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体育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排球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学习准备姿势与移动学习正面双手上手传球 第七章
2 进一步学习正面双手上手传球 第七章
3 复习正面双手上手传球 第七章
4 学习正面双手垫球 第七章
5 进一步学习正面双手垫球 第七章
6 复习正面双手垫球 第七章
7 传垫球组合动作 第七章
8 考核:1.自垫球 2.对墙传球 第七章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排球”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
了解排球运动的特点以及对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提高对排球运动锻炼价值的认识
初步掌握排球运动中准备姿势与移动、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掌握一些简单的联系方法并能较好的运用,同事发展力量.灵敏等素质,并且知道如何在课下安全的进行排球活动
培养积极地学习态度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互帮互学中形成乐于助人、善于思考、用于展示的学习风格,具有进取精神、合作和交往能力
能在排球活动或游戏比赛中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养成在课下能够自觉参与学练得习惯
(二)教材分析
排球教材内容价值
排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的集体项目,以传球、垫球、发球为基础,通过对各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能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利用排球运动项目的全面性、技巧性、对抗性和集体性的特点,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发展体能,在学练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合作意识以及用于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
排球教材设计思路
本单元主要以初步掌握基本技术中的一个无球技术动作(准备姿势与移动)和两个击球技术动作(正面双手上手传球和正面双手垫球)。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认识、掌握排球运动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术。同时,在学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发展体能,培养团队意识和能吃苦的优良品质,为更好的完成排球运动项目教学打下基础。
排球教材搭配建议
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技术之后,可根据本单元所学的移动和准备姿势、传球、垫球等技 术动作内容,进行组合动作练习,并搭配合理的排球理论知识,基本素质练习和专项素质练习,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能更好的掌握排球运动文化知识并全面发展体能。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朝气蓬勃的身心特点,模仿能力强,模仿能力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用讲解示范法直观的表现动作,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示范面。由于排球技术性较强,应着重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全体学生踊跃参与到运动中来,调动 学生的练习热情,在活动中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传、垫球的基本技术要点,在学练中体会排球运动对促进健康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本掌握传、垫球技术动作并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学会使用正确的技术动作进行排球活动,提高独立学习能力
发展灵敏、力量、速度等素质,以及弹跳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技术技能的掌握更为合理,并提高在激烈运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胆展示自我的勇气,提高交往能力,感受运动的快力,为终生锻炼打下基础
(二)课时学习目标
课时 课时目标
第 1 课时 能说出准备姿势和移动对完成技术动作的作用,并掌握准备姿势和上步、交叉步移动动作。 能说出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技术要领,70%以上的学生能用正确手型进行学练 学生积极参加练习,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第 2 课时 学生通过模仿、自主练习,85%以上的学生能用正确的手型进行学练。 通过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和控球能力,在参与中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 学生积极参加练习,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第 3 课时 通过学练,90%以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自传和对墙传、抛传球等基本动作,准确把握击球部位和击球点 巩固传球技术,在各种传球练习中提高动作质量,并发展学生的协调性 通过积极参与练习,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第 4 课时 1.通过学习,了解排球垫球知识,能说出双手垫球动作要领,以及手臂击球部位 2.70%以上学生能用正确的动作进行学练,并在练习中提高对排球的感觉。 3.学生积极参加练习,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第 5 课时 通过学练活动,基本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85%以上的学生能准确把握击球部位和击球点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控球能力,培养学练的兴趣 学生积极参加练习,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 6 课时 1.通过学练,巩固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加强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2.90%以上的学生完成动作比较规范,并在练习中提高控球能力 3.养成善于思考、乐于体验、用于展示的学习习惯,培养对知识的运用、创造能力
第 7 课时 1.95%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自传、自垫球的基本动作,正确区分各种技术动作的要求 通过学练,巩固所学技术,在各种练习中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以及判断力,同时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养成大胆展示自我,乐于助人的精神
