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爱惜粮食话题)【设计背景】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都表现出中国人民对粮食有着深厚的情感,对爱惜粮食有着清醒的认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明确规定:要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但是,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孩子们中普遍存在着就餐时不爱惜粮食、浪费较多食物,平时喜欢大手大脚地买零食、买饮料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爱粮、节粮”意识,自觉养成“爱粮、节粮”的习惯,学校应开展爱惜粮食的主题教育,让学生们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明白“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浪费粮食,学会珍惜粮食。【教育目标】· 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对日常饮食习惯进行思考。【教育重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指导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爱惜粮食”的资料。·制作课件。·准备一些长毛毽子(让学生模仿农民插秧用)。【教育过程】“食”字开花,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你们最爱吃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喜欢吃麦当劳;喜欢吃小笼包;喜欢吃面包;等等。)师: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学们吃过许多好吃的东西,那你们有没有挨过饿呢?(预设:学生回答,饿过,感到胃很疼;从没有感受过饿;等等。)师: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同学没有体会过饿的感受,而与饿最相关的便是“食”。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食”吧。谁能用“食”来组词?(预设: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有选择地把词语写在黑板上,例如粮食、食堂、饮食、食品、美食、甜食、食物,等等。)了解粮食作物师:我们先选择“粮食”这个词语来聊一聊生活中的“食”。用“粮食”做成的食品,你们吃过哪些呢?(预设:学生回答,米饭;馒头;面条;年糕;等等。)师:大家看这些图片(出示两组图片),有的展示的是粮食还没有成熟,长在农田里的样子,有的展示的是粮食制成的食品,谁能给这两边的图片连连线,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上来连线。)师:这位同学连线连得很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水稻可以做成——米饭、饭团;小麦可以做成——面粉、面条、馒头;玉米可以做成——玉米烙、玉米饼;糯米可以做成——汤圆、年糕、粽子。了解粮食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师:这些粮食是怎样从农作物慢慢变成可以端上餐桌的食品的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了解一下。请同学们边看边数一数,水稻变成我们吃的米饭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播放短片《小小一粒米》。《小小一粒米》简介: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农民把优良的稻种撒播在田里。不久,田里便长出了绿油油的小秧苗,这时,农民又忙着把秧苗插到水田里。在炎热的夏天里,农民们忙着在田间管理,忙着抗灾增产。收获的季节到了,田野里一片金黄。农民们忙着收割、脱粒,白白的米粒诞生了。)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听一粒米的录音。(播放录音)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早起又晚睡,每天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嘿,别把它看不起,一天三餐没有你,我们可都要饿肚皮。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春天里,撒下种子在田里,发了芽,要浇水,要施肥,过了十天半月,还要打药水。除杂草,勤施肥,每天都要精心来护理,一直到了六月底,金黄黄的稻子挺立在田里。农民伯伯心里美,不怕太阳晒,不怕大雨淋,起早摸黑抢收成,你看那,挑的挑,晒的晒,大伙的动作实在快。只要稻谷脱了皮,它就是白花花的米。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早起又晚睡,每天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嘿,别把它看不起,你可知道这里有多少农民勤劳的汗水。一粒米呀,一粒米,绝对不能没有你。白米饭,白又香,同学们,吃了它,要长个,要学习。一粒米呀,一粒米,你的用处大无比,人类生存要靠你,同学们一定要爱惜,要爱惜!(全班同学可以跟读。)师:我们知道了,没有农民的辛苦种粮,哪有米饭白又香?现在我们请同学来回答,水稻变成我们吃的米饭要经过多少道工序?(预设:学生回答,要经过播种、育秧、插秧、除虫、施肥、收割、挑晒、碾磨八道工序。)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要经过播种、育秧、插秧、除虫、施肥、收割、挑晒、碾磨八道工序,我们才有这白花花的米。这些白花花的大米里有多少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呀!我们看到农民伯伯在水田里插秧,动作非常娴熟,插出来的秧苗一行行、一列列非常整齐,你们想不想也来体验一下?现在先看一张图片(课件出示),你们说一下,农民伯伯是怎样插秧的?(预设:学生回答,弯着腰,分开腿,边退边插。)师: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弯腰插秧的过程。请各组派出代表。(用长毛毽子代替秧苗让学生来体验插秧的辛苦。学生代表在课桌之间的过道里边退边弯腰“插秧”,体验农民插秧的不易。)师:刚才三位同学模拟了插秧的动作,我们来看看他们插的秧苗是否整齐。某某同学用两分钟插了30棵秧苗,我们请她来谈谈“插秧”的感觉。(预设:学生回答,很辛苦。)师:只有两分钟,她已经觉得弯着腰劳动挺累的,但农民要顶着烈日,弯着腰在水田里连续工作几个小时,那就更加累了。如今虽然科技发达了,插秧机也被广泛应用了,但是在田里开着插秧机劳动也是挺辛苦的。这样的场景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古诗:《悯农》。