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热力环流第二课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热力环流第二课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版)

资源简介

班级 115班 科目 地理 上课时间 执教者
课题 2.2.2大气热力环流
教学 目标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析实际问题: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3、等压面的判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等压面的判读。
教学过程
1.显示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析实际问题: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3)等压面的判读。 2.导入新课:视频《三国演义》选段“火烧上方谷” 趣味探究1:这场雨是“天灾”还是“人祸”?答案就在本节课的知识中。 3.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形式。其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补充知识: 气压的概念: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物理公式是P = ρgh,因此,气压是与大气密度和高度有关的。在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水平方向上,密度越大,气压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越小,称为低压,而空气是从高压向低压运动的(从密度大的向密度小的地方运动)。 随堂训练:《步步高分层训练与测评》,第96页的13、14题。 4.等压面:气压值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面。在理想状态下,地表受热均匀,等压面平直且平行。 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1)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值相等。如图中气压①=②=③。 (2)同一垂直方向,随着海拔升高,等压面数值越来越小。如图中等压面数值a<b。 (3)同一水平方向,高压处等压面向高空凸,低压处等压面向近地面凹。如图中近地面A为低压,B为高压;高空C为高压,D为低压。 (4)近地面气压高低与高空相反。如图中A与C、B与D。 (5)图中A、B、C、D四地气压排序为:B>A>C>D。 随堂训练:《步步高分层训练与测评》,第94页的11题和判断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的判断。 过渡;学了热力环流,那么热力环流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5.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 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大气污染型工业。 (3)城市风 ①成因分析: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随堂训练:《步步高分层训练与测评》,第95页第3、4题。 6.总结 7.板书设计 一、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二、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