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 年级 上 册课题:足球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 本 单元名称体育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 教版 足球单 元组 织 方 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足球理论知识 第三章2 脚背正面运球 第三章3 脚内侧传球 第三章4 行进间传接球 第三章5 变向运球的技术 第三章6 曲线运球 第三章7 足球“二过一”战术 第三章8 半场 3V3 足球比赛 第三章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足球”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与成功;基本掌握并运用传球、运球等技能,在比赛中运用足球简单战术;在足球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通过足球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1)(二)教材分析足球教材内容价值足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运动项目,是以射门进球为得分手段,以进球数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经常参加足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足球活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普及性高,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足球教材的设计思路在小学基础上,本年级选编了基础技术、足球比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所选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在实际教学中本单元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水平四足球教学的相关内容,遵循水平四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通过足球内容的学习,努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熟练掌握和运用各项技术。同时,通过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启发学生对于技术运用策略的思考,帮助学生体会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运动,既要依靠娴熟的个人技术,又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战才能取胜,进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足球教材搭配建议学生在掌握基础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之后,可根据本单元所学的传球、运球等技术动作内容,进行组合衔接及创编,作为单元比赛或考核的内容,也可针对足球比赛的规则、场地、器材等要素进行简化,创设适合本学段能力水平的简化版足球比赛。(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朝气蓬勃的身心特点,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足球是中学生喜爱,并开展较为普遍的一项球类运动。此阶段学生主要以进一步发展球性和基本传球、运球技能练习为主。本单元通过多样的活动器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方式的传球、运球、教师示范与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多种学习方式,通过个人练习、合作练习、游戏比赛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通过传球、运球、“二过一”技术的学习,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了解足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形成对参加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足球活动,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的全 面发展;在足球游戏和比赛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二)课时学习目标课时 课时目标第 1 课时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简单、基础的足球理论知识 对足球场地、比赛规则等基本要素的熟记能力 积极参与学习,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第 2 课时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脚背正面运球的技术动作及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 提高运用脚背正面运球技术的能力 通过游戏和比赛,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第 3 课时 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脚内侧传球技术动作 提高准确运用脚内侧传球技术的能力 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第 4 课时 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动作 提高准确运用行进间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的能力 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第 5 课时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变向运球技术动作 提高运用变向运球的能力 提高参加足球运动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 6 课时 掌握曲线运球技术动作 提高运用曲线运球的能力 培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竞争意识第 7 课时 通过游戏和比赛,进一步掌握所学技、战术的运用方法与时机 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竞争意识 增强在足球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第 8 课时 通过参与专项比赛,能够运用传球、运球、“二过一”等基本技术 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在比赛中,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三)单元作业目标通过传球、运球、“二过一”技术的作业练习,增强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促进参与足球运动 