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班会 声律启蒙—云对雨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国学班会 声律启蒙—云对雨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童年一课】讲稿书写模板
说明:请根据培训内容和讲稿要求,先在本地文档书写讲稿,修改确定无误后,再点击童年一课官网【我的培训】,将本地文档内容复制粘贴到相应位置,并调整排版。
注:请勿修改黑色字体,彩色字体仅作提示用,可删除后填写自己的讲稿内容。
讲稿书写模板
基本信息
授课科目 国学
授课年级 中年级
授课主题 《声律启蒙—云对雨》
授课时间 15分钟
课前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生字“鸿”的发音、书写、含义,掌握“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基本含义。 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了解《声律启蒙》相关知识,诵读相关篇目,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感受国学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重复诵读,学生可流畅诵读以下内容,且通过多种形式(拍手、音乐等),学生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相关生字知识,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教学难点:学生可以流畅、有节奏的诵读相关篇目,让学生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
教学评价 通过让学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个人朗诵、同桌朗诵、小组朗诵、集体朗诵等)诵读片段,在诵读中体现国学之美。
课前准备 1.我要提前20分钟调试设备和PPT,保证上课所用设备与资料正常运作。
2.学生已经分好小组,且已经掌握小组朗诵需要注意的内容。
3.学生提前准好笔记本,用于课堂记录。
4.请助学老师协助
(1)组织学生们提前10分钟进入课堂,在临近上课5分钟时保持安静
(2)注意学生状态,鼓励同学自信朗诵。
教学流程 模拟实际授课的情境书写逐字稿,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写出来,说明性的文字可放在括号中表示。 要模拟学生对于提问的回答,每个环节写清楚对应的时间安排。
导入 【3min】 播放古风古曲,营造国学氛围 教师:同学们好,经过上个星期的学习,大家对《诗律启蒙》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吧!声律启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齐声)对对子。 教师:大家的记忆力都超棒的!上周我们学习的一个新字是“钧”,同学可以组些什么词呢? 学生:千钧一发、雷霆万钧…… 教师:同学们给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看起来大家课后有好好复习喔!上周我们所学习的句子是哪句呢?大家齐读出来吧! 学生: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教师:大家学习效果很好,为各位点赞,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吧! (播放古筝曲目《高山流水》,创设国学氛围,注意声音不要开太大) 教师:跟随音乐,我们一同穿越到古代学堂,感受国学之美。
新知介绍1 【10min】 教师: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诵一遍,注意老师的发音,将不会的字注音,同时感受本段的韵律之美 (教师示范朗诵,注意发音正确。学生给生字标音,感受教师韵律) 教师:老师已经完整朗诵完一遍了,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生字呀? 学生1:老师,部首为三点水的那个字我不知道怎么理解。 教师:有问题就提出来,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大家的疑惑所在,我们先学习一下这个字吧。 (教师在屏幕上展现生字) 教师:这个字读“hóng “,我们可以观察到它的右边是鸟,由此可以猜测与鸟相关,简单记忆就是,江边鸟是鸿。这个字本意指大雁, 后引申出“书信”、“大”等意。 可以组的词是:飞鸿、鸿书、鸿毛、哀鸿等等。大家可以根据动图所展现的笔画来一起空中书写这个字。 (学生在空中书写、记忆这个字) 教师:在认识了这个生字之后,同学们扫清了学习障碍。我们现在可以继续走进古文的世界。我们一起聆听视频所呈现的韵律,共同感受古文之美。 (播放朗诵视频) 教师:同学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美、雅、妙….. 教师:同学们对于文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有没有同学愿意来为大家朗诵一遍呢?愿意的同学可以举手。 教师:我看到小明举手举的最快,我们先请他来读吧! 小明: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教师:发音非常准确,我们为小明同学鼓掌。还有同学愿意吗?好的,我看到小红举手了。 小红: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教师:小红同学读的很有节奏,我们一起她鼓掌吧!时间关系,我们待会再请同学起来朗诵。通过大家的朗诵,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本课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但是大家知道对对子有什么奇妙的规律吗?接下来,我们一同探索对对子的奥妙。 (屏幕展示相关图片,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教师: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个是一个双字对,鸿雁对应燕子,大雁就是指鸿雁。它们和燕子都是候鸟,秋天会飞往温暖的南方越冬,春暖花开时节,又会回到北方繁殖后代。 诗人常以此形容行踪漂泊或季候变迁,时光流逝。 这里也用来和去,代表了春去秋来,季节变换,鸟儿们迁徙的过程。 (屏幕展示相关图片,宿鸟对鸣虫) 教师:宿有栖息归巢的意思,天色将晚,鸟儿归巢,夜深人静,虫儿鸣叫。 宿鸟鸣虫 归巢栖息的鸟和鸣叫的虫子。诗人常以此表达心境。 (屏幕展示相关图片,三尺剑,六钧弓。) 教师:三尺剑,六钧弓。这是一个三字对,三尺对六钧,长剑对强弓,长度单位对重量单位。关于这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秦汉时期,一尺大约是23厘米。古剑长约三尺,所以叫三尺剑。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在讨伐叛乱中,中箭受伤。医生说伤可以治,刘邦却说 :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意思是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及这三尺长的宝剑夺取的天下,这不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吗?我的命由上天决定,即使神医也没有办法,便没有让医生医治。六钧弓,钧是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六钧就是180斤,指拉开这副弓箭需要180的臂力,这里引申为对武功的夸耀。根据左传中记载,鲁国曾经有一个武将,颜高。能使六钧之弓。便是说他的弓箭,要拉开需要180斤的力气。三尺对六钧,长度单位对应重量单位。宝剑对弯弓。 (展示相关图片,岭北对江东。) 教师:岭北对江东。这句是地理的方位,岭北,指五岭以北,只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的五座山岭,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江东 泛指江河的东面。特指从芜湖、南京到入海的长江以南地区,史称“江东”。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刘邦取得胜利。西楚霸王项羽宁可自刎而“不肯过江东”,即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一俗语的来源。 教师:现在老师已经吧背后的故事告诉大家了,大家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1:感觉很神奇,只是几个字,却蕴含了那么多的故事。 学生2:背后的故事真有趣。 学生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教师:同学都说的很棒,这就是我们国学的魅力所在。在了解了背后的故事之后,我们是不是对这些句子有了更多的感受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配好可以自由分配朗诵任务,1分钟后,我们请小组来展示。 (用class in展示1min倒计时) 教师:好的,一分钟已经到了。现在请小组来展示吧!我们总共有三个小组,那就依次进行吧! 小组1采用齐读方式 小组2采用男女依次朗读方式 小组3采用前后排依次朗读方式 教师:哇,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方式,都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大家简直太棒了!我们在各小组的声音中感受古文之美。
练习1 【1min】 教师:现在同学们将上周和本周所学的内容齐读,我们共同感受国学韵律。 学生齐读。 教师:本周的课程,我们学习了《诗律启蒙》相关的内容,大家课后可以自己多多朗诵感受韵律之美。下周的课程,我们要探索所学内容的音律奥妙,同学们可以将拼音标注好,然后寻找规律,下节课,我们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发现的规律。
小结 作业:1.朗诵文段 2.寻找本文段音律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