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课时 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课时 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表格版)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知识目标:区域认知:能说明当地水体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河流与其他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的规律。地理实践力:结合景观图片或视频,认识陆地水体的组成及其特点。人地协调观:运用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国防教育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的分类
【教学难点】地下水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学思结合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读图4.1《咸海的演变》,思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会急剧萎缩?【新课讲授】承接)同学们,通过观看咸海的面积变化,地球上的水体是怎么样相互转换和影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陆地的水体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图片导入)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景观图2.特点(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图片导入)水圈的构成图(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图片导入)江南地区图①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图片导入)青藏高原冰川图②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图片导入)湿地图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图片导入)断层湖泊图④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案例: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图片导入)贝加尔湖及其水系示意图 贝加尔湖是2 500万年前地壳断陷形成的湖泊。现阶段,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和温泉,湖盆每牛展宽约2厘米,目前水战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约700米,最深处超过1 600米,目前仍在不断加深。 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北美五大湖的总和,是长江年径流量的25倍。3.主要作用(1)影响自然环境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图片导入)河流和湿地图②冰川、河流等陆地水体参与塑造地表形态。(图片导入)冰川地貌和河流地貌形成图(2)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①提供淡水资源(图片导入)为工业、农业生产提供能工业用水图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图片导入)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图【巩固练习】1.我国某河流源于高山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可能是( D ) A. 雨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C. 地下水 D.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2.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是中亚水量最大的内陆河。阿姆河每年都有春汛,该时段其主要补给水源是( C ) A. 雨水 B. 湖泊水 C. 积雪融水 D. 地下水3.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径流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其中,该河流第一个汛期的补给类型是( C ) A.雨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4.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天池,湖面海拔高度为2189米,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这里湖水补给的最主要形式是( A ) A. 大气降水 B. 冰川融水 C. 积雪融水 D. 河流水5.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C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6.我国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河流补给类型是( D ) A. 积雪融水补给 B. 地下水补给 C. 湖泊水补给 D. 雨水补给
【板书设计】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陆地的水体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2.特点(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3.主要作用(1)影响自然环境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②冰川、河流等陆地水体参与塑造地表形态。(2)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①提供淡水资源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