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音 乐 会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音乐会》森林音乐会入场券第 一 关我 会 认听听歌曲,想一想歌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呢?小 胡 琴2 3 5 6 | 3 5 3 2 | 1 1 0 2 | 1 -- ||嗞 扭扭 嗞 扭 扭扭 0 得儿 喂小喇叭2 3 5 6 | 3 5 3 2 | 1 1 0 2 | 1 -- ||嘀嘀 嗒嗒 嘀嘀 嗒嗒 嗒嗒 0 得儿 喂小铜鼓2 3 5 6 | 3 5 3 2 | 1 1 0 2 | 1 --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0 得儿 喂第 二 关我 会 唱结尾句我来找区别!!!第 三 关我 会 演下 课》●学●必。●月●函必.又二Copyright 2018 Spring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 2018 Spring All rights reservedO 1快乐的音乐会马华词1=F潘振声曲(5650222355627g|5-)川55653211拉起我的小胡2.吹起我的小喇3.敲起我的小铜22033|20235835321102210x0琴呀得儿喂,磁阻阻磁阻咀阻得儿喂,咦?叭呀得儿喂,嘀嘀哒哒嘀嘀哒哒哒哒得儿喂,嗯!鼓呀得儿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得儿喂,哎!5912355653222355小狗小猫竖起耳朵,听得满脸笑嘻小狗小猫跟着唱呀,汪汪汪咪小小猫摇头摆尾,跳呀蹦呀跳又522235565323嘻呀得儿喂跳呀蹦呀跳又蹦呀得儿喂。咪呀得儿喂。蹦呀得儿喂。曲谐上传于中国曲谐网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综合课课题名称 快乐的音乐会 课时 1思政要素 分析 以学生好奇并乐于参与的“模仿”活动贯穿,结合音乐的音效、节奏、力度强弱变化进行音乐元素的感知和体验;初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的部分种类。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较高,善于模仿、喜欢律动及游戏的形式,但创作、探究意识不强,用创作歌曲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学生对于休止符的掌握还较弱,因此,在教学中选择适宜的音乐游戏方法,保持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教学目标 通过“拍节奏”等音乐会活动设计,在多层次聆听活动中感知音乐节奏、节拍、力度、旋律等元素的变化,感受“音乐会”欢快活泼的气氛。 能够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快乐的音乐会》。教学 重难点 能用活泼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快乐的音乐会》的欢快情绪。 能根据乐器特点随音乐进行律动并演唱。备用器材 (音响与乐器)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师内容 学生内容 设计意图师生问好 活动一:森林音乐会入场券(播放音频) 活动二:音乐会闯关 第一关:我会认 1、听听歌曲,想一想歌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呢? 2、完成节奏律动 小胡琴 小喇叭 小铜鼓 第二关:我会唱 提示演唱顺序,并引导学生加入歌词。 找不同 加入歌词演唱。 第三关:我会演 活动三:音乐会闯关奖励 观看《糖果仙人舞曲》视频。 小结下课。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会的热闹气氛。 学生认真聆听音乐。 小胡琴 小喇叭 小铜鼓 随教师引导完成节奏律动 完整聆听歌曲并试着哼唱旋律。 找到两个相似乐句中的不同点。 完整演唱歌曲,随着音乐做律动。 以音乐会的形式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 用乐器对应的演奏动作和音色特点入手,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从聆听入手在循序渐进加入歌词,低年级的学生重在体验感受音乐。 随着音乐做律动,既是巩固也是感受音乐的好方法。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环节中最注重听觉的体验,发展学生听觉体验应贯穿与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本节课中以培养学生听觉习惯为导向,由点到面铺开,逐步设计音乐各个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重难点的解决上,主动挖掘作品中的音乐要素,设计了符合作评特点的环节,由小的音乐体验至对整个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节奏入手,加入学生喜欢的律动,让学生在闯关的同时客服节奏的难点,在参与中获取音乐知识。通过直观的乐器图片和教师的示范,学生乐于模仿演奏乐器,进而加深对歌词的记忆,引发学习兴趣。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辅助解决重难点,记住生活化的拟人场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解决难句时,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和模唱能力。在教学中选择适合的音乐游戏,在保持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快乐的音乐会.pptx 快乐的音乐会(演唱).mp3 教案.docx 青蛙音乐会.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