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和地图》教学方案第3课时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学生间的交流来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5.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辨别方向,量算距离。2. 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3.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教学策略地图部分学生较熟悉,因此可以更多地通过四、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头脑风暴 分布头脑风暴任务: 任务一:认识地图 任务二:读图认识比例尺 任务三:读图判读方向 小组活动1:1~4组每位同学复习课本《地图的阅读》,讨论问题并选出一位代表上台展示。 1.什么是地图? 2.地球仪和地图有何异同?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地图的三要素有哪些? 小组活动2:各组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就每个问题各选派一个小组上台说答案。 1.说出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说出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大小、详略程度的对应关系。 小组活动3:1-3小组同学分别就下面三幅图的方向判读方法进行讨论,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第4小组负责挑错、补充。 通过小组活动,掌握地图三要素的主要学习内容。环节二 快问快答 任务一:选择合适的地图 根据目的选择适用的地图,完成连线。 通过快问快答环节,掌握地图的选择及等高线基本特点的总结。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与高度的计算 根据对应的情景,进行高度的判读,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环节三 攻克难点 任务一:坡度陡缓的判断 在山体模型及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度的陡缓。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的阅读,掌握坡度陡缓、地形部位及地形类型的判读。任务二:地形部位的判读 在山体部位图上,填写地形部位对应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任务三:地形类型的判读 根据素描图,判断地形类型,并说出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环节四: 试题精炼 发布针对不同知识点的易错题及中考真题练习。 讲评 完成练习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五、当堂练习张明去颐和园春游。图1(a)为颐和园导游示意图(局部),图1(b)为张明面前的指示牌。读图1,完成第1-3题。1. 据图1(b)判断,张明应在图1(a)中的( )A.④地 B.③地C.②地 D.①地2. 乐寿堂距佛香阁实地直线距离约400米,则图1(a)的比例尺约( )A.1∶100 B.1∶10000C.1∶1000000 D.1∶103. 游览颐和园时,利用手机提供的电子地图导航,可( )A.监测园区客流及变化 B.体会牌匾楹联的意境C.查询亭台楼阁的建筑特色 D.查找景点间最优游览路径学校组织学生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图2 为考察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6题。4. 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平原 B.高原C.丘陵 D.山地5. 河流ab段的落差及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300米 山谷 B.100米 山脊C.200米 陡崖 D.400米 山岭答案:C;B;D;D;A;链接中考1.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方便,快递小哥贝贝欲查询送货路线,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询( )A.纸质等高线地图 B.纸质行政区划图C.手机中的电子地图 D.降水分布图小鹤随父母前往某小区看房。图1为北京某小区平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2. 小区东门在公交车站的( ) A. 西北 B. 东北 C. 西南 D. 东南3. 小区中( )A.1号楼紧邻中心喷泉 B. 医院在小区中心C. 居委会距离北门最近 D. 幼儿园靠近超市4.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是武陵山脉的主峰。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这个高度是指( )A.高度 B.相对高度C.海拔 D.一般高度答案:C;D;A;C七、课程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