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三课时 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三课时 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表格版)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知识目标: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学思结合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很久以前,人们一度认为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是因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动,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地球一直在自转才是造成日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于是人们开始探索由此引发的下一个问题,即:地球已经自转了45亿年,它的初始动力来自于哪里?对于这个问题,牛顿曾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是谁“踢”的这一脚呢?牛顿的答案是:上帝。大家都知道,虽然牛顿提出的这种观点,可以完美地解释宇宙万物为何可以如此有条不紊的运行,但是这种观点却是不可证伪的,因此不在现代科学的研究范围内。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要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那么是谁“踢”的这一脚呢?由于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时间机器,我们并不能回到45亿年前进行实地勘察,所以科学家只有根据之前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以及观测到的各种现象来推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目前来看,在诸多理论中,“星云假说”在科学界得到的认同度是最高的。【新课讲授】1.黄赤交角: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 26′。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 26 ′,最南到达南纬23° 26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 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 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23° 26′。[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共讲了三个部分: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让我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巩固练习】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2.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C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4.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A )A.1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8月1日5.如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D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6.地球自转时( C )A.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B.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C.赤道的线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递减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黄赤交角的影响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反思】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