稳,速度慢。 按要求 完成练 习任务 不 主动、也 不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正 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 待提高
4、素质练习: 原地纵跳 运球多线折返跑练习。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1、发展学生快速反应、灵敏、协调和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2、培养主动自觉练习习惯。 3、为参与篮球运动打下身体基础。 每组 2 0 次 2 - 3 组 原地纵跳蹬地快速有力、运球多线折返跑动作非常熟 练、自然协调。 原地纵跳蹬地较 快,运球多线折返跑动作熟练、反应较快。 原地纵跳蹬地较 快,运球折返跑动作较熟 练、反应较快。 原地纵跳蹬地慢,运球折返跑动作较反应慢。 主动、 自觉练 习 不 主动、但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务 不 主动、 基本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不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思 想 重视,态度端正 思想较重视,态度较端正 思想不太重视,态度不太端正 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 同 伴 互 评 与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第五课时: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学习目 标 1、知道并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了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作用。 2、提高准确运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能力,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3、通过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品尝成功,增强其自尊与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 点 重点:投篮的手型和持球姿势 难点:出手时手指手腕的连贯协调用力。
作业设计目 标 1、进一步熟悉球性、球感,增强控制球的能力。 2、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形成正确的投篮姿势,提高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命中率。全面增强身体素质。 3、通过练习,学会与伙伴合作互帮,提高投篮的注意力,增强自尊与自信。
作业内容和形式 作业分析 与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评 价 设 计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评主和式 价体形 等级
作 业 1、球性练习 胸前指拨球 单、双手抛接球 双手抛接球用力将球向上抛起,抛球时提踵,接球时顺势屈膝。向上抛球后前后击掌。 腰、膝绕环交接球 胯下 8 字交接球,球在两腿之间绕 “8 ”。 练习方法:右手将球从两腿中间传给左腿后面的左手, 左手持球绕过左腿,如 围绕本课 作业目标 和学习重 难点进行 设计,通过练习: 1、继续培养学生球 感和球性,增强控制 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循 序渐进、由易到难的 学习方法。 3、继续激发学生篮 球兴趣。 5 - 8 分钟 胸前指拨 球、单、双手抛接球、腰、膝绕环交接球、胯下 8 字交接球 动作熟 练、协调,球不落地。 胸前指拨 球、单、双手抛接球、腰、膝绕环交接球、胯下 8 字交接球动作比较熟练、协调,球偶尔不落地。 胸前指拨 主动、自觉练习 不主动、但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不主动、 思 想 重视,态度端正 思 想 较重视,态度 较 端正 思 想 不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同 伴 共 同 评 价 和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设 计 作 业 此连续进行。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 4、培养学生主动积 极自觉练 习的习惯 和自主学 习的能力。 球、单、双手抛接球、腰、膝绕环交接球、胯下 8 字交接球动作比较熟练、协调,球落地次数较多。 但基本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务 太重视,态 度 不太端正 合格 待提高
胸前指拨 球、单、双手抛接球、腰、膝绕环交接球、胯下 8 字交接球动作不熟练、不协调,不能做出完整动作。 不主动、也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思 想 不重视,态度 不 端正。
2、原地各种运球练习 1、提高控制球和左 右手运球 能力,培养篮球兴趣。 2、分层练习,有能力的学生进 行双手运 球练习。 5 - 6 分钟 各种运球动作熟练、协调,手法正确,球不脱手。 各种运球等动作较熟 练、协调,手法正确,失误次数较少。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 不太主 动、但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任务。 思 想 重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能吃苦。 思 想 较重视,态度 较 端正。 同 伴 互 评 与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3、培养学生主动积 极自觉练 习的习惯 和自主学 习的能力。 各种运球动作比较熟 练、不协调,运球速度 慢。 不主动、但基本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 思 想 不太重视,态 度 不太端正。
