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排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排球》

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移动: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 第七章
2 正面双手垫固定球 第七章
3 移动中正面双手垫球 第七章
课时信息 4 正面双手头上传固定球 第七章
5 移动中正面双手头上传球 第七章
6 侧面下手发球 第七章
7 传垫球游戏、发球游戏、模仿秀 游戏 第七章
8 3v3 排球比赛 第七章
(
学科
年级
学期
体育
七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
版本
人教

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
排球
单元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与成功;
基本掌握排球移动、垫球、传球、发球等技能,在比赛中运用排球的简单战术;
在排球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
通过排球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排球”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
排球教材内容价值
排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运动项目,是两队隔网攻守对抗,主要用手击打空中的排球,并使球不落在本方场区,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球类运动项目。经常参加排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排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普及程度较高,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排球教材的设计思路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结合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通过排球内容的学习,努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熟练掌握和运用各项技术。同时,通过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启发学生对于技术运用策略的思考,帮助学生体会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隔网对抗运动,既要依靠娴熟的个人技术,又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战才能取胜
,进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排球教材搭配建议
学生在掌握基础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之后,可根据本单元所学的移动、传垫球、发球等技术动作内容,进行组合衔接及创编,作为单元比赛或考核的内容,也可针对排球比赛的规则、场地、器材等要素进行简化,创设适合本学段能力水平的简化版排球比赛。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作为新进校的学生,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差异会有点大,这必然会导致理解技术概念的能力和掌握动作水平的能力存在差异,加上排球技术有一定的技巧性,内容不易掌握,怕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所以本单元通过多样的活动器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垫传球游戏、教师示范与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多种学习方式,通过个人练习、合作练习、游戏比赛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
10
)
(一)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移动、垫球、传球、发球等技术的学习,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了解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形成对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排球活动,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排球游戏和比赛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时学习目标
课时 课时目标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移动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
第 1 课时
第 2 课时
第 3 课时
第 4 课时
第 5 课时
第 6 课时
第 7 课时
第 8 课时
提高在教学比赛中合理运用移动技术的能力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及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
提高运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能力
通过游戏和比赛,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移动中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
提高在移动中准确运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能力
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
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技术动作
提高准确运用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技术的能力
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移动中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技术动作
提高在移动中运用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技术的能力
提高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掌握侧面下手发球的技术动作
通过游戏和比赛,基本掌握所学技、战术的运用方法与时机
培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竞争意识
通过游戏和比赛,进一步掌握所学技、战术的运用方法与时机
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竞争意识
增强在排球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通过参与专项比赛,能够熟练运用移动、垫球、传球、发球等基本技术
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在比赛中,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单元作业目标
通过移动、垫球、传球、发球技术的作业练习,增强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和爱好,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促进参与排球运动锻炼的行为;
通过作业练习,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练习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 作业目标
掌握移动基本技术动作
提高神经灵活性和神经肌肉反应速度以及发展身体
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
技能类
第 1 课时 课后复习
第 2 课时
第 3 课时
素质
培养学生运用移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学生垫固定球的能力,熟练掌握垫球动作
提高在实战中运用正面双手球技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掌握移动中垫球技术动作,提升动作熟练度
提高移动中正面双手垫球的成功率
磨练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投篮时的注意力
掌握传球的技术动作,熟练掌握传球动作
体能类
技能类 课后复习
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
第 4 课时
提高学生正面双手传球技术的能力
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性和预判能力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5 课时
掌握移动中传球的技术动作,提升动作熟练度
提高移动中正面双手头上传球的准确率、发展上下肢协 技能类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体能类
提高学生排球运动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掌握侧面下手发球动作要领,熟练掌握动作技术
通过抛球、击打练习,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
课后复习
第 6 课时 素质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正确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
1.复习巩固移动、垫球球、传球、发球等技术动作第 7 课时 2.发展学生对排球的运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3.通过体育游戏练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通过排球比赛,熟悉比赛规则,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技能类
体能类
技能类体能类
知识类
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
第 8 课时 2.通过排球比赛,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3.培养学生对排球知识的运用与创造能力
体能类 课后复习技能类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
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
五、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滑步练习
动作方法:从基本站立姿势开始,两脚平行站立,双膝弯曲,上体微向前倾,两臂自然弯曲置于腹前,眼看前方。向右侧滑步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右 脚向右(移动方向)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左脚紧随滑动,向右脚靠近,两脚保 持一定距离,右脚继续跨出。向左侧滑步时脚步动作相反。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在滑步时,要保持屈膝低重心的姿势,身体不要上下起伏,两腿不要交叉,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两臂伸开,眼要注视对手。
练习 2:交叉步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站立。向右侧交叉步移动是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向右交叉迈出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右侧方跨出一大步,同时重心移至右脚,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姿势。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眼看来球方向。练习 3:跨步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站立,跨步时,一脚用力蹬地,另一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
大步,后退跟随重心迁移自然跟上,两手做好迎球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移动时重心降低,跨步向前,眼看来球方向。练习 4:跑步练习
动作方法:跑步时一脚蹬地起动,另一脚迅速向前跟上,两脚交替进行,两臂配
合摆动,不要过早做击球动作的准备,以免影响跑步速度。球在侧方或者后方时,应转身边观察球边跑。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在跑步时,要注意观察来球方向,重心不要太低,不要抱手跑动,快速到位后,再做击球动作。
时间要求
25 分钟
评价设计
(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速度快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速度较快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较慢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速度慢
评价
形式
滑步、交叉步、跨步、跑
步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自评