锻炼的行为;通过作业练习,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在练习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四)课时作业目标课时 作业目标 作 业 类型 作 业 功能第 1 课时 熟记足球发展史、场地、比赛规则等理论知识 巩固课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运用和掌握足球理论知识的意识和能 力 理论类记忆类 课后复习第 2 课时 熟练掌握脚背正面运球的能力,提升学生技术动作的流畅性 提高在比赛和游戏中运用脚背正面运球技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技能类 课后复习第 3 课时 掌握脚内侧传球的技术动作,提升动作熟练度 提高脚内侧传球的准确性 磨练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踢球时的专注力 技能类 课后复习第 4 课时 提升足球行进间传接球的熟练程度,掌握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动作 提高学生在移动状态下人球结合的能力 发展学生协调性和跑跳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第 5 课时 通过自主学练,初步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 提高变向运球的能力,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第 6 课时 掌握曲线运球的动作要领 通过学练,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 素质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第 7 课时 学习掌握足球“二过一”技术动作 发展学生对足球的运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通过体育游戏练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第 8 课时 通过足球比赛,熟悉比赛规则,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通过足球比赛,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对足球知识的运用与创造能力 知识类体能类技能类 课后复习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五、课时作业第1课时作业内容 理论试卷一份一、选择题(10 分)1 古代足球游戏起源于( )。A、英国 B、日本 C 、巴西 D、中国 2、 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 )。A、中国 B、印度 C 、英国 D、巴西 3、目前国际性足球组织是( )。A、国际足球理事会 B 国际足球联合会 C、国际足球常委会 D 国际足球协会 4、国际足球联合会是( )的单项体育组织。A、奥林匹克委员会 B 世界体育总会 C 国际体育协会 D 世界 体育研究会 5、我国古代足球游戏的名称为( )。A、蹴鞠 B 、踢球 C 、足球 D 、打球二、填空题(20 分)1、足球运动是以 支配球为主,两个队进行 的一项体育运动。2、 现代足球运动于 年 月 日在 诞生。3、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于 年在 举行。4、在 届奥运会,将女子足球比赛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5、足球比赛是以 决定比赛胜负。三、判断题(20 分)1、 目前足球国际性组织是国际足球理事会。( )2、1863 年 10 月 26 日,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这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日。( )3、1904 年 5 月 21 日在巴黎成立的国际足球联合会是国际性组织,它是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一个单项体育组织。( )4、蹴鞠就是踢球的意思。( )5、灌气的球我国公元 7 世纪的唐代就有了,而英国 11 世纪才有。( )6、从第 10 届奥运会起足球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7、世界上第一部足球规则共有 24 条。( )8、我国的足球运动 1957 年至 1978 年一直被排斥在国际足球的大门外,直到 1979 年才恢复我国在国际足联的合法地位。( )9、 欧洲力量派、拉丁技术派都属于能攻善守的踢法。( )10、 每届奥运会都举行了足球比赛。( )四、问答题(50 分)1、试述足球运动的定义。2、简述足球运动的特点。3、简述足球运动的作用。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B 4、A 5、A二、填空题1、脚,攻守对抗2、1863,10,26,英国3、1991,中国广东4、265、射门进球多少三判断题1、F 2、T 3、T 4、T 5、T6、F 7、F 8、T 9、F 10、F四、问答题1、答: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两个队进行攻守对 抗的一项体育运动。2、答:①比赛场地大,人数多,时间长,运动量大;② 技术动作多,战术复杂,难度大;③对抗激烈,拚抢凶猛。3、答:①增进健康和发展身体素质;②振奋精神,鼓舞斗志;③是国家间交流的工具。注意事项: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再独立做题,题目做完及时检查并核对答案 2.时间要求30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方法:理论考试题十题评价标准:等 级 优秀A 良好B 及格C 待进步D达 标 100--90 分 89--79 分 79--60 分 60 分以下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测验巩固足球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足球理论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2课时作业内容练习 1: 脚背正面运球辅助练习动作方法:学生将球置于脚前,原地自然站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屈肘自然摆动,在触球时膝关节微屈,脚跟提起,脚背绷紧,脚尖向下,用脚背正面推拨球,再将球拉回踩在脚下,反复练习并体会。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10 个/组,交替练习,共 5 组。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触球脚的稳定性。练习 2: 5 米距离脚背运球练习动作方法:运球向前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步幅稍小,两臂屈肘自然摆动,在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微屈,脚跟提起,脚背绷紧,脚尖向下,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脚背正面推拨球前进,去用右脚,回来用左脚。练习建议: 注意场地空间及安全,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可以摆放间距 5米的标志盘,2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 注意身体姿态,保持触球脚的稳定性。