练习建议: 1、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双手运球练习。 2、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 各种运球、动作不熟练不协调,失误次数多。 不主动、也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思 想 不重视,态度 不 端正。
设 计 3、原地单手肩上投 1、提高原 2 非常熟练、 主动、自 思 想 重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篮模仿练习 地单手肩 0 自然协调完 觉练习 视,态度
(1)以肩关节为轴 上投篮的 次 成动作。 端正 同 伴
抬肘伸臂,做徒手或 动作技术 / 观察,
持球模仿练习。 要领。 组 动作熟练、 不主动、 思 想 较 互 相
自然协调。 但能按 重视,态 评 价
2、互相学 要求完 度 较 端 和 教
习交流,提 成练习 正 师 评
(2)反复练习压腕、 高评价能 3 任务 价 相
拔球动作,掌握屈腕 力。 - 结合。
和拔球的时机。 4 动作比较熟 不主动、 思 想 不
3、培养学 组 练、自然协 但基本 太重视,
生主动积 调。 能按要 态 度 不
极自觉练 求完成 太端正
习的习惯 练习任
和自主学 务
习的能力。
动作生硬、 不主动、 思 想 不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 不熟练、不 能完成 重视,态
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协调。 练习任 度 不 端
务。 正。
4、亲子篮球“打点” 1、巩固提 2 - 3 组 非常熟练、 主动、自 思 想 重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投篮练习 高原地单 自然协调完 觉练习 视,态度
手肩上投 篮技术。 2、营造良好的家庭 成动作,命中率很高。 动作正确熟练、自然协 不主动、但能按 端正 思 想 较重视,态 同 伴观察,互 相 评 价 和 教
练习方法:两人一 氛围,塑造 调,命中率 要求完 度 较 端 师 评
组,以罚球站位的点 终身体育 高。 成练习 正 价 相
(包括罚球线),按 意识。 任务 结合。
顺(逆)时针方向,
进行单手肩上投篮 3、通过游 动作正确比 但基本 思 想 不
练习,投进球后到下 戏方法的 较熟练、自 能按要 太重视,
个点继续用单手肩 练习,激发 然协调。 求完成 态 度 不
上投篮,到投不进为 学生篮球 练习任 太端正
止,换另一人练习, 兴趣。 务
看谁先完成七个点 4、培养学
的投篮进球。 生主动积 动作生硬、 不主动、 思 想 不
极自觉练 不熟练、不 也能按 重视,态
习的习惯 自然协调, 要求完 度 不 端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 和自主学 命中率低。 成练习 正。
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习的能力。 任务。
第六课时: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学习目 标 1、知道并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作用。 2、提高准确运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能力, 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3、通过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品尝成功,增强其自尊与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 点 重点:行进间运球和三步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衔接 难点:跳起投篮时控制身体的平衡,投篮出手动作连贯柔和
作业设计目 标 1、进一步增强运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2、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熟练程度,发展跑跳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全面增强身体素质。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在移动状态下人球结合的能力,增强自尊与自信。
作业内容和形式 作业分析 与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评 价 设 计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评主和式 价体形 等级
1、原地各种运球练习 练习建议: 1、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双手运球练习。 围绕本课 作业目标 和学习重 难点进行 设计,通过练习: 1、继续培养学生运 球和控制 球的能力。 2、分层练习,有能力的学生进 行双手运 球练习。培养学生养 成循序渐 进、由易到难的学习 方法。 5 - 6 分钟 各种运球动作熟练、协调,手法正确,球不脱手。 各种运球等动作较熟 练、协调,手法正确,失误次数较少。 各种运球动作比较熟 练、不协调,运球速度 慢。 各种运球、动作不熟练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 不太主 动、但能按要求 完成练 习任务。 不主动、但基本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 不主动、也能按 思 想 重视,态度端正,积极进取,能吃苦。 思 想 较重视,态度 较 端正。 思 想 不太重视,态 度 不太端正。 思 想 不重视,态 同 伴 互 评 与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
2、练习的时间和强 不协调,失 要求完 度 不 端 高
度因人而异。 3、继续激 误次数多。 成练习。 正。
发 学生篮
球兴趣。
4、培养学
生主动积
极自觉练
习的习惯
和自主学
习的能力。
2、运球一次脚步练 1、提高行 1 0 次 /组 3 - 4 组 非常熟练、 主动、自 思 想 重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习 进间单手 自然协调完 觉练习 视,态度
肩上投篮 成动作。 端正 同 伴
动作方法:运球一次 的脚步动 观察,
后跨步时接球第二 作技术要 动作熟练、 不主动、 思 想 较 互 相
