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我们从小爱科学(科学教育话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我们从小爱科学(科学教育话题) 教案

资源简介

我们从小爱科学(科学教育话题)
【设计背景】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孩子天生就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有调查显示,学生在小学阶段原本是热爱科学的,但是,由于小学科学常被视为“副科”,学校也缺乏专职的科学教师,实验条件更是没有保证,学生的科学兴趣得不到发展。因此,班主任应通过主题教育课,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育目标】
· 增强学生“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
· 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育重难点】
·由“学”科学向“做”科学、“用”科学转变,不断增强自己的科学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 收集神舟10号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视频,并做必要的剪辑。
· 搜集科学家的故事。
· 制作课件。
【教育过程】
观看太空授课,领略科学魅力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看过“太空第一课”,就是在2013年6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时,神舟10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的视频?
(预设:学生回答,我没有看过;我听到别人讲过太空授课的事,没有看到;我看过,非常精彩;等等。)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分享被称之为“太空第一课”的授课视频。
(播放神舟10号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视频“水球演示”,时长约3分钟。)
师:大家刚才看得很仔细,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神态。看了这段视频,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交流讨论的?
(预设:学生回答,这些实验太神奇了,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想做这样的实验;我长大了要当宇航员;我希望老师经常给我们做科学实验;做实验太有趣了;等等。)
师: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需要我们努力学习,长大了才会弄明白;有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也能得到解决。
关注身边现象,探索身边科学
师:美国有位叫玛丽的小姑娘和同班同学一起去参观普林斯顿大学,在喷水池旁他们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老先生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水珠下落,头一会儿偏向这一边,一会儿偏向另一边。玛丽走近一看,发现他正在自己的眼睛前面晃动着右手指。老先生转过头来问玛丽:“你会吗?从大片瀑布中看出一个水滴来。”玛丽张开手指在眼前上下晃动,霎时,喷出来的水流仿佛凝固成千万颗微粒。玛丽忘了别的事情,趣味盎然地在喷水池边和老先生交流这种频闪观察的技巧。老先生转身走时,望着玛丽的眼睛说:“科学就是要像这样去探索,去寻找乐趣。”这位老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迪生。其实,科学并不神秘,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只是看你肯不肯动手、动脑。只要我们从小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去研究,就会有极其有趣的发现。你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遇见过哪些难解的生活现象?
(预设:学生回答,雾霾是怎样形成的?冬天里,为什么大雾过后就会天晴?夏天里,黄鳝死后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不容易腐烂?……)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都很丰富。大家都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初步具有了科学意识。对于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怎么去探究呢?
(预设:学生回答,请教科学老师;设计实验研究;阅读科普书籍寻找答案;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好!这些都是学习科学的好办法。我建议你们还可以到青少年宫去参观,到科技馆去学习,这样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我建议同学们还可以请家长为你们订少年科普报刊,如《少年发明与创造》《小爱迪生》《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少年科普报》《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年智力开发报》等,还可以经常浏览科普网站,如“果壳网”等。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现在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讨论情景思辨题1。
奶奶带小伟拜佛,祈求神灵保佑
小伟的奶奶信佛。每月初一、十五,奶奶总要带小伟去庙里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小伟成绩好、不生病。特别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四这一天,小伟的奶奶都要向老师请假,原来是奶奶要带小伟去很远的一座庙去拜文殊菩萨。因为这天是文殊菩萨的生日,奶奶认为拜文殊菩萨可以保护小伟将来考上好大学。
师:说来也怪,小伟如今上四年级了,他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你们认为小伟的学习成绩好与拜佛有关吗?
(预设:学生回答,我认为小伟成绩好,主要靠认真学习,如果小伟只拜佛,学习不用功,成绩一定不会好;这是迷信,小伟奶奶这种做法心情是好的,但是不科学;我的爷爷也和小伟的奶奶一样,说拜了佛,成绩就会好,可我爱爷爷,怕他不高兴,不忍心拒绝他的“好意”,也跟着他拜佛,不过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我的姑妈有时候逼我和她去祈求菩萨保护我学习成绩好,可我的成绩好,是认真听讲和努力学习的结果,不是拜佛得来的;我认为要身体好,不生病,关键要参加体育锻炼;要考上大学,还是要成绩好,如果平时成绩不好,烧香拜佛也不能考上大学,我的邻居全家人每月初一、十五都烧香拜佛,可他家几个孩子一个也没有考上大学;等等。)
师:同学们,你们分析得真好,做得也不错!爷爷、奶奶、姑妈等长辈爱我们,我们也爱爷爷、爱奶奶、爱姑妈。他们要带我们去拜佛,我们要耐心说服他们,让他们知道,学习成绩好要靠我们自己努力,而不是神灵能够保佑的。如果盲目听他们的话,像小伟的奶奶一样借故向老师请假,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病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有了病我们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要想身体好、少生病,就像张小峰同学说的那样,我们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现在再看第2题。
你相信“星座”吗?
