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秸秆禁烧,共同守蓝天》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高中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防止秸秆禁烧,共同守蓝天》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高中班会

资源简介

《防止秸秆禁烧,共同守蓝天》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掌握秸秆禁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秸秆禁烧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秸秆禁烧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秸秆禁烧的具体知识了解较少。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存在差异,需要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 展示一些秸秆禁烧引发的火灾和空气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2. 引发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秸秆禁烧的原因和影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例子:展示一张秸秆禁烧引发的火灾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火势和烟雾,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火灾可能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
1. 介绍秸秆禁烧的定义和背景知识。
- 秸秆禁烧是指禁止农民将庄稼收割后的秸秆进行焚烧的行为。
- 秸秆禁烧的背景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火灾危害。
2. 解释秸秆禁烧的原因,包括环境污染、火灾危害等。
- 秸秆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污染空气质量。
- 秸秆焚烧容易引发火灾,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分析秸秆禁烧的影响,如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
- 秸秆焚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会导致空气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
- 秸秆焚烧破坏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4. 探讨秸秆禁烧的解决方法,如农机具利用、秸秆还田等。
- 农机具利用:使用农机具将秸秆粉碎、还田或作为有机肥料利用。
- 秸秆还田: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
例子:通过展示秸秆焚烧和农机具利用的对比图片,让学生了解农机具利用的优势和秸秆还田的益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秸秆禁烧的问题。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秸秆禁烧的案例进行分析,包括案例的背景、原因和解决方法。
- 案例1:某农村地区秸秆焚烧引发的大面积火灾。
- 案例2:某农民通过农机具利用秸秆的经验分享。
- 案例3:某地区秸秆还田政策的实施效果。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案例分享,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例子:小组代表分享案例2,描述某农民如何利用农机具处理秸秆,并分享他的经验和效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例如如何解决农机具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是否能够普及到其他地区等。
第四环节:合作活动
1. 设计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内容包括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影响和解决方法。
-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其中一人负责设计海报的布局,另一人负责文字撰写,其他人负责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制作海报: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设计海报的布局、文字和图片。
3. 展示和评选: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海报,全班进行评选,选出最佳海报。
例子:学生小组共同设计一份宣传海报,海报上包括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影响和解决方法。其中,一位学生负责设计海报的布局,另一位学生负责撰写相关文字,其他学生负责收集图片和资料。最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海报,并进行评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
防止秸秆禁烧 共同守蓝天
- 秸秆禁烧的原因
- 秸秆禁烧的影响
- 秸秆禁烧的解决方法
- 宣传海报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班会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使学生了解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参与不积极的情况,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此外,教师应注意学生对于秸秆禁烧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共同守护蓝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