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足球》5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足球》5

资源简介

第三章《足球》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 版本 单元名称
体 育 与 健康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足球
单元组织 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脚内侧踢球 第三章
2 脚背正面踢球 第三章
3 脚内侧接球 第三章
4 大腿接球 第三章
5 脚内侧运球 第三章
6 脚背外侧运球 第三章
7 踢墙式二过一 第三章
8 游戏和比赛 第三章
二、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足球”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与成功;
基本掌握并运用足球踢球、接球、运球、射门等技能,在比赛中运用足球简单战术;
(
10
)
在足球运动中全面发展体能,提高灵敏性、协调、耐力、速度等各项身体素质;
通过足球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二)教材分析
足球教材内容价值
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竞争性和锻炼价值,也是体能及团队合作意识要求较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深受学生喜爱,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名。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等身体素质,学生在学练中培养尊重对手、尊重规则、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意志品质。
足球教材的设计思路
本单元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第三章足球运动——踢球、接球、运球以及简单战术配合。其中踢球、接球、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是队员之间联系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技战术的体现;运球技术,是运球过人(杆)技术的基础,在实际比赛中有重要作用。七年级学生进行足球踢球、接球、运球、简单战术和游戏比赛,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机智、灵活、勇敢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足球教材的搭配建议
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战术以后,可以根据学校班级的具体情况,经常性组织比赛,或者是简化版的小场地比赛。甚至可以进行 3V3、5V5 的小比赛,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思想。在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教会学生技术技能,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参加各种比赛,这也是教会、勤练、常赛加上评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要在比赛中检验所学技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提升。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学、兴趣广泛,学生身体处在较快的发育阶段,力量、速度、耐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小学阶段都强很多,同时具备一定的认知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足球运动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经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指导,同伴之间的合作探究、小组竞争等方法,能够顺利进行足球踢球、接球、运球技术和简单战术的学习,再结合教学游戏和比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为此教师需在课堂上精讲多练,通过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积极性,最终达成预期的单元教学目标。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足球各项基本技术学习,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知道足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并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在游戏或比赛中正确运用脚的不同部位踢球和身体的合理部位接球以及运球变向、变速的技术;
通过各种体能练习发展学生平衡、灵敏、耐力、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
在足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体现足球育人的价值。
(二)课时学习目标
课 时 学 习 目 标
第一课时 系统的了解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方法和技术要领。 通过学习 80%的学生能正确运用技术完成脚内侧踢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坚毅果敢的优良品质。
第二课时 了解脚背正面踢球的技术动作和要领。 通过学习 80%以上的学生掌握脚背正面踢球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腿部力量。 在游戏和比赛中大胆尝试和运用技术,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乐 趣。
第三课时 1.系统的了解脚内侧接球的动作方法和技术要领高。 2.85%以上的学生掌握脚内侧接球技术,提高控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3.在游戏中大胆运用技术,提高学生展示自己的意识和信心。