互评

师评
)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等基本动作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2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正面双手垫球徒手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眼看前方,两臂夹紧前伸,采用叠掌式手型,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接来球。使插、夹、抬、蹬连贯完成。手臂与地面角度不超过 90°。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手型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练习 2:垫固定球练习
动作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固定在小腹前高度,另一人从准备姿势开始,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cm 左右的地方击球下部,但不将球击出,只体会击球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注意手型和击球部位。
练习 3:一抛一垫练习(抛球到位)
动作方法: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球要抛准,尽量固定抛球的高度、速度及落点,垫球人用原地正面垫球的动作将球垫回。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击球时手臂角度,击球点与击球部位。
时间要求
20 分钟
(
3.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评价
标准
优秀:技术动作正确,动作协调自然,手型击部位准确,击球有一定高度,有较好的击球效果。无持球连击。
良好: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动作比较协
调自然
手型击球部位比较准确,有较好的击球效果,偶尔持球连击。
及格:技术动作不够稳定,动作不太协调,手型不固定,有分臂现象,击球效果一般。
待进步:技术动作不稳定,动作不协
调,手型
不固定,击球效果差

评价
形式

自评

互评

师评
)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配合提高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的能力,了解垫球动作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3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对墙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采用不同距离的对墙垫球练习,根据熟练程度自己加大距离,体会移动调整位置,主动迎球,保持正确的垫球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个/组,共 4 组。注意事项:小臂夹紧,两臂伸直,击球部位要准。
练习 2:移动自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移动中自行垫球,用腕关节以上10cm 处的前臂形成的平面与球接
处,移动中连续自垫球。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正确的手臂触球位置,积极移动,上下肢协调发力。练习 3:一抛一垫,对垫球练习
动作方法:两人间隔站立,距离可逐渐拉长。一人抛球,一人垫球可尝试两人对垫球。加大难度,适当将球抛在练习人的前后、左右,要求练习者移动后仍
做正面垫球。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击球时手臂角度,击球点与击球部位要准,小臂夹紧,两臂前伸
,移动主动迎球。
时间要求
18 分钟
(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1.
移动中正面双手垫球动 优秀:手型和击球点准确,动作熟练,无持球
良好:手型和击球点准确,动作较熟练
,无持球
作的规范性
2.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及格:手型和击球点较准确,动作较熟练,有持球、连击
待进步:手型和击球点不准确,动作不熟练,
有持球、连击

自评

互评

师评
)评价设计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配合提高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了解垫球动作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4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原地徒手传球动作练习
动作方法:学生将传球技术分解成“移动脚步-伸臂迎球-翻腕缓冲-拨球”四个环节进行体会练习。先单个动作练习,再组合练习。重点体会发力顺序(无球练习只强调动作标准)。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无球动作保证标准,注意身体姿态。
练习 2:对墙传球练习
动作方法:加深对传球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正确的传球技术。持球,距墙 50 厘米站立,双手在额前向墙上传球,然后接从墙上反弹回来的球。球在手上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练习建议:注意压腕拨指,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触球位置和高度,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3:原地自抛自传练习
动作方法: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传球技术动作。距墙 3 米,自抛球离手 1 米高度自传一次后传到墙面,反弹后再继续自传一个,传向墙面。如此反复。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节奏清楚,伸臂、屈腕、拨球动作连贯,用力适度
时间要求
20 分钟
评价设计
(
评价内容
正面双手头上传的规
范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评价标准
优秀:动作正确,动作熟练,成功率高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成功率较高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成功率一般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成功率不

