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优秀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优秀教案

资源简介

《地形和地势》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我国的地势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各级阶梯的大致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举例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及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
教学准备
制作PPT。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翻开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图画色彩斑斓,它展示了我国地表的高低起伏,再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而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这说明我国西部和东部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总特征是什么?
【新知讲解】
一、地势西高东低
1.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提问: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
回答: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
提问:从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
回答: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东西向地形剖面图(沿36°N)”,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中的东西海拔高度。
我国东西向地形剖面图(沿36°N)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
回答:西部高、东部低。
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
回答: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提问: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
回答: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
提问: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
回答: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
提问:仔细阅读、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
回答: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
提问: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
回答: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
动手活动:安排学生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标记出三级阶梯之间的两条分界线,把各条山脉的名称写在相应的位置。
教师小结: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可以看出,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教师除讲解外,还可列表总结。
2.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
过渡:前面我们已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那么我国三级阶梯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海拔高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第一级阶梯上主要分布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上主要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云贵高原;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等。
过渡:了解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接下来我们继续来了解各级阶梯内部的状况。结合“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沿36°N剖面)”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平均海拔,并完成下表。
表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
阶梯名称 平均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云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总结归纳。
3.地势的影响
教师使用顺口溜引入,地势的影响这一知识点。
中国地势(顺口溜)
西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
阶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
大太巫雪山,东三西二级。
海风入内陆,东流河源西。
过渡: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的地势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没有影响呢?
活动探究:地势的影响
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分别讨论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等三个方面的影响。各组充分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气候组: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东部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河流组: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河流在高低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交通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我国内地与沿海的联系,但是高大山脉会阻碍交通。
如横断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它存在横断了我国东西的交通,使得东西向的陆上交通不便,险峻的山势又让横断山脉里的河流流速极快,不适宜内河航运,这大大制约了云南山区的开发潜力。
4.地势对水能资源的影响
活动:说说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
问题设置:
1.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2.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地带,因为这些地方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教师补充葛洲坝水利枢纽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资料,使学生理解知识点,拓荒视野。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古诗有云“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许多大型水电站都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
活动:认识我国地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问题:
1.在图上空白处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
2.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的名称下表中。
主要地形区名称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级阶梯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备注:本次课堂活动内容已在授课过程中体现,教师可视具体的授课过程安排是否进行课堂活动。
典型例题
例1.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C
解析:我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主要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就分布上看,塔里木盆地分布在新疆南部,准噶尔盆地分布在新疆北部,柴达木盆地分布在青海省北部,四川盆地分布在四川省。因此,只有柴达木盆地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例2.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丘陵 C.高原和平原 D.丘陵和平原
答案:A
解析:通过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以大面积黄色为主,东部地区则以绿色和浅黄色为主。通过对地形类型中颜色的再判断,高原从颜色上看用黄色和深黄色表示,平原用绿色表示,丘陵在图上用黄色和绿色相间分布来表示,盆地在图中表现为四周黄色中间绿色或者四周深黄色而中间为浅黄色。所以可以判断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即第三级阶梯;而中部和西部主要分布着高原、山地和盆地。故选A。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板书设计】
地势西高东低
1.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2.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
二、地势西高东低优势
1.利于降水
2.利于航运
3.水能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