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 走向共同富裕 同步学案(教师版+学生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2 走向共同富裕 同步学案(教师版+学生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强国之路
第二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内容
政治认同 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树立共同富裕的观念,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法治观念 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
健全人格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责任意识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措施。
教学难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自学导航
易错易混
共同富裕≠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知识点一 改革进行时
★1.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或: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 ,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 。
②新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③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 阶段转向 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 、 、 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 。改革只有 ,没有 。
2.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做法)(对应第一题的②-⑤)
①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②转变发展方式,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促进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 。
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 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知识点二 共享发展成果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 ,而且要看
②党和政府坚持 。
③ ,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
★4.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哪些措施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何安全感?)
①提高 水平;②加强 建设;③坚决
;④实施 战略;⑤打造 格局。
巩固练习:
1.(2023·湖南郴州中考)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助于直接解决这个矛盾的事件有( )
①郴州市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新疆托克逊县
②2023年5月31日,我国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
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④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山东泰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③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2023·湖北武汉)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
☆某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
☆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将车道刷成蓝色,加装隔离护栏。
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4.(2023·江苏扬州中考)2022年9月,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北沿江高铁途经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建设北沿江高铁主要为了( )
A.保护生态环境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维护民族团结 D.确保经济高速发展
5.(2023·四川达州中考)某班开展“共享发展成果”学习活动,搜集到相关材料,其中直接体现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有( )
①积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 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200套
③政府举办“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演出 ④社区居委会组织代表讨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23·湖南常德中考)据新华社2月6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建设质量强国是为了( )
①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②推动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主导
③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彰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23·山东菏泽中考)近年来,山东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建设现代化强省积蓄强大势能:聚焦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发起“九大领域改革攻坚行动”;发挥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速推进动能转换,确定涵盖三大产业的“十强产业”……山东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山东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山东省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甘肃金昌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
①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共同迈入现代化社会
③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
④是全民共享,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浙江杭州中考)浙江省把山区海岛县(市、区)作为全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加强公共县服务供给,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②消除了居民收入差距
③实现了城乡同步富裕 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22日闭幕,新华社播发评论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保障人民平均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B.坚持同步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C.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D.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
11.(2023·四川省泸州)2023年是泸州建市40周年,泸州市印发了“泸州40正当红系列活动——为群众办40件实事好事”清单,其中包括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633套、新增普惠托育托位860个、提高394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政府的这些举措体现了( )
A.推动收入分配均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C.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得以保障
12.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20个主要指标,其中,民生福祉类占 比超过1/3,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一个个定量,细化的约束性指标,为下一步的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彰显着“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导向,这说明
13.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村人均场地面积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要加强乡村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中心、文体广场等体育服务功能。材料表明
14.右图表反映的信息有:
15.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珠三角城市群创造了80%的GDP,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县域面积占全省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的 12.5%。可见,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是
16.全面分析如下图表内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全国人均国内产总值(亿元) 湖北省生产总值(亿 元) 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湖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020年 72447 43443.46 36706 16306
2022年 85698 53734.92 42626 19709
17.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牢底线、补齐短板、加大投入,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18.(202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论述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材料二2022年底,成昆铁路复线全线贯通,标志着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动车时代。通车仪式上,凉山各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喜迎这一时刻的到来。动车开通不仅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难题,对沿线旅游资源、农特产品的开发形成强大助力,更为凉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说明了什么?
4 / 4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强国之路
第二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内容
政治认同 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树立共同富裕的观念,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法治观念 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
健全人格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责任意识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措施。
教学难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自学导航
易错易混
共同富裕≠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知识点一 改革进行时
★1.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或: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新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还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做法)(对应第一题的②-⑤)
①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知识点二 共享发展成果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哪些措施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何安全感?)