评价形式

自评

互评

师评
)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提高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技术动作,了解正面双手头上传球动作在排球运动中的 运用价值,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5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移动中对墙练习
动作方法:为提高和巩固正确的传球技术,持球,距墙 2-3 米站立,双手在额前向墙上传球,然后接从墙上反弹回来的球。朝同一个方向,边传球边移动脚步
,到规定位置,再向相反方向传球。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 3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传球手型,击球点和传球力度。保持循序渐进。
练习 2:沿网(墙)移动自传球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双膝微屈,距离网(墙)30 厘米站立,抬头,双手置于额前,向上传球。边传球边朝同一个方向移动,到规定位置,再向相反方向移动自传球。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个/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传球手型和击球点,注意发力顺序,先蹬地,后送臂。
练习 3:一抛一传练习(多方向抛球)
动作方法:家长和学生两人一组,相距 3-5 米,面向对方(或侧向对方)站立,家长抛球,学生做传球练习。可改变方向和距离,让学生移动起来。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传球手型和击球点,脚步移动要快速,避免错过最佳传球高度。
时间要求
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简述传球动作要领和在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传球熟练,手型正确动作
排球运动中的价值 连贯,传球成功率高
自评
传球动作的规范性 良好:手型正确,动作较连贯,失误次数较少, 互评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传球成功率较高 师评
及格:手型较正确,动作不连贯,成功率一般待进步:手型较正确,动作不连贯,成功率低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熟悉球性,提高传球能力和传球的稳定性,为组织进攻打下良好基础;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6 课时 1.作业内容练一练
练习 1:正面下手击固定球
动作方法:以右手发球为例,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置于身体
右侧,右手全手掌或掌根部位击球的后下部,不要将球击出,体会击球部位和手法。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放球位置要固定,保持直臂击球,找准击球部位。
练习2:抛击结合练习
动作方法:以右手发球为例,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左手将球平稳抛起在腹前右侧,抛球同时,右臂伸直往后下方摆动,然后右脚蹬地,右臂伸直,以肩为轴由体后下方,向腹前挥臂摆动,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在体前右侧以全手掌或掌根击球的后下方。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抛球高度和落点,击球要准,用力方向与发球方向一致。练习 3: 亲子练习(两人对发练习)
动作方法:两人相距 5 米,进行对发练习,体会挥臂路线与正确的击球部位。抛球,引臂,蹬地转体,击球,送臂完成发球。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 15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抛球要稳定,蹬地转体幅度不要太大,注意发球高度。练习 4:发球比准
动作方法:在对面固定位置画上框框(如 2 号位/4 号位/6 号位等)然后学生和家长隔网进行发球比准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5 次/组,每组争取发进 5 次,共 4 组。注意事项:抛球要稳,击球要准,发球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时间要求
25 分钟
评价设计
(
评价内容
评价
标准
优秀:动作正确,动作连贯,击球准,发球手型
和发力顺序正确,成功率高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连贯,击球准,发球
手型
和发力顺序正确,成功率中

及格: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击球较准,发球
手型和发力顺序正确,成功率较低
待进步:基本能做出正面下手发球的动作
,击球
不准,发球动作不连贯,成功
率低
评价
形式
正面下手发球动作的
稳定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发球的发力顺序和手型
发球的成功率

自评

互评

师评
)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了解正面下手发球的基本动作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 身体育意识。
第 7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传垫球游戏
游戏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家长、学生互相传或者垫球。失误一次给对方加 1 分,连续传或者垫球给对方加 1 分,超出规定范围给对方加 1 分,在规定时间内以积分多少计算胜负。
游戏建议:得分较少的小组可以进行俯卧撑或者高抬腿等动作。注意事项:注意场地空旷,保障安全。
练习 2: 发球游戏
游戏方法:在空旷场地,放置不同标志物(如圈/框/桶等),家长和学生站在对面端线后,开始发球比赛。10 次机会,准确率高者获胜。
游戏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发球要规范,不超线。练习 3:“模仿秀”游戏
游戏方法:学生做各种动作,家长立即模仿,学生的动作依据上课所学进行。
游戏建议:次数和难度要因人而异。
注意事项:动作标准,学生注意观察家长所做动作。
时间要求
15 分钟
(
评价
内容
评价
标准
优秀:动作连贯,手型发力顺序正确,起球效果非常好良好:动作连贯,手型发力顺序正确,起球效果较好
及格:动作较连贯,手型发力顺序基本正确,起球效果
一般
待进步:动作不连贯,手型
和发力顺序不正确,起球效