步起跳并做出向上 领。 自然协调。 但能按 重视,态 评 价
举球动作。 要求完 度 较 端 和 教
2、互相学 成练习 正 师 评
习交流,提 任务 价 相
高评价能 结合。
力。 动作比较熟 不主动、 思 想 不
练、自然协 但基本 太重视,
3、培养学 调。 能按要 态 度 不
生主动积 求完成 太端正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 极自觉练 练习任
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习的习惯 务
和自主学
习的能力。 动作生硬、 不主动、 思 想 不
不熟练、不 也能按 重视,态
自然协调。 要求完 度 不 端
成练习 正。
任务。
3、行进间单手肩上 1、提高行 2 0 次 /组 3 - 非常熟练、 主动、自 思 想 重 优秀 良好
投篮练习 进间原地 自然协调完 觉练习 视,态度
单手肩上 成动作。 端正 同 伴
投篮的动 作技术。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力量 动作熟练、自然协调。 不主动、但能按 要求完 成练习 任务 思 想 较重视,态度 较 端正 观察,互 相 评 价 和 教 师 评 价 相
等身体素 结合。
动作方法:巩固已掌 质促进身 4 动作比较熟 不主动、 思 想 不 合格 待提高
握的正确动作,掌握 体的全面 组 练、自然协 但基本 太重视,
完整动作。学生站在 发展。。 调。 能按要 态 度 不
中线角处做慢速行 求完成 太端正
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3、培养学 练习任
练习。 生主动积 务
极自觉练
习的习惯 动作生硬、 不主动、 思 想 不
和自主学 不熟练、不 也能按 重视,态
习的能力。 自然协调。 要求完 度 不 端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 成练习 正。
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任务。
5、素质练习: 1、发展灵 3 - 5 分钟 1 分钟 * 3 平板支撑 5 主动、自 思 想 重 自我 评 价 与 家 长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1)平板支撑 敏、协调和 分钟以上、 觉练习 视,态度
上下肢力 量等身体 素质。 2、为参与篮球运动 打下身体 基础。 1 分钟仰卧 起坐 50 次以上动作非常熟练、自然协调。 平板支撑 3分钟以上、 不主动、但能按 端正 思 想 较重视,态
1 分钟仰卧 要求完 度 较 端
(2) 仰卧起坐 起坐 42 次 成练习 正
动作熟练、 任务
自然协调。 平板支撑 2 分钟以上、 不主动、但基本 思 想 不太重视,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1 分钟仰卧起坐 25 次 动作比较熟 能按要 求完成 练习任 态 度 不太端正
练、自然协 务
调。
平板支撑 1 不主动、 思 想 不
分钟以下、 也能按 重视,态
1 分钟仰卧 要求完 度 不 端
起坐 15 次 成练习 正。
以下动作不 任务。
熟练、不自
然协调。
第七课时:篮球教学比赛
学习目标 1、通过参加篮球比赛,能够运用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努力提高技战术水平。 2、发展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素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3、在篮球比赛中,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友好相处、自尊自信、拼搏进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重难 点 重点: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的运用。难点:同伴间的默契配合
作业设计 目标 1、通过篮球比赛,理解并熟悉篮球比赛规则,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
2、通过篮球比赛,提升学生规则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和自尊自
信的体育品格。
3、培养学生对篮球知识的运用于创造能力。
作业内容和形式 作业分析 与 设计意图 时间 次数 评 价 设 计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评主和式 价体形 等级
作业设计 1、观看篮球比赛视频。读懂在比赛中运动员运用了哪些篮球技术、战术。 围绕本课作 业目标和学 习重难点进 行设计,通过练习: 1 、懂得并熟悉篮球规则。 懂得篮球比 赛 规则,能说出在比赛中运动员运用了哪 些篮球技术、战术。 主动、自觉参与。 思 想 重视,态度端正。 同 伴 互 评 与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2 、懂得并熟悉篮球简单 的技战术的 运用。 3 、继续激发学生篮球兴 趣。 4 、培养学生 懂得篮球比 赛 规则,能说出在比赛中运动员运用了主要的篮球技术、战术。 不太主 动、但能按要求 完成任 务。 思想较重视,态度较端正。
作 业 设 计 主动积极自 觉、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本懂得篮球比赛规则,能说出在比赛中运动员运用了部分篮球技术、战术。 基本能 按要求 完成任 务。 思想不太重视,态度不太端正。 待提高
懂得一些篮球比赛规则,不知道篮球比赛中运用篮球技 术、战术。 也能按 要求完 成任务。 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
2、传切配合练习 动作方法:④传球给⑤后,向篮下切入,⑤随即将球传给④。 1、提升规则意识。 2 、培养同伴间的合作意 识,尊重对 手、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 和自尊自信 的体育品格。 3、分层练习,培养学生对 篮球传切配 合知识的运 用和创造能 力。 1 5 次 /组 3 - 4 组 身体姿态协调,运球熟练, 传切时间把 握 准确,运球速度快。 手 法 正确,动作连贯,传切时机合理,运球速 度 较快。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 参与练 习较积 极 思 想 重视,积极进取。 态 度 端正,较积极。 同 伴 互 评 与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练习建议: 1、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2、分层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增加多人的传切配合练 习。 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传切时机较合理。 基本能 按要求 参与练 习。 态度较端正,较积极。