第四课时 系统的了解大腿接球的动作方法和动作要领。 通过学习 80%以上的学生掌握大腿接球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观察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 在练习中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运动兴趣。
第五课时 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 发展脚内侧运球与拨、推、停球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控球能力。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观察、决策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学习的精神。
第六课时 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脚背外侧运球的技术动作,进一步提高控球能力。 通过游戏和比赛掌握脚背内侧和外侧运球相结合的变向技术。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磨励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第七课时 1.学生能够了解踢墙式“二过一”战术的概念和踢墙式“二过一”战术的简单配合方法。 2.80%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传球时机、方向,及传球后迅速启动、无球跑动,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速度、奔跑能力和控制球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伴之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体验在攻守对抗中运用踢墙式“二过一”突破的成功与喜悦感。
第八课时 通过教学比赛和游戏提高学生踢、接、运球技术的运用能力。 发展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增强规则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单元作业目标
熟练掌握各种踢球、接球、运球的技术动作,提升有效踢球、接球、运球的方法,能够在比赛中合理利用此项技术动作,通过练习,核心力量、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运动前后能进行积极有效的准备活动与放松、并 在运动中有安全意识和预防运动损失,为课下进行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亲子间的 合作型作业可以更好的督促及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更能培养亲子间的默契、身心健康。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体能和运动的要求,尽量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的体育锻炼条件和场所。完成不同形式的技、战术能练习和比赛内容,以此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顽强拼搏、自信勇敢,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体育品德。
(四)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
第一课时 巩固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 提高控球能力,发展学生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运用脚内侧踢球技术的能力, 培养足球运动兴趣。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二课时 巩固脚背正面踢球技术动作,提高控球能力。 在练习中发展学生协调性和力量素质。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三课时 进一步熟悉球性,巩固脚内侧接球技术。 提高脚背内侧踢球、接球技术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通过亲子练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 养学生敢于展示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四课时 巩固大腿接球技术动作,提高控球能力。 提高脚背正面踢球和大腿接球能力,发展学生协调、跳跃和力量素质。 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 高自主学练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五课时 熟练掌握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提高控球能力。 发展脚内侧运球在足球比赛中运用能力。 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观察和判断能 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六课时 巩固脚背外侧运球的技术动作,提高运球、控球能力。 提高学生在移动中人球结合的能力,发展力量素质。 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 自主学练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七课时 1.进一步熟悉踢墙式二过一战术方法,提 高踢球、接球、运球技术在实战模拟场景 技能类 体能类 课后复习
中的运用。 发展学生足球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自主学练意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和判断能力。
第八课时 通过观看比赛和小游戏,熟悉足球比赛规则,提高运控球技术和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在移动中的人球结合能力。 在亲子练习中激发运动兴趣,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析研究课标要求、变化、教学内容和学情;
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确立单元作业的核心理念;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作业属性、评价标准和方式。
五、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 脚内侧踢球 1.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练习 1:双脚脚内侧拨球
