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太阳系-小学拓展通用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认识太阳系-小学拓展通用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科 学 教 育 班 会
认 识 太 阳 系
如果太阳是一颗篮球,那么我们的地球会是怎样的?
木星是一颗足球,那么我们的地球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地球是一颗排球,那么其他行星是什么??
宇宙浩瀚,单是在太阳系里,我们的地球跟太阳相比,是多么渺小,跟木星相比,依然是很渺小。
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2006年冥王星被去掉,因为其运动轨迹与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所以只剩下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实际上的“流星”
 太阳
  太阳拥有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5%,几乎是全部,对太阳系内行星拥有超级无比强大的引力。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员。它有足够的质量让内部的压力与密度足以抑制和承受核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并以辐射的型式,例如可见光,让能量稳定的进入太空。
  关于太阳的自转
  自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在日面纬度不同处,自转角速度不同,在太阳赤道,自转最快,纬度越高,自转越慢,这说明太阳存在着较差自转的现象。较差自转在大多数非固体的天体中存在;太阳系内则有太阳和木星表面出现。较差自转就是说在太阳不同的纬度,自转的速率是不一样的。在太阳赤道附近,太阳每25.38天转一圈,可是在南北极呢?大概要37.01天转一圈,这种情况叫做较差自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
内太阳系
  内太阳系在传统上是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区域的名称,主要是由硅酸盐和金属组成的,共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颗类地行星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
中太阳系
  中太阳系包括四颗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短周期彗星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
外太阳系
  在海王星之外的区域,通常称为外太阳系或是外海王星区,仍然是未被探测的广大空间。
太阳系的形成?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这个有点太复杂了,基本上有星云假说和大爆炸形成假说两种。
1755,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康德设想,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物质微粒组成的;这些粒子不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密度较大的部分凭借万有引力的作用“从它周围的一个天空区域里把密度较小的所有的物质聚集起来;但它们自己又同所聚集的物质一起,聚集到密度更大的质点所在的地方。而所有这一些又以同样的方式聚集到质点密度更为巨大的地方,并如此一直继续下去”,终于形成了整个星云的引力中心或中心天体太阳。
星云假说,虽然具有明显的弱点,20世纪以来也被新的假说所取代,但这个假说却是第一次把太阳系的形成和运动全面归结于自然界物质本身的内部原因的努力,是从力学角度否定“上帝直接插手”太阳系运动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也为机械论自然观的完全贯彻扫除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这个学说最终完全证明了世界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完整的机器。
大爆炸形成
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