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传切时机不合理。 不能按 要求参 与练习。 不认真, 不积极。
作 业 设 计 3、掩护配合 动作方法:④传球给⑤后,向⑤移动给他做掩护,⑤借掩护运球摆脱,④做掩护后顺下。 练习建议: 1、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 2、分层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增加多人的无球队员之间 的掩护配合练习。 1 、进一步提升规则意识。 2 、培养同伴间的合作意 识,尊重对 手、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 和自尊自信 的体育品格。 3、分层练习,培养学生对 篮球掩护配 合知识的运 用和创造能 力。 2 0 - 5 0 次 身体姿态协调,运球熟练, 突破时机把 握 准确,运球速度快。 手 法 正确,动作连贯,突破时机合理,运球速 度 较快。 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突破时机较合理。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 参与练 习较积 极 基本能 按要求 参与练 习。 思 想 重视,积极进取。 态 度 端正,较积极。 态度较端正,较积极。 同 伴 互 评 与 教 师 评 价 相结合。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提高
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突破时机不合理。 不能按 要求参 与练习。 不认真, 不积极。
4、3v3 篮球比赛 练习建议: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 1 、进一步提升规则意识。 2 、培养同伴间的合作意 识,尊重裁 判、尊重对 手、公平竞 争,培养自尊自信的体育 品格。 1 分钟 * 3 身体姿态协调,技术运用合理,配合默契。 身体姿态协调,技术运用较合理,配合 较 默 契。 主动、自觉参与 练习。 参与练 习较积 极 思 想 重视,积极进取。 态 度 端正,较积极。 拍 视 频 上 传 班 级 微信群,师 生 同 伴 共 同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3 、运用篮球技战术知识,培养创造能 力。发展灵 身体姿态比 较 协调,技术 基本能 按要求 参与练 态度较端正,较积极。
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运用较合理,配合较默契。 身体姿态不协调, 技战术运用 不 合理。 习。 不能按 要求参 与练习。 不认真, 不积极。 待提高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1、篮球绕杆运球
评价方法: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提高
技 评 持球手法正确,熟悉球性能控制好球:运球速度快, 动作连贯,无违例现象 持球手法较正确,能控制好球:运球速度较快,动作较连贯: 基本无违例现象 手法较正确,不能控制好球; 运球速度较慢; 有时有违例现象 手法较正确,不能控制好球; 运球速度慢,并出现失误,常违例
得分 100 98 96 94 92 90 87
男 9”8 10”2 10”8 11”5 12”3 13”2 13”6
女 12”4 12”7 13”2 13”8 14”5 15”2 15”9
得分 84 81 78 75 72 69 66
男 14”1 14”7 15”5 16”2 16”8 17”8 18”7
女 17” 18”1 19”6 21” 21”8 23” 24”3
得分 63 60 50 40 30 20 10
男 20” 21”2 22” 23”3 24”5 26”2 27”8
女 25”9 27”5 28”2 29”2 30”3 31”6 33”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评价方法:罚球线后每人罚球 10 次,计命中率。
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提高
达标 男 投中 6 个球 投中 4-5 个球 投中 2-3 个球 投中 0-1 个球
女 投中 5 个球 投中 4-5 个球 投中 2-3 个球 投中 0-1 个球
技评 整个动作完成好,全身用力协调,出手动作、投篮弧度正确,球的落点集中。 整个动作完成较好,全身用力比较协调,出手动作、投篮弧度比较正确,球的 落点比较集中。 整个动作基本能完成,全身用力基本正确,出手动作、投篮弧度基本正确,球 的落点分散。 整个动作基本完成, 全身用力、出手动作、投篮弧度某方面有问题,球的 落点分散。
3、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评价方法:从一侧中线与边线交点处开始,运球快速跑向球篮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如投篮不中须补投中篮),然后,运球到另-侧中线和边线交点处后,迅速运球折回到篮下投篮,投中后返回出发点,以所需时间确定成绩。
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提高
达 标 男 17” 19” 21” 21”以上
女 19” 21” 23” 23”以上
技评 整个动作完成正确,并且协调流畅,运球、上篮动作无违例 现象。 整个动作完成正确,并且比较协调,运球、上篮动作基本无 违例现象。 整个动作基本能完成,运球、上篮动作有时有违例现象。 运球或上篮动作不能完成,运球、上篮经常违例。
(
序号
类型
对应单
元作业
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实践
1


选编
30
分钟
2
实践
1、
2

中等
选编
3
实践
1、
2

中等
选编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