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遭遇敲诈巧周旋》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第10课五年级三单元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敲诈行为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培养在面对敲诈时保持冷静、确保安全的能力。(3)学习如何有效防止和应对敲诈,包括寻求帮助、报警等具体步骤。(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处理类似困境的信心和技巧。新知导入在宁静的校园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被敲诈行为所困扰,这种卑劣的行径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危及我们的人身安全。新知导入1、怎样的行为是敲诈 2、面对敲诈,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新知讲解情境园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小明遇到的两名少年分别是怎样的人物?他们是恶性的敲诈者,对小明进行无理取闹和欺凌。新知讲解智慧屋敲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财物的违法行为。新知讲解敲诈选择对象和地点:敲诈者一般选择那些家境富裕、出手大方阔绰的对象,抓住对方胆小懦弱的特点实施敲诈,他们大多选择在偏僻、人少的地段作案。新知讲解敲诈是一种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了被害同学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给其身心带来伤害,轻则使其产生恐惧感,心理负担沉重,学习成绩下降;重则被逼无奈产生报复心理,或自己成为新的敲诈者,甚至铤而走险,走向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新知讲解万一遇到敲诈勒索,我们该怎么办呢 1.遇到敲诈勒索时,应该冷静、机智地对待。如果方寸大乱、六神无主,就只能任由不法分子敲诈勒索了。新知讲解万一遇到敲诈勒索,我们该怎么办呢 2.当我们被敲诈勒索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自己的人身安全。新知讲解万一遇到敲诈勒索,我们该怎么办呢 3.要及时报警或求助。在遇到敲诈勒索的时候,如果是在校外,可以拨打“110”报警;在校内,可以告知保安和老师。新知拓展防止青少年受到敲诈的策略:(1)安全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学习基本的防身技能。(2)社交技巧: 学会有效沟通和处理冲突,避免被欺负。(3)科技保护: 利用手机等设备进行紧急呼叫或位置共享。(4)及时报警: 遭遇敲诈立即向家长、老师或警方报告。(5)心理辅导: 经历过敲诈的孩子需要心理支持和恢复自信的指导。新知拓展当青少年遇到敲诈情况时应:(1)冷静应对: 面对威胁,保持冷静。(2)坚决拒绝: 不交出钱物或个人信息。(3)求助成人: 找信任的成人或朋友寻求帮助。(4)记录事实: 安全情况下,记住敲诈者特征。(5)及时报警: 不论程度,向警方报告事件。(6)接受辅导: 经历后,寻找专业心理咨询。新知拓展小贴士遇到敲诈,决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不仅危害了自己的权益,也姑息纵容了犯罪行为,使更多人受到伤害。课堂练习训练场一、出谋划策:在上面的故事中,小明该如何脱身呢 请给他出出主意。(1)寻求成人帮助: 小明应找家长或老师讲述事情。(2)结伴同行: 和朋友一起行动,增加安全感。(3)改变行走路线: 避开那两个少年的常出没地。(4)学习自我保护: 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5)报警处理: 如果威胁持续,应立即报警。(6)接受心理咨询: 专业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应对压力。课堂练习训练场二、模拟演练下面几种应对敲诈的方法。1.反抗法。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2.感召法。晓以利害,使其放弃违法犯罪行为。3.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4.呼叫法。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5.抛物法。把值钱物品抛向远处,趁歹徒捡拾之机脱身。新知拓展小贴士六类学生容易遭遇敲诈1.兜里钱多的学生 2.常去网吧的学生3.交友不慎的学生 4.不思学习的学生5.缺少监管的学生 6.延时归家的学生课堂练习四种原因催生敲诈行为校园敲诈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少数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从敲诈的成功中获得一种欺负弱者的心理满足,轻易得手的钱财更刺激他们反复实施敲诈。实施敲诈行为的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至多是违反校纪,而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锦 囊 小 卷课堂练习四种原因催生敲诈行为第二,一般的情况下,被敲诈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属于“校园贵族”“少年大款”,因而成为被敲诈对象。他们告遍认为受人欺负是懦弱的表现,是丢人的事,也怕遭到报复,所以一般不会向学校和家长报告,使敲诈者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锦 囊 小 卷课堂练习四种原因催生敲诈行为第三,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很关心,但对思想情况缺乏了解,对孩子思想上的不良苗头没有及时发现,平时教育得少,导致孩子情感荒漠化;有的家长虽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敲诈别人不对,但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锦 囊 小 卷课堂练习四种原因催生敲诈行为第四,一般说来,有敲诈行为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不够。另外,学校也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支配,对这类事情持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性质很严重,构成犯罪,也大都采取批评教育等方式解决,而不愿经过司法机关处理。锦 囊 小 卷课堂总结我的收获学了这一课,我知道敲诈行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的行为。面对敲诈,我们应该___________地对待,首先要保证自己的_________、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威胁或恐吓手段强迫他人交出财物非法且犯罪冷静而果断安全向信任的成人寻求帮助并报警作业布置1、写下三个你认为可以防止敲诈的方法,并说明每个方法的重要性。作业布置2、假设你是小明,写一封信给你的朋友,分享你如何处理敲诈事件的经验和你从中学到的教训。板书设计防止敲诈:保持冷静,及时求助,勇敢报警。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三单元第10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遭遇敲诈巧周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敲诈行为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培养在面对敲诈时保持冷静、确保安全的能力。