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暑假知识点预习(十四)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暑假知识点预习(十四)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暑假知识点预习(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一、知识点梳理与练习
【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一切易操作、速率适中、便于称量、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都可用于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量守恒定律。另外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且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或其他方面的守恒。
1.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B实验中,反应后托盘天平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
2. 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C. 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D.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生电理变化。
(2)质量守恒是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
(3)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3.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从原子、分子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 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知识点4: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2)意义:(以“2H2+O2=2H2O”为例)
意义 读法
宏观 ①质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读作: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量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读作:每32份质量的氧气和4份质量的氢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微观 ③数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微观粒子的个数比关系 读作: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7.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化学反应的快慢
8. 下列对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二、巩固练习
1. 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多种意义.下列同学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C+O2CO2
B. 2CO+O22CO2
C. 2H2+O22H2O
D. CH4+2O2CO2+2H2O
2. 在反应3Fe+2O2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A. 3:2:1 B. 56:16:232 C. 56:32:232 D. 168:64:232
3. 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A. 等于1g B. 小于1g C. 大于1g D. 无法确定
4. 对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4:10
B. 反应物为磷和氧气
C.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124:160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5.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1 10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分解反应
B.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X的待测值为零
D. 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6. 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中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200mL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黑色固体质量增加
C. 5g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还是5g
D. 5g食盐完全溶解在95g水中得到100g食盐水
7.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8.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和b是生成物
B. x=15g
C. 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d可能是单质
9. 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
10. 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 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11. 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4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C2H4 B. C2H5OH C. C2H2 D. CH4
12. 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13.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央;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两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14.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为                。
(2)B中气球变大,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4)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示数与A中示数相同,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原因为                。
15. 在反应A+B→C+D中,足量的A与7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6gC,同时生成了9gD,若现有36gA与足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为    g。
16. 如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1)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2)图中X处的粒子示意图是    (选填A、B、C、D),你判断的依据是    。
17.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为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m___(填“>”“<”或“=”)n。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g,x和y的关系为:x___(填“>”“<”或“=”)y。
(3)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___(填“>”“<”或“=”)b。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______中进行此类化学反应,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18.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已知m1 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 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    (填“>”“<”或“=”)m2.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与练习
1、(1) 先膨胀后缩小 (2)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使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托盘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2、B 3、D 4、A 5、A 6、C 7、D 8、D
二、巩固练习
1、B 2、D 3、C 4、A 5、A 6、B 7、D 8、B 9、D 10、D 11、C 12、A
13(1)向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2)不变;(3)密封。
14、(1)产生大量白烟;(2)白磷燃烧放热,瓶内压强增大,从而气球变大;(3)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内部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和C的气球大小不同;(4)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15、50 16、(1)化合;(2)C;质量守恒定律。 17、 > < =密闭容器
18、(1)H2O;(2)可能,2:1,化合;(3)<;部分生成物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或坩埚钳上粘有一部分生成物),称得的生成物质量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