第 8 课时 在考核中,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充分发挥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 能说出考核的评分标准,根据完成情况,找出不足,并能做出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考核中,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善于观察、勇于表现自我、乐于助人的良好习
(三)单元作业目标
.通过准备姿势和移动.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正面双手垫球的作业练习,增强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积极参与排球运动。
.通过作业练习,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 在练习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
第 1 课时 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提高神经灵活性和神经肌肉反应速度以及发展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2 课时 巩固学生传接球能力,进一步掌握正面双手上手传球 学会传固定球和对墙传球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3 课时 1、提升传球的技术动作质量 能独立完成自传、对墙传、抛传球基本动作 磨练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完成动作时的专注力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4 课时 掌握垫球技术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结合准备姿势和移动,知道垫球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 发展学生协调性和跑跳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5 课时 通过自主学练,巩固垫球技术的掌握 学会自垫球和对墙垫球技术动作,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练习排球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6 课时 提升垫球的技术动作质量,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提高控球能力,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不同场景中正确运用技术动作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7 课时 复习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技术动作,正确区别各种技术动作的要求 练习中能准确把握击球部位和击球点 通过亲子练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8 课时 通过考核,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找出不足 培养规范的技术动作,充分发挥自身水平 知识类体能类技能类 课后复习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
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
五.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准备姿势
动作方法:两脚开立(前后、平行)稍宽于肩,脚尖内收或朝前,脚跟稍提起;两膝弯曲稍内扣;上体稍前倾,重心靠前,落于前脚掌,两臂放松肘关节自然弯曲并下垂,双手置于腹前,两眼注视来球方向。准备姿势按身体重心高低分为稍蹲、半蹲和低蹲三种。
练习建议:家长用语言提示做三种重心高度的准备动作,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练习 2:移动
动作方法:判断来球后,脚快速发力,一脚蹬地另一脚迈出,同时向来球方向移动重心,具体方法有交叉步、跨步、并步、滑步、综合步等
交叉步:(向右移动为例)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快速蹬地发力,并从右脚前向右交叉迈出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右侧跨出一步,落在左脚的侧面,同时身体转动对准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准 备姿势
跨步:根据来球方向,一脚支撑并蹬地,另一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跨出退的膝弯曲并下蹲,重心前移落于跨出的腿上,上体前倾;另一腿自然伸直或随重心前移而跟着上步成准备姿势。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米/组,两种移动各做两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注意移动以准备姿势开始和结束,保持身体姿态和核心稳定。
练习 3:原地模仿练习
动作方法:家长用手扶助球,孩子做好传球手型,持球于脸前上方,并以传球动作向前上方伸展,体会身体和手臂的协调用力。
练习建议:家长注意观察纠正孩子的手型以及身体动作。5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注意体会传球的手型和击球的部位,以及由下而上的发力顺序。练习 4:原地自传球练习
动作方法:加深对传球动作的理解,孩子向自己额上方抛球,做好传球手型在击球点位置,将下落的球接住,然后自我观察手型。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在自传球时,要保持屈膝低重心的姿势,身体不要上下起伏,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两臂伸开,眼要注视球。
时间要求
25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准备姿势和正面双手上手传球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重心稳定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重心较稳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重心有起伏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重心起伏较大 自评互评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准备姿势和移动.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等基本动作要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2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传固定球练习
动作方法:家长和孩子相向而立,家长持球上举,孩子按照传球的动作要求进行传球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体会正确的手型和击球点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练习 2:原地自传球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要求把球传向自己头顶正上方,传球高度离手 1-1.5 米左右,连续进行。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击球点和手指手腕的发力,保持身体的姿态。练习 3:对墙自传球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孩子距离墙 50 厘米左右,连续对墙进行自传球。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提高控球能力和连续传球能力,并思考自传和对墙传击球部位的区别。