动作方法:练习时,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膀,双膝微屈,用两脚脚内侧连续左右轻拨足球的两侧。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30 次/组,共 3-5 组。注意事项:注意屈膝降低重心,抬头观察,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2:双脚脚内侧对墙踢球
动作方法:练习者面对墙 5-10 米,直线正面助跑,支撑脚踏在球的侧后方 15 厘 米处,脚尖正对出球方向,摆动腿以髋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摆动,脚尖外转,脚 内侧正对出球方向,脚尖翘起,击球后中部,击球瞬间踝关节紧张,两笔自然摆动。如果先用右脚内侧踢地滚球的形式将球踢出,球反弹以后再用左脚内侧把球停下,然后再用左脚脚内侧把球踢出。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30 次/组,共 3-5 组。注意事项:踢球时注意抬头观察,停球要稳以便于下一个动作的完成。
拓展性作业(选做):练习 3:“我是神枪手”
动作方法:利用脚内侧踢球技术对墙踢“靶子”,练习者距离足球强墙 10-15米,墙面可由学生自主画出直径 50cm 左右的圆圈,圆圈距离地面约为 1m,并规定一组连续踢 10 次,命中一次得 10 分。
练习建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一组踢球 10 次,共 3-5 组。
注意事项:踢球时注意抬头观察,停球要稳以便于下一个动作的完成,在规定的每组次数内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注意用脚内侧或者脚背外侧接反弹球,并注意安全。
2.挂图提示
练习 1 图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3.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1、双脚拨球、脚内侧对墙踢和打“靶子”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2. 动作技能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连贯,触球位置正确。良好:身体姿态协调, 动作连贯,触球位置较正确。 及格:身体姿态较协调,动作较连贯,触球动作一般。 待提高:身体姿态不自然,动作不连贯,重心 高,触球位置不对。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脚内侧踢球进行复习巩固和提升,让学生在自主学练中熟悉了球性,了解脚内侧踢球等基本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价值,享受足球运动的乐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速度、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和体能,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第 2 课时 脚背正面踢球 1.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练习 1:原地脚背正面自抛自颠球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站立,双手将球向自己脚背正上方自由落体式抛出,然后用脚背正面将球向正上方颠起,随即用手接住,左右脚交替进行。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颠球 20 次/组,共 3-5 组。注意事项:膝关节适当放松,保持身体平衡稳定。
练习 2:脚背正面对墙踢反弹球。
动作方法:身体正对墙面(踢球方向)5-10 米,直线助跑,用脚背正面将球提出,随即用脚内侧将球停下来,再往复左右脚交替进行,高度控制在 1 米以内。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20 次/组,共 3-5 组。
注意事项:踢球时注意控制击球力量和方向,可以踢固定球也可以增加难度踢回弹球,可以根据练习需要适当增加或缩短击球点到墙面的距离。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完成 3-5 次,每次 1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保持身体成平板收紧腰腹和臀部。
拓展性作业(选做):练习 3:点球大战
动作方法:身体正前方 5-10 米设置小球门(高 1 米,长 2 米),用脚背正面踢球
的方式将球射入球门,正面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面 10-15 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脚面绷直,小腿用力摆出,用脚背正面踢球的后中部。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每组连续踢 5 个球,做 3-5 组。
注意事项:注意踢球脚型和踢球位置以及踢球以后的随前动作,最后一步支撑脚要跨开,以获得更大的射门力量。
2.挂图提示
练习 1 图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3.时间要求: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双脚脚背正面颠球和脚背正面踢球动作的规范性。 动作技能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优秀:颠球和踢球动作规范,姿态自然协调。 良好:颠球和踢球动作较规范,姿态自然协调。 及格:颠球和踢球动作一般,姿态不够协调。 待提高:颠球和踢球动作不正确,姿态不自然,踢球动作不熟练。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是围绕脚背正面踢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的重难点来设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脚背正面踢球技术动作掌握的基础上,设计相对应的分层作业内容,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脚背正面踢球动作结构的进一步理解,提升学生对脚背正面踢球的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第 3 课时 脚内侧接(停)球 1.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练习 1:熟悉球性--行进间左右脚拨球
动作方法:拨球向前时,两膝关节微屈,适当降低重心,用双脚脚内侧推拨足球的左右侧面,注意抬头观察,用眼睛的余光看球是否直线向前。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10-15 米,共 3-5 组。