(3)学习如何有效防止和应对敲诈,包括寻求帮助、报警等具体步骤。(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处理类似困境的信心和技巧。重点 知道什么是敲诈,该如何应对。难点 掌握正确的抵御敲诈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在宁静的校园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被敲诈行为所困扰,这种卑劣的行径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危及我们的人身安全。1、怎样的行为是敲诈 2、面对敲诈,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大声朗读并思考问题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讲授新课 情景园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小明遇到的两名少年分别是怎样的人物?他们是恶性的敲诈者,对小明进行无理取闹和欺凌。 智慧屋 敲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财物的违法行为。敲诈选择对象和地点: 敲诈者一般选择那些家境富裕、出手大方阔绰的对象,抓住对方胆小懦弱的特点实施敲诈,他们大多选择在偏僻、人少的地段作案 敲诈是一种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了被害同学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给其身心带来伤害,轻则使其产生恐惧感,心理负担沉重,学习成绩下降;重则被逼无奈产生报复心理,或自己成为新的敲诈者,甚至铤而走险,走向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万一遇到敲诈勒索,我们该怎么办呢 1.遇到敲诈勒索时,应该冷静、机智地对待。如果方寸大乱、六神无主,就只能任由不法分子敲诈勒索了。 2.当我们被敲诈勒索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自己的人身安全。 3.要及时报警或求助。在遇到敲诈勒索的时候,如果是在校外,可以拨打“110”报警;在校内,可以告知保安和老师。防止青少年受到敲诈的策略:(1)安全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学习基本的防身技能。(2)社交技巧: 学会有效沟通和处理冲突,避免被欺负。(3)科技保护: 利用手机等设备进行紧急呼叫或位置共享。(4)及时报警: 遭遇敲诈立即向家长、老师或警方报告。(5)心理辅导: 经历过敲诈的孩子需要心理支持和恢复自信的指导。当青少年遇到敲诈情况时应:(1)冷静应对: 面对威胁,保持冷静。(2)坚决拒绝: 不交出钱物或个人信息。(3)求助成人: 找信任的成人或朋友寻求帮助。(4)记录事实: 安全情况下,记住敲诈者特征。(5)及时报警: 不论程度,向警方报告事件。(6)接受辅导: 经历后,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小贴士 遇到敲诈,决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不仅危害了自己的权益,也姑息纵容了犯罪行为,使更多人受到伤害。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敲诈的一些知识课外拓展 提高学生调动、整合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遇到敲诈行为时如何正确处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经验。课堂练习 训练场一、出谋划策:在上面的故事中,小明该如何脱身呢 请给他出出主意。(1)寻求成人帮助: 小明应找家长或老师讲述事情。(2)结伴同行: 和朋友一起行动,增加安全感。(3)改变行走路线: 避开那两个少年的常出没地。(4)学习自我保护: 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5)报警处理: 如果威胁持续,应立即报警。(6)接受心理咨询: 专业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应对压力。二、模拟演练下面几种应对敲诈的方法。1.反抗法。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2.感召法。晓以利害,使其放弃违法犯罪行为。3.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4.呼叫法。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5.抛物法。把值钱物品抛向远处,趁歹徒捡拾之机脱身。六类学生容易遭遇敲诈 1.兜里钱多的学生 2.常去网吧的学生 3.交友不慎的学生 4.不思学习的学生 5.缺少监管的学生 6.延时归家的学生锦囊小卷 四种原因催生敲诈行为校园敲诈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少数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从敲诈的成功中获得一种欺负弱者的心理满足,轻易得手的钱财更刺激他们反复实施敲诈。实施敲诈行为的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至多是违反校纪,而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一般的情况下,被敲诈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属于“校园贵族”“少年大款”,因而成为被敲诈对象。他们告遍认为受人欺负是懦弱的表现,是丢人的事,也怕遭到报复,所以一般不会向学校和家长报告,使敲诈者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第三,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很关心,但对思想情况缺乏了解,对孩子思想上的不良苗头没有及时发现,平时教育得少,导致孩子情感荒漠化;有的家长虽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敲诈别人不对,但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第四,一般说来,有敲诈行为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不够。另外,学校也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支配,对这类事情持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性质很严重,构成犯罪,也大都采取批评教育等方式解决,而不愿经过司法机关处理。 完成练习积极发言,举手回答 引导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强化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学了这一课,我知道敲诈行为是指通过威胁或恐吓手段强迫他人交出财物,它是一种非法且犯罪的行为。面对敲诈,我们应该冷静而果断地对待,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及时向信任的成人寻求帮助并报警。 学生总结发言 小结提升感悟。板书 防止敲诈:保持冷静,及时求助,勇敢报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 第10课《遭遇敲诈巧周旋》教案.doc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 第9课《遭遇敲诈巧周旋》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