时间要求
25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正面双手上手传球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传球准确稳定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传球较稳定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传球不太 稳定 自评 互评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配合提高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技术动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3 课时
1.作业内容
练习 1:移动自传球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孩子自己持球在行进间完成自传球动作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手型正确,移动迅速,保持正面传球,注意上下肢的协调发力。练习 2:移动对墙自传球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孩子自己持球对墙传球,并根据自己移动的情况,把握好击球点和球的方向。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体会击球点和击球部位,注意上下肢的协调发力。练习 3:亲子抛传练习
动作方法:家长和孩子相距 3-4 米相向而立,家长抛出带有弧度的球,孩子用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动作将球传回,根据情况可随机变换抛球方向。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全身协调用力,主动迎击球,传球动作要完整。 2.时间要求
25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传球方向稳定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传球方向较稳定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传球方向稳定性一 般 自评互评师评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传球方向不稳定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配合提高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技术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4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原地与移动的徒手垫球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听家长口令做原地垫球徒手动作,并根据口令地指示做前、后、左、右的交叉步.跨步的移动垫球动作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个口令/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无球动作保证正确、协调、连贯,注意身体重心的稳定。练习 2:垫固定球练习
动作方法:家长持球于腹前,孩子做垫击动作,体会一插、二夹、三提肩.下肢蹬伸重心跟的要领。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体会正确的击球点、手型以及用力时肌肉的感觉,保持重心稳定。练习 3:自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巩固已掌握的正确动作,完成完整动作。学生向自己正上方抛球后垫球一次,接住球后再抛球进行垫球。
练习建议:做熟悉后可连续垫球,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体会双臂伸直夹紧,使腕关节以上的前臂形成一个垫击的平面与球接触。
时间要求
25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稳定性好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稳定性较高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稳定性一般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稳定性不高 自评互评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提高行进间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5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对墙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孩子持球距墙 1.5 米--2 米,连续对墙自垫,强调主动迎、插、夹、提、蹬.跟.送垫球的正确动作和协调用力。
练习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距离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单手运球 15 个/组,共 4 组。注意事项:小臂夹紧、双臂伸直.迎击球要主动,重心平稳。
练习 2:亲子抛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家长.孩子相向而立,相聚 3--4 米。家长抛球,孩子垫球一次或者两次后,将球垫回。
练习建议:家长抛球弧度要适宜,落点准确,旋转不明显。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垫球时先将球垫高垫稳,再垫准到位。练习 3:移动自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孩子自己持球,自己决定,随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垫球。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移动垫球时,稳定重心,保持正面垫球。
时间要求
25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
1.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垫球熟练,击球部位准确,重心稳定 良好:身体姿态较协调,垫球较熟练,失误次数较少,重心较稳定 及格:身体姿态协调一般,失误较多,重心有起伏 自评 互评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亲子配合练习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 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6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移动自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孩子自己持球,自己决定,随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垫球。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移动垫球时,稳定重心,保持正面垫球。练习 2:亲子移动抛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家长和孩子相向而立,间隔 3--4 米;家长可向前、后、左、右抛球,孩子用交叉步或并步的移动步法完成垫球。