注意事项:脚内侧触球部位准确,重心控制良好,拨球动作协调。练习 2:脚内侧接(停)同伴的(家长)地滚球
动作方法:身体正对来球方向,支撑脚尖与来球方向一致,膝微屈,停球腿提起屈膝外转并向前迎,脚内侧对准来球,当脚内侧和球接触瞬间开始后撤,缓冲来球力量,把球停在一个便于衔接下一动作的范围内。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每组左右脚各 20 次,3-5 组。
注意事项:动作连贯协调,击球位置正确,完成动作注意随前动作。拓展性作业(选做)
练习 3:脚内侧接(停)对墙反弹球
动作方法:练习者正对足球墙,距墙 10-12 米,看准来球高度和弧度,支撑脚维持身体平衡,停球腿屈膝高抬,以脚内侧对准来球方向先用脚内侧或脚背正面对墙踢半高球,然后判断反弹球的方向,调整身体姿势和位置,用迎撤的停球动作将球停在体前。
练习建议:次数因人而异,10-15 次/组,3-5 组。
注意事项:踢高球力度适中,判断球的方向准确,身体和动作协调。
1. 挂图提示
练习 1 图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3.时间要求: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脚内 侧 接 球动 作 的 规范性。 动作 技 能 的连 贯 性 和协调性。 优秀:重心低,接球位置准确,身体协调,动作连贯、规范。 良好:接球方法正确,动作基本能协调连贯。 及格:接球方法基本正确,动作不够连贯。 待提高:接球方法不正确,动作不连贯。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时作业是围绕脚内侧接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的重难点来设计的,对教材教学内容第 3 课时脚内侧接球进行巩固性练习,提高学生对脚内侧接球动作结构的进一步理解,提升学生对脚内侧接球的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第 4 课时 大腿接(停)球
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练习 1:熟悉球性--大腿一抛一颠练习
动作方法:双手将球垂直向上抛起,高度不超过 2 米,待球自由下落至大腿正上方用大腿正面将球颠起,随即用手将球接住,再将球抛起来,再重复这个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腿各完成 10 次,共 3-5 组。
注意事项: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接球时要主动迎球并能向反方向泄力缓冲。
练习 2:大腿接(停)半高球
动作方法:停球时,接同伴或父母的手抛球,判断好来球落点,面对来球,停球腿大腿抬起,以大腿中部对准来球落点,在大腿与球接触的刹那,肌肉适当放松并迅速撤引,使球落在与下一个动作衔接所需的位置。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腿各完成 10 次,共 3-5 组。
注意事项:再面对来球时要主动调整自己和球的位置,积极用大腿中部正面接球,控制好身体的平衡。
拓展性作业(选做):
练习 3:“我是球星”
动作方法:练习时用脚背正面将球垂直向上踢出,待球自由下落至头部胸部时准备用大腿正面将球接住,然后再用手将球抛向自己脚背处,由脚背正面踢球开始,重复练习这个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腿各完成 10 次,共 3-5 组。
注意事项: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大腿接球时要主动迎球,积极泄力缓冲,控制好身体的平衡。
挂图提示
练习 1 图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3.时间要求: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大腿 接 球 动作 的 规 范性。 动作 技 能 的连 贯 性 和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接球稳定。 良好:身体姿态协调,动作正确,接球较稳定。 及格:身体姿态较协调,动作较正确,接球一般。 待提高:动作较正确,动 作不连贯,接球不够稳定。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是围绕脚背外侧运球作业目标和重难点来设计的,帮助各水平学生慢慢从初步掌握到进一步熟练掌握脚背外侧运控球的技术能力。在运球红绿灯场景模拟练习中可以作为体育与健康的家庭作业来完成,也就是说学生回家以后可以同父母等家庭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体能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身协调性和弹跳能力以及核心力量,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第 5 课时 脚内侧运球 1.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练习 1:熟悉球性--双脚原地交替踩踏球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关节微屈,踩踏球时身体重心落在支撑腿上,用脚前掌踩踏球的上部,两脚交替进行。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每组左右脚各踩踏球 20 次,共 3-5 组。
注意事项:踩踏球时应该注意抬头观察,重心适当降低。保持身体平衡稳定。
练习 2:侧向脚内侧直线拖运球练习
动作方法:右脚拖球为例,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关节微屈,用右脚脚内侧轻推球的后方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每组左右脚各拨球 30 次,共 3-5 组。注意事项:注意保持低重心的身体姿态。
拓展性作业(选做):
练习 3:脚内侧运球绕“8”字
动作方法:运球路线是 8 字形,身体自然站立,球置于脚前,面前直线放置两
个相距 4 米左右的标志物,采用双脚脚内侧运球方式向前,从第一个标志物左侧通过,从第二个标志物右侧绕回。若运球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缩小两个标志物之间的距离来增加难度。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一个完整的“8”字为一次,每组 15 次,共 3组。
注意事项:运球时注意降低重心,不能碰到标志物,抬头观察,脚触球部位准确。 2.挂图提示