“2014年,运气最好的星座排行,第一是双鱼座。”——元旦刚过,同学们买的练习本封面上画着各种星座的图案。最近,老师还听到一位同学的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晚饭后,陈妈妈照例督促女儿小颖做数学题,可小颖却在磨洋工,陈妈妈有点恼怒了,但小颖就是拖拖拉拉的。就这样僵持着,直到小颖上床睡觉前,她突然跟妈妈说:“妈妈,希望我明天不跟你赌气了。唉,谁叫我是金牛座呢,脾气就是有点倔,要是水瓶座就好了,就不会那么倔了。”陈妈妈说,女儿突然说的这番话,让她哭笑不得,怎么小学生都知道星座了?而且,居然觉得自己不做作业,跟大人赌气,不是她自己的意愿,而是星座的缘故,把责任全推给了星座,“这让我怎么说她好呢?”陈妈妈心里很是别扭。
——你们认为小颖跟妈妈赌气是星座“惹的祸”吗?
(预设:学生回答,我们都很喜欢星座,也很喜欢买有星座图案的作业本;小颖不做作业跟妈妈赌气,我看与星座没有关系;我的表姐就很喜欢星座,去年春节我去她家玩,她从网上查到我属双子座,这个星座的人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待人热情,这点与我的性格相同,我很相信;星座就是我们科学课上学到的星座名称,与我们的性格、运气没有关系;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好。星座只是天文学家为了研究方便而将全天人为划分为88个区域,这与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并没有关系。所谓的星座与性格、运气相关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师:大家知道“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同样材料的东西从高处落下时,下落的快慢由它的重量决定。后来,比萨大学26岁的年轻教授伽利略对此产生疑问:“如果把一个重的球和一个轻的球同时往下推,它们下落快慢到底是怎样的呢?”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提问题?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学生回答,我们听到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验才能检验真理;科学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等等。)
师:对!实验是检验科学的标准。有许多的科学发现,是科学家经历了许多次实验后才得出的结论。你们也一定听过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虽然能发出亮光,但光线刺眼,寿命短。于是,爱迪生开始试验可作为灯丝的材料,他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如用炭条、白金丝、钌、铬等作灯丝,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后,终于发现可以用碳化棉线作灯丝。这盏灯足足亮了45个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爱迪生经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更好,这种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竹丝做的灯泡。几十年后,人们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做灯丝。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要想在科学事业上有成就,就不能怕失败,要持之以恒。
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们见到一种新东西时要经常这样想:“这是什么?”“这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优点?”“还有哪些不足?”“能想出改进的方法来吗?”通过这些提问,我们来发现问题。
同学们可以选择下面的课题进行研究:
· 热水瓶是如何保温的研究。
· 家里门窗隔音的设计的研究。
· 家里电线的布局是否合理的研究。
· 肥皂的多少与洗衣干净程度的研究。
· 调味品种类的研究。
· 热水和冷水在冰箱里谁先结冰的研究。
· 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 植物喜欢什么样的光的研究。
· 酒能调味的研究。
· 家庭装修对动物和人的影响的研究。
· 各种石头保温性能的研究。
· 热水洗衣和冷水洗衣的干净速度比较的研究。
· 植物种在花盆里和种在地里,不同生长状况的研究。
· 常见花卉需水量的研究。
师: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些研究课题吗?
(预设:学生回答,有。这些都来自我们身边的生活,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研究后得出科学结论;我还有一些问题也要研究,希望老师指导我;我们在研究时,缺乏实验材料,希望老师支持我们;等等。)
师:我们有问题就要学会解决。研究中我们如果遇到了困难,首先是要想办法解决,如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在学校的图书室寻找答案,还可以做一些小实验。阅读科普书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好办法。当然,我和科学老师也会帮助你们的。同学们,只要我们平时认真学习,经常思考,不断积累,就会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并会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科学殿堂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我们就会感到,原来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身边。让我们从小爱科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