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表格版)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知识目标:1.综合思维:运用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差异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差异。3.人地协调观: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认识保护全球环境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国防教育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学思结合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导入]: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新课教学]:师: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并且明白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今天我们要将气压带和风带的周期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先看第一部分——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师: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讲的内容,全球有几个气压带,分布是什么?生: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师:不同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不同。总体而言,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这样解释可能不会让你们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很透切,下面我们看一下书上的案例。案例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 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师: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因为亚马孙平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所以全年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形成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下面我们来讲下一部分。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师:请同学们说出全球有几大风带,分布是什么?生: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师:我们现在以低纬信风为例,它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所以气温变化是怎样的?降水是多是少呢?生: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师:那么中纬西风呢?生: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教师总结:一般说来,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多;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少。下面我们通过案例来巩固一下所学知识。案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通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其分布范围还受地形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沿岸暖流强大。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师: 西风带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又因为这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多。再加上暖流的影响,所以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巩固练习】1.热带辐合带是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又称为赤道辐合带,其位置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做南北移动。下列与图中几内亚湾沿海地区盛行风成因相似的是( C ) A.南亚的东北季风
B.西欧的中纬西风
C.澳大利亚北部的西北季风
D.我国东部的东南季风2.有关下图所含地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此图表示的是7月份
B.此时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为农忙季节
C.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D.此时南亚西南季风强盛3.甲(39°N)、乙(38°N)两地均位于某大陆滨海平原地区,下表为两地7月多年平均天气数据。读表,以下判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B ) 甲乙最高气温(℃)1829最低气温(℃)1219降水量(mm)0.2594.49盛行风西北风东南风海水表面温度(℃)1221A. 甲地7月降水少导致温差小
B. 甲地位于大陆的西岸
C. 乙地7月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D. 乙地位于大洋的东岸4.下图为亚欧大陆两地的气候类型图,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洋流性质5.近年来,印度频繁遭受重大旱灾影响。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季风偏弱所致,这种季风特指( C ) A. 东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西北季风6.非洲草原上的猴面包树树干粗大,质地疏松便于储水,有些季节枝头光秃,靠脱叶减少水分蒸腾。猴面包树储水和脱叶期间,影响当地的气压带和风带可能分别是( A ) A.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
C. 赤道低气压带和西风带 D. 中纬西风带和低纬信风带
【板书设计】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