练习 1 图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3.时间要求: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1 、双脚原地交替踩踏球、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2. 动 作 技能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优秀:运球速度快,姿态自然,运球熟练。 良好:运球速度较快,姿态自然,运球较熟练。 及格:运球速度一般,姿态不够协调。 待提高:重心高,运球慢不熟练。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是围绕课时 5 脚内侧运球作业目标和重难点来设计的,通过脚内侧运球的几种练习来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在运球比快的作业中,需要同学们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学生间的小组合作的形成。基础性作业一带一拉是为了提升学生脚的各个位置运球的技术熟练程度。拓展性作业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运控球突破过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第 6 课时 脚背外侧运球 1.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练习 1:熟悉球性练习--原地左右脚脚背外侧拨球
动作方法:双脚原地自然开立,以右脚拨球为例,支撑脚在球的侧面适当位置,用右脚脚背外侧和脚内侧连续拨球。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拨球 30 次,共 3-5 组。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
练习 2:左右脚脚背外侧运球画圆圈
动作方法:在地面画出直径约为 1 米的圆圈,然后用脚背外侧运球的方式顺时针或逆时针运球绕圆圈。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顺时针一圈,逆时针一圈是完整的一次,每组 10 次,共 3-5 组。
注意事项:保持身体稳定,运球速度在可控范围内,抬头,重心降低。
拓展性作业(选做):
练习 3:体能提升--绳梯开合跳,8-10 次。
动作方法:绳梯可由学生按照自身需要在平整地面画出相应数量,以进进出出的方式进行开合跳练习。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可以完成 10-15 次单程。注意事项:在保证一定速度和频率的基础上降低重心。
2.挂图提示
练习 1 图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3.时间要求: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1、脚背外侧拨球运球动作的规范性。 2. 动作技能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优秀:运球速度快,姿态自然协调,能完成画圈。 良好:运球速度快,动作较连贯,能完成画圈。 及格:运球速度一般,姿态较连贯。基本能完成画圈。 待提高:重心高,运球慢,姿态不自然,运球动 作不熟练。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是围绕着课时 6 作业目标和重难点来设计的,通过设计的作业内容来提高和巩固脚背外侧运球技术,以及为下一环节射门和传球做好衔接。基础性作业脚背外侧运球画圆圈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脚背外侧运去技术,学生在运球过程中应该时刻要抬头观察而不是眼睛盯着球看。通过绳梯开合跳的练习来提高学
生脚下的灵活性、敏捷性、速率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第 7 课时 踢墙式“二过一”
1.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练习 1:原地脚掌揉球踩球练习
动作方法:用整个脚底踩住球,做绕圈踏揉动作,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抬头,双手自然打开,保持身体平衡。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绕圈 20 次每组,共 3-5 组。注意事项:身体尽量保持直立,抬头观察,控制身体平衡。
练习 2:3 人一组踢墙式二过一练习。注意传球的时机和观察防守队员的位置。动作方法:两名进攻球员距离 5 米斜向站立,持球队员斜向 45 度角向同伴传球,
接球队员用脚内侧将球踢向另一侧 45 度角,第一传球队员传球后立即向前跑动超越防守队员,接球后准备射门或其他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10 次每组,共 3 组。
注意事项:传球后要抬头观察,积极跑动,掌握好自己和防守人之间的时空关系。拓展性作业(选做)
练习 3:撞墙 1V1 练习
动作方法:持球队员斜向 45 度角向足球墙传球,传球的瞬间加速超越放手队员,并准确判断撞墙后的足球,接球后完成射门或其他动作。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10 次每组,共 3-5 组。
注意事项:传球要准确有力,跑动积极,接反弹注意泄力缓冲。 2.挂图提示
练习 1 图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3.时间要求: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1、踢墙式二过一完成的成功率以及队友之间配合熟练程度。 2. 动作技能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优秀:传球时机合理,跑动正确,默契程度高能摆脱防守。 良好:动作较连贯,传球时机、位置较合理,基本上可以摆脱防守。 及格:动作较连贯,基本可以摆脱防守。 待进步:传球时机不合理,跑动不积极, 无法摆脱防守队员。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是围绕着课时作业目标和重难点来设计的,通过同学之间的简单战 术配合来把之前的几个关键技术动作串联起来,学生自己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对抗 情景模拟。踢墙式二过一是比赛中常用的战术配合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成功,然后才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传球队员传球的时机和跑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多 配合才会有默契。
第 8 课时 游戏和比赛 1.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必做)
练习 1:观看 2022 年女足亚洲杯中国队比赛视频集锦,了解比赛中足球运动中的踢球、接球、运球等技术的运用,简述哪些基本的足球技术,以及在足球比赛中如何踢球、接球、运球最后结合传球和突破防守队员以及射门得分。
练习 2:脚掌滚球
