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从小学理财(理财话题)【设计背景】说到理财,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是成年人的事情,跟小孩子无关。其实,理财不仅仅是赚钱,更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课,理财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著名理财专家刘彦斌说:“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三件事:健康、法律和财务。”当今许多国家对理财教育非常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付诸实施。美国更是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就让他们接受有关理财的知识。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认为孩子们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赚钱是大人们的事。大部分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放任孩子消费。因此,造成了孩子对劳动创造财富理解不足。更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零花钱、压岁钱来得容易,也使得他们花钱没有计划,乱花钱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理财教育,根据小学生对钱的认识水平,及时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掌握基本的理财技能和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十分必要的。【教育目标】· 指导学生学习理财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有计划地做事。·帮助学生学习和体验简单的理财方法,培养学生理财的能力。【课前准备】· 收集谜语,下载视频《压岁钱该怎样花》等资料。· 制作课件。【教育过程】猜谜导入师: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金加一戈(打一个字),这个谜底是——(预设:学生回答,钱。)师:很好,这是用的“会意法”,金加一戈,组成了“钱”字。那你们了解“钱”吗?下面老师先讲一讲有关钱的知识。钱又称“货币”,是一种支付工具。古时候,人们用海边的贝壳作为交换日常用品及价值计算的标准。后来,容易碎裂的贝壳演化成了钱币,再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纸质的“钞票”,这样携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直接能用钱来购买想要的东西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来买东西?(预设:学生回答,银行卡、信用卡、购物卡等等。)师:这些我们称之为“塑胶货币”,有了它们,我们不用带一大堆钱出门了,安全又方便。钱有什么用呢?(预设:学生回答,买东西吃;交过路费;买衣服;买文具;等等。)师: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钱,我们的休闲娱乐离不开钱,我们的学习离不开钱,我们健身看病离不开钱,甚至有时候帮助他人献爱心也离不开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同学手中也有了钱,那么怎样才能用好钱,管理好钱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理财的话题。(课件出示:理财)讲述双胞胎兄弟的消费故事并讨论师:有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啊,最近心里总觉得有点烦。要问为什么呢,那还得扯上他的双胞胎哥哥。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开始,妈妈每月给兄弟两人每人十元钱的零花钱,让他们自己安排买些学习用品什么的。可是总是没几天弟弟的钱就花光了,而哥哥还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他们买的东西(课件出示):弟弟:饮料2.3元 薯片3.7元 游戏卡4元 结余0元哥哥:饮料2.3元 活动铅笔5.7元 结余2元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对这兄弟俩使用零用钱购买的东西有什么看法?(预设: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略。)师:花钱要有打算,不该买的东西不买,要理性消费。(课件出示:理性消费)消费时你们够理性吗?比如超市里搞活动“买一送一”时,你会去购买吗?(预设:学生回答,略。)师:看来同学们消费时都懂得要理性。让我们再来看看,双胞胎弟弟和哥哥第二个月的零用钱使用情况(课件出示):弟弟:铅笔3.2元 卷笔刀6.8元 结余0元哥哥:活动铅芯2元 书6元 结余2元师:弟弟这回没有乱花钱,可是他也没有钱买他也喜欢的书了,只能羡慕地看着哥哥,这又是怎么回事?(预设:学生小组交流,略。)师:不是做到不乱花钱就是会理财了,理财要学会精打细算。(课件出示:精打细算)你们有哪些省钱的妙招呢?(预设:学生交流省钱的妙招,如网购、团购、拼客族、废物利用等等。老师相随机指导。)师:省钱即是赚钱,精打细算是理财的重要一步。故事还没有结束,小区里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兄弟俩知道了,都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爱心。哥哥马上拿出了自己攒着的4元零花钱,可是弟弟只能是心有余而“钱”不足了。从中你们又学到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平时要有一定的钱,留着备用,以便有急需时用。)师:是啊,有点储蓄,一来可以应急,二来也可以用省下来的钱来买自己更需要的大件的东西啊。(课件出示:学会储蓄)一个小小的储蓄罐就能帮你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当然攒的多了,还可以委托爸爸妈妈存到银行里去呢!