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出示古诗《悯农》,学生齐读)《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在烈日下艰辛锄地、种粮食的状态,这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汗水,我们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刚才古诗中有一句“谁知盘中餐”,老师现在来改一个字“谁的盘中餐”。(老师出示午餐盒)这一盒剩饭剩菜很多,这一盒同学吃得很干净,我们应向吃得很干净的同学学习。老师最近进行了观察,也作了记录,有几位同学一直吃得很干净。现在老师给他们颁发“节粮小标兵”的奖状,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给节粮小标兵颁发奖状)讲述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师: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不仅勤俭节约,更是爱惜粮食的典范,他每次吃饭总是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一粒不剩。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吃饭时,不小心掉了两粒饭在餐桌上,便用手粘起来吃掉,可见周总理是多么爱惜粮食的啊!其实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地方,人们都是推崇爱惜粮食、不奢靡、不浪费的。比如比尔·盖茨,他是全球首富,又是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比尔·盖茨就以“三菜”招待他。所谓的“三菜”,就是鸡肉、牛肉或虾鱼(两选一)。比尔·盖茨用“三菜”宴请胡锦涛以及政、商界精英,应该说是极简朴的,但是,饭菜简朴不代表“情不重”。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招待贵宾时,他们特别注重的是礼仪,功夫往往在饭菜之外。在西方国家,主人用一杯葡萄酒、一块面包,外加几块牛排、水果招待客人是司空见惯的事。应该说,吃饭崇尚简约,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明。做算题,爱惜每一粒粮食《左传》中有句话:“侈,恶之大也。”毛泽东主席告诫人们:“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现在,党和政府也一直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吃饭讲节约不是不要人们吃好喝好,而是提倡合理消费,文明消费。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光盘”行动得到了许多人的热烈响应。现在,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幸福,不会再饿肚子,但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儿童因为饥饿而死。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在20%的发展中国家中,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它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而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想一想,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们的同龄人、我们的小伙伴正在遭受饥饿的煎熬,而我们有些同学却把香喷喷的白米饭随意倒掉,这样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曾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3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每年新增加的1500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月节约1斤粮食,全国每月就可节粮13亿斤,这是一个多大的数目啊。如果每一户4口人,每年吃1000斤粮食,这13亿斤够解决多少户用粮呢?(学生们计算后回答,130万户。)师: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们千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爱惜每一粒粮食。看食谱,了解每天的食谱安排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午餐都是由专门的营养师调配好的,以便让我们的同学能吸收各种营养,长得健康又结实。看,(课件出示)这就是人一天必需的营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无机盐;维生素;食物纤维。师:(出示学校一周食谱)这是我们学校一周的食谱,我们来研究一下,它是否都包含了这些营养呢?(学生讨论。预设:学生回答,营养都有了;小小菜谱里有着大学问;等等。)师:学校食堂的营养师为我们设计的营养菜谱很棒。当然,同学们也可以向食堂提出你们的合理化建议。一个人的饭量是有大小的,如果你实在吃不下,可以先告诉老师,我们事先少盛一点饭菜,或者转给饭量大的同学。总之我们不能随便浪费。学唱儿童歌曲:《我是一粒米》师:最后我们一起来学那首儿童歌曲:《我是一粒米》。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一粒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早起晚睡,每天种田地,一粒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一粒一粒米呀,才能做成饭,小朋友呀要爱惜,吃饭要注意,一粒一粒米呀,我们要爱惜。(全班齐唱。)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围绕“食”字,讨论了粮食、食品,交流了许多关于饮食的小故事,研究了学校的食谱,了解了食物的营养价值,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班更多的同学成为“节粮小标兵”。同学们,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只要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就会为社会、国家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一道作业:你们想一想,爱惜粮食,懂得节约,我们还能从哪些事做起?每个同学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这道作业题,我们下周再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