动作方法:用脚掌横向或者纵向来回滚动足球,并能根据信号及时改变动作。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每组滚动 20 次,共 3-5 组。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把球控制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拓展性作业:
练习 3:1V1 运球突破-左跨右拨(右跨左拨)。
动作方法:同伴或父母充当防守人,持球队员运球向前,在距离防守者适当距离时,左脚做出向左前方跨步的假动作,随即快速用右脚脚背外侧轻推足球向右前方,同时左右腿协调配合加速前进,突破防守人。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15 次/组,3 组。
注意事项:突破时机要掌握好,防守人上抢的一瞬间是突破最佳时机假动作要逼真,超越对手时果敢不能犹豫。
挂图提示
练习 2 图 练习 3 图
时间要求:20 分钟
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
1. 简述比赛中的基本运球技术在足球运 动 中 的 运用。 2.1v1 突破的合理性和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运球熟练,突破时机、距离准确,运球速度快。 良好:脚法正确,动作较连贯,突破时机、距离合理,运球速度较快。 及格:脚法较正确,动作不连贯,突破时机、距离较合理。 待提高:脚法较正确,动作不 连贯,突破时机、距离不合理。 自评 互评 师评 注:在教师评价中,要求学生利用微信班级群上传作业内容完成的小视频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教师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是围绕着课时作业目标和重难点来设计的,通过观看比赛简述比赛中的足球基本技术来帮助学生建立运动模型,提高学生的足球素养和规则意识。营造良好的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也巩固了课时所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速度、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六、作业检测和反馈方式
线上检查:利用微信班级群、钉钉群等现代信息手段,要求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按照每个课时作业要求,进行打卡上传练习视频,教师及时批阅评价并反馈给学生。
线下检查:利用每节体育课前、课后或大课间,以抽查的形式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学生作业展示:不定期开展同年级、同班级的作业展示赛,奖励完成质量高的学生,并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等时间向其他学生进行技能展示,同时关注待提高学生并给与他们肯定性评价。
七、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1:脚背正面踢定位球
评价方法:罚球点上每人踢 10 次定位球,命中一次得 10 分,计命中率。图示:
评价标准:
等级 达标 技评
优秀 85-100 分 命中 5 个以上 整体动作流畅,全身用力协调,准确的完成脚背正面踢球。
良好 70-84 分 命中 4-5 个 整体动作较流畅,全身用力较协调,较准确的完成脚背正面踢球。
及格 60-69 分 命中 2-3 个 整体动作基本流畅,全身用力基本协调,基本准确的完成脚背正面踢球。
待提高 60 以下 命中 0-1 个 整体动作基本完成,全身用力踢球动作等方面存在问题。
足球运球绕杆+射门
评价方法:受测者在起点线后持球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按照图示路线通过双脚合理曲线运球技术绕过标志物到达终点前射门,球通过球门线停表。每人测试两次,取最佳成绩。
场地器材:在足球场地内,划定 30 米*5 米区域,起点至第一标志物为 5
米,共放置 5 个标志物,标志物间距 5 米,足球为 4 号球,
终点线距离球门为 5 米。
(3)要求:学生需要运用左右脚的脚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等运球方式来进行运球,漏杆、碰到标志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的行为都是不符合规定的。
图示:
技评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提高
整个动作完成正 整个动作完成正 整个动作完成 整个动作不能
确且协调流畅,运 确较协调流畅, 正确较协调流 完成。运球速度
技评 球速度快、射门命 运球速度较快、 畅,运球速度一 慢、射门命中率
中率高,无犯规现 射 门 命 中 率 较 般、射门命中率 低,动作经常有
象。 高,动作基本无 一般,动作偶尔 犯规现象。
犯规现象。 犯规现象。
时间评价标准:
得分 性 时别 间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男 9″7 10"5 11"9 12"9 13"5 14"1 14"6 15"0 15"5
女 11"7 12"5 14"0 15"5 16"7 17"9 19"2 22"0 22"7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自测表
核心素养 素养内容和表现 优秀 良好 待提高
运动能力 1.提高认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运动中遇到的问题,了解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学会欣赏比赛。 2.运动技能:能够展示所学运动技能,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运动技能。 3.发展体能:能够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作出合理评价,体重适宜、体格强健、体态优美、体力充沛。
健康行为 锻炼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课外足球活动。掌握科学的足球锻炼方法,能够对自我和他人进行健康管理。 情绪调控:能在足球运动、学习、生活中保持稳定的情绪。 适应能力: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交往与合作。
体育品德 1.体育精神: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追求卓越。 2.体育道德:遵守规则、友好团结、诚信自律、公平正义。 3.体育品格: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实践 1、2 √ 中等 选编 20 分钟
2 实践 1、2 √ 中等 选编
3 理论 3 √ 易 选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