练习 3:亲子游戏“123,木头人”动作方法: 家长面向墙壁站立,学生在家长身后有一定距离,游戏时家长喊口令“123,木头人”。喊“123”时,学生用脚背正面运球,当喊到“木头人”时,学生迅速将球踩在脚下,如果学生还在动就失败。练习建议: 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左右脚交替练习,8--12 次。注意事项: 保持触球脚的稳定性,抬头观察。时间要求25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1. 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动 作 的 规 范 性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触球部位稳定,动作流畅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较为稳定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运球不太稳定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运球不稳定 自评互评 师评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配合提高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动作的能力,了解运球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3 课时作业内容练习 1:球性练习,脚内侧拨球横拉动作方法:用脚内侧互相拨球,左右各一次后,顺势用脚底板将球横向拉向另一只脚,再继续拨球一次,以此循环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横拉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重心稳定。练习 2:对墙直线传球动作方法:在墙最下端画一直径 1 米的圆,学生在圆正前方,相距 4-5米左右,自行助跑 2-3 步,用脚内侧将球传至圆内,并用脚内侧接反弹球。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上步协调,支撑脚稳,传球要准,力度适中。练习 3:对墙多方向传球动作方法:在墙最下端画 3 个直径 1 米的圆,相邻两圆圆心距离 3 米,学生站在中间圆的正前方,相距 4-5 米左右,自行助跑 2-3 步,指定某一圆后用脚内侧传至相应圆内,并及时移动用脚内侧接反弹球。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传球要准,力度适中,接反弹球要稳。练习 4:对墙斜线传球动作方法:在墙最下端画一直径 1 米的圆,学生在圆右侧 45°角方向距离 4-5 米左右,自行助跑 2-3 步,用右脚脚内侧将球传至圆内,并跑向左侧用左脚脚内侧接反弹球,同时用左脚脚内侧进行传球并以此进行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传球要准,力度适中。时间要求23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脚内侧传球的准确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态协调, 动作熟练, 准确性高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准确性较高 及格: 动作较正确, 动作不连贯, 准确性一般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准确性不高 自评互评师评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对墙练习脚内侧传球技术,了解脚内侧传球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 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4 课时作业内容练习 1:对墙斜线传球动作方法:在墙最下端画一直径 1 米的圆,学生在圆右侧 45°角方向距离 4-5 米左右,自行助跑 2-3 步,用右脚脚内侧将球传至圆内,并跑向左侧用左脚脚内侧接反弹球,同时用左脚脚内侧进行传球并以此进行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传球要准,接球要稳,跑动积极。练习 2:亲子对传动作方法:两人一球,相距 4-5 米左右,同时向前慢跑并互相用外侧脚横向传接球,传球一定次数之后,转身反向慢跑同样用外侧脚传接球,兼顾左右脚。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往返左右脚各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注意上下肢协调,传球要有提前量。练习 3:亲子对传动作方法:两人一球,相距 4-5 米左右,学生将球传给另一人后,立刻跑至其正前方并接来球,并根据另一人跑动方向将球传至侧方引领其跑动,以此进行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往返左右脚脚传球各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传球要有提前量,准确判断队友跑动方向。时间要求20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1.行进间传接球技术 动 作 的 准 确 性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态协调, 动作熟练, 准确性高 良好: 动作正确, 动作较连贯, 准确性较高 及格: 动作较正确, 动作不连贯, 准确性一般 待进步: 动作较正确, 动作不连贯, 准确性不高 自评互评师评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提高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了解行进间传接球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5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动作方法:在走廊或者过道中摆放相隔 1.5 米的两个标志物,用左右脚脚内侧运球做“8”绕行标志物。练习建议:4 组,每组 10 次注意事项:左右脚运球均衡。能顺利完成一组 10 次的绕行。练习 2动作方法:在走廊或者过道中摆放相隔 1.5 米的两个标志物,用左右脚脚外侧运球做“8”绕行标志物。练习建议:4 组,每组 10 次注意事项:左右脚运球均衡。能顺利完成一组 10 次的绕行。练习 3动作方法:在走廊或者过道中摆放相隔 1.5 米的两个标志物,用左右脚脚内、外侧交替运球做“8”绕行标志物。练习建议:4 组,每组 10 次注意事项:左右脚运球均衡。能顺利完成一组 10 次的绕行。 2.时间要求20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简述变向运球技术在足球运动中的价值 变向运球动 作 的规范性 变向运球的稳 定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运球熟练,动作正确连贯 良好:运球基本熟练,动作正确连贯,失误次数较少 及格:运球初步掌握,动作不连贯,运球速度慢 待进步:动作不连贯,失误次数多 自评互评师评4. 动作技能的协 调性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了解变向运球技术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熟悉球性,提高变向运球的稳定性;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 6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动作方法:在空旷地,摆放 4 个间隔两米的标志物,用左右脚脚内侧运球做“s”型绕标志物练习。