评价
形式
发球、传垫球动作
规范性
移动垫球的稳定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自评

互评

师评
)评价设计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各种游戏提高手脚协调配合、脚步移动和行进间传垫球能力,发展学生的跑动能力与预判的能力,培养积极努力的精神。通过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第 8 课时
作业内容
练习 1:观看排球比赛技术视频,简述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运用哪些排球 基本技术,你印象最深刻的技术是什么,以及在排球运动中正面下手发球、正面传垫球的运用价值。
练习 2:两人配合,发-垫-传
动作方法:练习时,两人相距 5 米,A 发球,B 垫球,A 发完球后快速进入场地继续做传球动作。两人垫传10 次后,交换身份,B 发球,A 垫球, B 发完球后快速进入场地做传球动作,两人继续垫传10 次。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 次/组,共 4 组。
注意事项:注意发球后快速入场,移动中保持核心稳定,避免在传接球过程中
出现错位现象。
练习 3:3V3 排球比赛
动作方法:比赛时,一人发球,另外两人和对方球员均在场地内准备迎接来球。当球进入本方场地后,本方队员要根据排球飞行方向提前做好预判,快速移移到位,使用垫或者传的动作将球处理到对方场地。15 分制,每队只有赢得至少
15 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 分时,才胜一局。得分方式(参考排球比赛规则)。练习建议:5 局 3 胜。
注意事项:注意队员之间的配合和保护,保证球不轻易落地。
时间要求
15 分钟
(
评价
内容
评价标准
优秀:手法正确,击球部位准确,击球动作
选择合理
良好:手法正确,击球部位较准确,击球动

选择合理
及格:手法较正确,,击球部位不太准确,击球动作选择不太合理
待进步:手法较正确,击球部位
不准确,击球
动作选择不合理
评价
形式
简述发球、传垫球在排球
运动中的运用价值
专项练习动作规范
发球的稳定性
垫传动作使用的合理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自评

互评

师评
)评价设计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正面下手发球,正面传垫球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熟悉球性,提高发球,传垫球的能力;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速度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正面下手发球
(








待进



成功
5
个以上
成功
4-5
个球
成功
2-3
个球
成功
0-1
个球


整个动作完成好,
整个动作完成好,击球整个动作完成一般,击整个动作完成
不好,
击球部位准确,发
部位准确,发球的高度球的部位不太
准确,发击球
部位不准确
,发
球高度、远度理想
、远度比较理想。
球的高度、远度一般。
球高度、远
度一般。
。球的落点集中
球的落点比较集中
落点分

落点分散
)评价方法:端线后每人发球 10 次,计成功率。评价标准:
正面双手垫球
评价方法:在直径 2.5 米的圆中连续自垫,采用等级制评分。
(
直径
2.5
米测试区域
)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
达 男生
标 女生
28 个及以上
23 个及以上
17-27
15-22
9-16
9-14
9 个以下
9 个以下
技评 技术动作正确,动 技术动作基本正确 技术动作不够稳定,技术动作不准确僵硬,
标准 作协调自然,手型 动作比较协调自然 动作不太协调,手击球部位准确,击 手型击球部位比较 型不固定,分臂现球有一定高度,有 准确,有较好的击 象,击球效果一般
较好的击球效果, 球效果,偶有连击无连击
击球效果差,击球经常连击
正面双手头上传球(对墙自传)
评价方法:距离 1 米至 1.5 米处连续对墙自传。采用等级制评分。
评价标准:见表 2
表 2 对墙自传评价标准
(








待进步
达标




22
个及以上
20
个及以上
17-
21
15-
19
9-
16
9-
14
9
个以下
9
个以下
技评
标准
技术动作正确。动
技术动作基本正确。
技术动作不太稳定。技术动作不
准确僵
作舒展
,全身用力
动作比较协调自然,
全身用力不太协调,硬,击球落点判断
协调,手型和触球
手型和触球部位比
部位准确
,击球点
较准确,击球点击
固定,击球出手方
球出手方向角度力
向角度力量掌握较
量掌握一般,偶尔
好,无持球,连击
持球,连

动作略显僵硬
,手 不准
确,击球效果
型不固定,击球效 差
,击球经常持球,
果一般,偶尔持球,动作发力不协调


)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
对应学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来源
完成时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实践
1


选编
2
实践
1

2

中等
选编
30
分钟
3
实践
1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