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巩固练习:
1.(2023·湖南郴州中考)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助于直接解决这个矛盾的事件有( )
①郴州市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新疆托克逊县
②2023年5月31日,我国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
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④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所采取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的措施。①③④:依据题文材料,郴州市援助新疆托克逊县的做法,有利于促进新疆的发展,不断满足新疆托克逊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国家对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医疗的需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全力促进乡村振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神州十六号发射成功,属于我国的航天科技成就,不属于民生领域,不能直接解决矛盾,故②不符题意;故本题选C。
2.(2023·山东泰安中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③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④:分析题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意思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途径是利民;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②不符合题意;③: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意思是法令就是人民的生命,治国的根本。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2023·湖北武汉中考)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
☆某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
☆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将车道刷成蓝色,加装隔离护栏。
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民生问题。D: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题干中,某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这些体现了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D正确;ABC:选项的说法不符合题意,ABC排除;故本题选D。
4.(2023·江苏扬州中考)2022年9月,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北沿江高铁途经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建设北沿江高铁主要为了( )
A.保护生态环境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维护民族团结 D.确保经济高速发展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B:北沿江高铁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证明北沿江高铁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建设北沿江高铁主要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B正确;AC:根据分析,建设北沿江高铁主要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C与题意不符;D: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D错误;故本题选B。
5.(2023·四川达州中考)某班开展“共享发展成果”学习活动,搜集到相关材料,其中直接体现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有( )
①积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 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200套
③政府举办“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演出 ④社区居委会组织代表讨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共享发展。②③: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如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200套。政府举办“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演出,符合题意,②③正确;①:政府机构改革与共享发展理念无关,①错误;④:社区居委会组织不是政府部门,④错误;故本题选C。
6.(2023·湖南常德中考)据新华社2月6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建设质量强国是为了( )
①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②推动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主导
③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彰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①③: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建设质量强国是为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不是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故②错误;④: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7.(2023·山东菏泽中考)近年来,山东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建设现代化强省积蓄强大势能:聚焦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发起“九大领域改革攻坚行动”;发挥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速推进动能转换,确定涵盖三大产业的“十强产业”……山东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山东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山东省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②③:题干中,山东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建设现代化强省积蓄强大势能。这是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故②③正确;①:选项是做法不是原因,故①错误;④:选项是成就不是原因,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8.(2023·甘肃金昌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
①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共同迈入现代化社会
③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
④是全民共享,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①③④: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是全民共享,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共同富裕不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②错误;故本题选C。
9.(2023·浙江杭州中考)浙江省把山区海岛县(市、区)作为全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加强公共县服务供给,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②消除了居民收入差距
③实现了城乡同步富裕 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①④:依据题文描述,浙江省加强公共县服务供给,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了公平正义,故①④说法正确;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消除,故②说法错误;③:我国致力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202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22日闭幕,新华社播发评论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保障人民平均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B.坚持同步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C.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D.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共同富裕。C:我们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分析选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符合题意,故C正确;A:“平均分享”说法不现实,故A错误;B:我国坚持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B错误;D:“消除差异”说法绝对,故D错误;故本题选C。
11.(2023·四川省泸州)2023年是泸州建市40周年,泸州市印发了“泸州40正当红系列活动——为群众办40件实事好事”清单,其中包括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633套、新增普惠托育托位860个、提高394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政府的这些举措体现了( )
A.推动收入分配均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C.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得以保障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泸州市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633套、新增普惠托育托位860个、提高394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举措,体现出泸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B说法正确;A: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不是均等分配,A错误;C:公民民主权利并没有因此扩大,C错误;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没有完全得以保障,D错误;故本题选B。
12.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20个主要指标,其中,民生福祉类占 比超过1/3,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一个个定量,细化的约束性指标,为下一 步的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彰显着“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导向,这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并持续改善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13.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村人均场地面积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要加强乡村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中心、文体广场等体育服务功能。材料表明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②党和政府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党和政府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14.右图表反映的信息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5.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珠三角城市群创造了80%的GDP,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 县域面积占全省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的 12.5%。可见,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16.全面分析如下图表内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不断提高;湖北省生产总值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年份 全国人均国内产总值(亿元) 湖北省生产总值(亿 元) 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湖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020年 72447 43443.46 36706 16306
2022年 85698 53734.92 42626 19709
17.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牢底线、补齐短板、加大投入,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①党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②党和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⑥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02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论述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材料二2022年底,成昆铁路复线全线贯通,标志着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动车时代。通车仪式上,凉山各族人民18.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喜迎这一时刻的到来。动车开通不仅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难题,对沿线旅游资源、农特产品的开发形成强大助力,更为凉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③国家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等。
【分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的有关知识,体现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体现国家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奋斗目标。动车开通不仅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难题,更为凉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