练习建议:4 组,每组 8 次。注意事项:左右运球均衡,运球时降低重心,能顺利完成一组 8 次曲线运球。练习 2动作方法:在空旷地,摆放 8 个间隔两米的标志物,用左右脚脚内侧运球做“s”型绕标志物练习。练习建议:4 组,每组 8 次。注意事项:左右运球均衡,运球时降低重心,能顺利完成一组 8 次曲线运球。练习 3亲子接力挑战动作方法:在空旷地,摆放 8 个间隔两米的标志物,用左右脚脚内侧运球做“s”型绕标志物练习。学生将球运至标志尽头,家长接力将球运回。看哪一组运球接力用时最短。练习建议:4 组,每组 8 次。注意事项:左右运球均衡,运球时降低重心,看哪一组接力用时最短。 2.时间要求25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曲 线 运 球 的 动 作稳定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态协调, 动作熟练, 稳定性高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稳定性较高 及格: 动作较正确, 动作不连贯, 稳定性一般 自评互评师评待进步: 动作较正确, 动作不连贯, 稳定性不高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了解曲线运球等基本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 7 课时 1.作业内容练习 1:传接球练习练习方法:对墙 4 至 6 米进行传接球练习。巩固传接球的技术能力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左右脚各 10 次/组,共 4 组。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传球要准,接球要稳。练习 2:复述直传斜插和斜传直插的要领,并按要求进行书面书写(附战术图)(直传斜插) (斜传直插)练习 3:亲子对传动作方法:两人一球,相距 4-5 米左右,学生将球传给另一人后,并跑动至接球位置,两人完成二过一的练习。练习建议:中间放置标志物代替防守人。变化:中间加入防守人(消极防守逐渐增加难度)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传球要有提前量,注意接球队员的身体面向。时间要求20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1.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 身体姿态协调, 动作熟练, 准确性高 良好: 动作正确, 动作较连贯, 准确性较高 及格: 动作较正确, 动作不连贯, 准确性一般 待进步: 动作较正确, 动作不连贯, 准确性不高 自评互评师评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提高行进间直传斜插与斜传直插的技战术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 8 课时 1.作业内容练习 1:观看足球比赛技术视频,简述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 运用哪些足球基本技术,你印象最深刻的技术是什么 以及运用价值。练习 2:局域对抗练习练习方法:局域范围内的 2v2 练习。单位时间内的攻防练习。要求不间断增加攻防次数和练习强度。进阶:从 2v2 变化为 3v3 的攻防练习。要求传跑多,寻找空档,把握好传接时机练习建议:控制练习时间,减少比赛中断,增加练习密度注意事项:跑空档,把握传接时机,加强沟通与交流,形成默契的配合。 2.时间要求15 分钟评价设计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形式简述足球传接技术运动运用价值 专项练习动作规范 运球稳定性 运球过人的合理性 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传接精准,过人时机准确,运球速度快 良好:动作较连贯,过人时机合理,运球速度较快,能够在无对抗下进行传接球 自评互评师评及格:技术较正确,动作不连贯,时机较合理待进步:技术较正确,动作不连贯,过人时机不合理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 了解足球技术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熟悉球性,提高借掩护的突破能力,解放运球时的视野;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速度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原地射小球门评价方法: 罚球线后每人射门 10 次, 计命中率。等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达 标 射中 5 个球以上 射中 4-5 个球 射中 2-3 个球 射中 0- 1 个球技 评 整个动作完成好,全身用力协调,传球技术正确,球的线路准 确 整个动作完成较好, 全身用力比较协调,传球技术比较正确,球的线路比较 准确 整个动作基本能 完成,全身用力基本正确,传球技术基本正确,球的线路不明确 整 个 动 作 基本 完成,全身用力传球技术有问题,球的线路不明确运球射门评价方法: 从足球中线边角开始,快速运球至射门点射门(如射门不中总体完成时间加 4 秒), 然后运球回到足球场中圈, 以所需时间确定成绩。组织图示:评价标准: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达 男生 18″及以下 19″- 20 ″ 2 1 ″ - 22 ″ 22 ″ 以 上女生 20″及以下 2 1 ″ - 22 ″ 2 3 ″ - 24 ″ 24 ″ 以 上技评 运球协调、流畅,射门动作舒展, 精准度高 运球基本熟练、协调, 射门基本能进球 能够 完成 运球及射门动作, 进球率低于 50% 完 成 动 作 时 失误 较 多 , 很 难连贯完成动作足球运球绕杆评价方法:受试者在七点后拿球等待,听到出发口令后,从起始线开始运球,依次绕过间隔 2 米的 8 个标志杆,运球过终点线结束考试。每名受试者测两次, 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评价标准: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待进步技评 运球脚法正确,熟悉 球 性 能 控 制 好球; 运 球速度快 , 动 作 连 贯,无违例现象 运球脚法较正确,能控制好球; 运球速度较快,动作较连贯;基本无违例现象 运球脚法较正确,不能控制好球;运球速 度较慢;有时有违例现象 运球脚法较正确, 不能控制好球; 运 球速度慢, 并出 现失误,常违例得分 100 98 96 94 92 90 87男 11″3 11″6 12″0 12″1 12″2 12 13″6女 13″3 13″6 14″0 14″1 14″2 14″9 15″6得分 84 81 78 75 72 69 66男 14″2 14″8 15″3 15″9 16″3 16″7 17″2女 16″2 16″8 17″3 17″9 18″3 18″7 19″2得分 63 60 50 40 30 20 10男 17″8 18″3 18″9 19″4 20″0 20″5 22″8女 19″8 20″3 20″9 21″4 22″0 22″2 24″2(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 类型 对 应 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了解 理解 应用1 实践 1 √ 易 选编 30 分钟2 实践 1、2 √ 中等 选编3 实践 1、2 √ 中等 选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