练习建议:控制好抛球的距离和方向,球的旋转不明显。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垫出的球要稍高一些,控制好落点,积极移动,尽量做到正对垫球方向垫球。
时间要求
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稳定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击球动作正确,动作连贯,移动速度快,重心稳定 良好:击球动作正确,动作连贯,移动速度快,稳定性尚可 及格:击球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移动速度较快,稳定性不够 待进步:基本能做击球动作,动作不连贯,移动速度不快,稳定性低 自 评互 评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双手正面垫球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7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抛接球练习
练习方法:家长和孩子相向而立,间隔 3--4 米,孩子做好准备姿势,家长向前、后、左、右抛球,孩子根据球的方向做相应的移动接住球后再抛回,并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准备姿势。
练习建议:时间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秒/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抛球弧度适中,旋转不明显,注意场地平整,保障安全。练习 2: 自传垫球练习
练习方法:自己持球向自己的正上方抛球,根据球的方向、落点做行进间传球或垫球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秒/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体会击球动作的要点,强调击球时手臂的角度、击球点和击球部位。练习 3:对墙自传垫球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距离墙 2-3 米而立,自己持球抛向墙,根据球的方向和落点,做传、垫球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难度要因人而异,30 秒/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体会全身协调用力,主动迎击球,做完整的传、垫动作,保持重心稳定。
时间要求
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准备姿势和移动动作规范性 传球.垫球的稳定性 优秀:击球动作完整连贯,全身协调用力, 良好:击球动作完整连贯,全身用力较协调,及格:击球动作较完整连贯,全身用力紧张,待进步:击球动作不完整连贯,全身用力不协调, 自评互评
3.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师评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各种练习提高手脚协调配合.脚步移动和行进间控制球能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与专注力,培养积极拼抢的精神。通过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8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观看中国女排 2016 年奥运会比赛录像,注意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都运用了哪些排球基本技术,其中哪些是在课上学过的,印象最深的技术动作又是哪些,以及本单元里学到的技术动作的运用价值又是怎样的。
练习 2:传.垫球击掌练习
动作方法:孩子持球持球向自己的正上方抛球,根据球的高度、方向自由选择传球或垫球,并在每次击球之后击掌两次。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场地的空旷、平整,用力协调连贯,击球动作完整。练习 3: 亲子对传、垫练习
动作方法:家长和孩子相向而立,距离 3--4 米,两人根据来球的方向、高度进行传.垫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同时注意观察家长的动作。
时间要求
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简述所学内容在排球运动中的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发力正确自然协调,击球效果较好 自评
运用价值 传.垫练习动作规范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良好: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发力较协调自然,击球效果较好及格:击球手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击球效果一般 互评师评
待进步:手法较正确,动作不协调连贯,偶有持球.连击动作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所学知识在排球运动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传垫球能力,锻炼观察分析能力;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速度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自传球.自垫球
评价方法:在直径 3 米的圆中连续自传、自垫球,采用等级制评价。
评价标准:
等级 类别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
量化标准 (个) 男 28及以上 17--27 9--16 9以下
女 23及以上 15--25 9--14 9以下
技评 技术动作正确, 技术动作基本正 技术动作不够稳 技术动作不稳定,
动作协调自然; 确, 动作比较协 定, 全身用力不 全身用力不协调,
手型与触球部位 调自然, 手型与 够协调, 手型不 动作较僵硬,手型
准确, 击球有一 定高度, 有较好 触球部位比较准 确, 有较好的击 固定, 击球效果 一般 不固定, 偶有抓. 扒球和屈. 分臂现
的击球效果, 无 球效果, 偶有持 象,击球效果不好
持球.连击 球.连击
对墙自传.自垫球
评价方法:距离墙1.5-2米处连续对墙自传.自垫,采用等级制评价。评价标准:
等级 类别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
量化标准 (个) 男 22及以上 17--21 9--16 9以下
女 20及以上 15--19 9--14 9以下
技评 技术动作正确,动 技术动作基本正确, 技术动作不太稳 技术动作不稳定,
作舒展,全身用力 动作比较协调自然, 定,全身用力不太 全身用力不协调,
协调;手型与触球 部位准确,击球点固定,击球出手方向、角度、力量掌握较好,连续动作 手型与触球部位比较 正确, 击球出手方向、角度、力量掌握一般,连续动作较连贯,无持球.连击 协调,动作略显僵 硬,手型不固定,击球效果一般,偶有持球.连击 动作僵硬,击球效 果不好, 持球. 连击现象较多
较连贯,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实践 1 √ 易 选编 30 分钟
2 实践 1.2 √ 中等 选编
3 实践 1.2 √ 中等 选编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