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染病防治(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校园传染病防治(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二、水痘
概述
一、流行病学
二、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
二、水痘—— 概述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两种疾病。水痘为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其特点是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传染性:高 家庭内传染率为90%。
2、传播途径:该病毒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
空气飞沫(呼吸道飞沫)
直接接触
垂直传播(经胎盘传播)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而感染(水痘痂皮无传染性)。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等可造成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孕妇分娩前6天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出生后10—13天内发病。
水 痘 皮 疹 过 程
开始为红色斑点
发展为含清亮且具有感染性液体的疱疹
疱疹内液体变浑浊
疱疹干燥、结痂
结痂脱落并在皮肤上留下粉白色区域
皮肤复原
可能有永久性疤痕
(二)临床表现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浅表,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初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若继发化脓性感染则称脓疱,常因瘙痒使患者烦躁不安。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若继发感染则脱痂时间延长,甚至可能留有疤痕。
水痘疱疹图片
临床表现
2、皮疹分布: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鼻、咽、口腔、结膜和外阴等处粘膜可发疹,粘膜疹易破,形成溃疡,常有疼痛。
3、发展过程:一般水痘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各阶段,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后期出现的斑丘疹可未发展成水疱即隐退。
临床表现
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儿童患者症状和皮疹均较轻,成人患者症状较重,易并发水痘肺炎。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出现播散性水痘,皮疹融合成大疱。除上述典型水痘外,可有疹内出血的出血型水痘,病情极严重。
并发症
皮肤疱疹继发感染(脓性感染、丹毒、蜂窝织炎、败血症等)
原发性水痘肺炎、继发性肺炎
水痘脑炎
水痘肝炎
先天性水痘综合症和新生儿水痘。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或死胎,患水痘后分娩可出现新生儿水痘和先天性水痘综合征。
出水痘后注意事项
1.有的家长错误认为水痘疹出得越多越好,给孩子吃发疹的食物或者药物,这样会导致全身水疱疹密集,易导致病情加重,轻者会留下疤痕,重者可以引起败血症。切记不可以想当然。
三、春季多发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期
疾病名称 隔离期
水痘 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
麻疹 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至出疹后10天
风疹 至出疹后5天
流行性腮腺炎 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21天
春季多发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期
相关呼吸道传染病报告范围与标准
7天内,一个集体单位出现10例水痘/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即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出现1例麻疹、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肝、戊肝等传染病,卫生保健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18天内出现3例流行性腮腺炎、14-16天出现3例水痘病例即构成暴发疫情,所以在上述期限内学校出现2例流行性腮腺炎或水痘及时上报。
防控措施——一般措施
家长和孩子避免至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地方,在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注意室内通风。日常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多(勤)洗手、多(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一)加强疫情监测,及时上报
疫情发生有不可预知性,各部门应联防联控做到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各单位应建立和完善晨检制度,加大晨检、午检、随时检查力度,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检查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时做好监测记录,发现有发热/咳嗽/出疹等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员工,应立即停课居家隔离,及时联系家长建议其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做好因病缺课学生后续跟踪调查与记录。(注意水痘出疹特点)
2.做好宣传教育和沟通协调,建议学生家长和学生加强自我症状监测,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并及时上报学校,不要隐瞒病情。(尤为关注面临升学的孩子)
3.各单位出现相关疫情及时上报区学生保健所,保健所会指导你们上报哪个部门,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调查处置工作。
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二)严格隔离传染源
各单位对患病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上述隔离期限,与家长及时沟通,做好患病期间居家隔离,并通过采取补课等方式做好隔离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安抚及协调,避免发生恐慌、冲突等不良社会影响。
真正居家隔离(不外出补习、不与其他同学接触)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三)做好通风换气及消毒工作
为有效控制疫情,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教室、走廊、公共教室、会议室、体育馆、宿舍、餐厅及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按规定要求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灯开展消毒处理工作,规范填写消毒工作记录。
消毒工作应在学生不在教室时开展并保证消毒时间,消毒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通风和消毒过度,建立健全相关登记。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四)调整发病班级作息时间及教室使用
发生疫情期间,建议各单位结合实际调整发病班级的作息时间和教室、公共场所(公共教室、卫生间)使用,最大限度减少发病班级与其他班级接触。重点加强公共教室使用,建议发病班级暂停公共教室使用,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五)宣传教育
各单位通过板报、手抄报、培训、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校内水痘、风疹、麻疹、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防制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防病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发生心因性反应及不必要的恐慌。(内紧外松)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六)学生托管班管理
为有效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如学校学生参加校外托管班或课外辅导班较多,则建议学校结合实际,加强与家长沟通协调暂停参加托管班或课外辅导班(加强与校外托管的沟通,联合防控);或组织安排相关师资,做好参加托管班学生的课后看管工作,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七)食堂及餐厅管理
进一步加强食堂及餐厅加强通风换气及消毒管理,餐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做好餐具消毒等相关处置工作。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八)校车使用
结合实际,暂停发病班级学生乘坐校车,并做好校车的通风换气及消毒工作,避免疫情进一步蔓延。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九)浴室使用
增加浴室开放频次,组织学生错时使用,加强清洗及消毒管理,减少传播危险因素。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十)宿舍管理
加强宿舍的通风换气及消毒处理,减少传播危险因素。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十一)疫苗接种
为有效控制疫情,建议无水痘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教职员工及学生自愿自费接种水痘疫苗。
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十二)避免集体活动
为有效控制疫情,学校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建议学生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强调避免假期到空气不流通的商场或者游乐场,避免交叉感染。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十三)自我保护
抵抗力弱的教师应避免与发病班级学生接触,增强防病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十四)加强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经常晾晒被褥。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