让钱来生钱。从刚才兄弟俩的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些什么?(预设:学生回答,理性消费;精打细算;学会储蓄;等等。)师: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从小学理财。(课件出示:从小学理财)三、观看视频《压岁钱该怎么花》并讨论师:我们学生手头最多的钱可能就是压岁钱了,如何用好压岁钱呢?请看视频《压岁钱该怎么花》,同时思考自己会怎样选择。(观看视频《压岁钱该怎么花》。视频简介:春节期间孩子们收到了压岁钱,但有些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视频就这一问题提出家长、学校应关注孩子压岁钱的使用情况,从而进行必要的指导。)(预设:学生讨论,略)师:同学们谈了不少自己的看法。这里我想向同学们介绍网络上最推崇的压岁钱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交学费。这样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也能培养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订购报刊、学习资料。这样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还可以与小伙伴交换阅读的书报,增进彼此的情谊和知识。购买学习用品及益智玩具。这样不仅能帮助自己学好功课,也有助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献爱心、捐给希望工程。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奉献爱心,帮助失学少年儿童上学,开展一帮一活动等。给长辈或孤寡老人赠送小礼物。在长辈或孤寡老人生日时或者有意义的节日里,送点经济而有意义的小礼物。购买大件物品。用压岁钱购买一些耐用的大额消费品,比如电脑啊、乐器啊、运动器材啊。这样,会相当的有成就感哦!四、讨论:这样挣零花钱可以吗?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如何花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我们不仅要会花钱,还要会挣钱。因为花钱首先得有钱,我想问问,你们的钱从哪里来的呢?(预设:学生回答,压岁钱是攒出来的;零花钱父母定时给的;过生日时爷爷奶奶给的;卖废报纸书本攒的;学习成绩好时爸爸妈妈奖励的;等等。)师:美国许多家庭的父母支持孩子独立,鼓励孩子从小尝试打工,让他们享受劳动成果。在美国,家庭不论贫富,家长总是让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中学习独立,养成“用劳力换取所得”的观念。因此,大多数的美国孩子们很习惯打工,小至在家洗碗、扫地或帮邻居做临时保姆,大到给其他学生做家教等等,只要是可以赚钱的活儿,他们都会鼓励孩子去做。美国的家长们要让孩子从小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劳动创造财富。(课件出示:劳动创造财富)师:钱不是凭空就有的,都是辛苦挣来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那么是不是在家里做所有的事,都要向爸爸妈妈要钱呢?不给钱就不做,这样对不对?(预设:学生回答,不对。)师:老师这里还有个故事。有个学生名叫小菲,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时学习成绩好,做功课速度快,正确率高,所以经常有很多同学问她功课,有时几个人一起问,她都不知道先帮助谁好。这时有个同学就提出给她2元钱,让她先教自己,她犹豫了一下,见不好推却,就收下了。你们觉得她这样做,好吗?(预设:学生回答,不好,因为帮助同学不能收费;可以,因为求助的同学是自愿的;等等。)故事分享:《妈妈的账单》师:金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钱并不是万能的,有很多的东西,比如亲情和友谊,都是无价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妈妈的账单》。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会到他父亲做生意的商店里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并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已成了一个小商人。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开一张收款账单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亲情是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在我们成长的路上,父母给予了我们许多爱。我们要感谢父母,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父母。钱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亲情、友谊、团结、理想等都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学习理财名言师:我们在学习理财时,对金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我们再来学习几句理财名言吧!(学生一起诵读)省一分钱等于挣一分钱。致富的奥秘在“节俭”二字。不浪费,不会穷。智慧生财。总结全课师:是啊,“理财”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赚钱,另一个是花钱。我们从小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习理财本领,为将来做好准备。如果我们是一个有头脑、有准备的聪明人,将来的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让我们从小就开始——学理财。八、布置作业师:老师这里有一张“我的消费记录”,请大家根据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并做好记录。一个月以后的班会课我们再作一次交流,好吗?好!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