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防诈骗主题班会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双十一防诈骗主题班会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双十一”防诈骗,“剁手”需谨慎!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来啦!
你是不是已经开启“买买买”模式了呢?
骗子们也开始“活动”了,
网购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同学们一定要当心!
今年的“双十一”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10月21日零点,“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式开启预售,各大电商平台的营销大战也进入白热化。在购物狂欢的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也瞅准这个“商机”,伺机行骗......
目录
一、常见网购骗局
二、真实案例回顾
三、双十一购物提醒
常 见 网 购 骗 局
一、预售骗局
很多商家通过短信将新品预售信息发给老顾客,而这一环节刚好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不法分子以“预售”“提前购”为诱饵向用户发送网站订购链接,其实这些链接已被植入了木马,或为虚假的钓鱼网站,一旦点开,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
二、伪红包骗局
双十一前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借机派发虚假双十一红包,散布钓鱼链接,诱骗大家点击,套取用户个人信息、盗取银行卡账号等。
三、刷单返利骗局
不法分子发送刷单诈骗消息,以工作简单、高额薪金为诱饵,受害人联系后,进一步诱导受害人通过微信扫一扫,或者支付宝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下单付款”操作,但实际上该操作是向不法分子账户转账。
四、积分兑换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发送积分兑换通知,诱骗受害人点击网站链接,而网站中商品均需额外付费且质量无法保证。受害人一旦付款购买,后续无法退货或理赔,甚至付款后根本没有收到商品。
五、货到付款骗局
不法分子会从非法渠道获得客户信息、假快递单等,随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消费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称“货到付款”以骗取钱财。
真实案例回顾
2020年10月28日,家住苏州路的宋女士接到一自称是“唯品会”客服的电话,告知宋女士因工作人员的失误将其信息填写成会员,每月会扣除500元会员费,如果宋女士要解除会员,需要先行转账到指定银行账户进行解除操作,之后会有工作人员将钱退还给宋女士。宋女士信以为真,于是按对方要求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6900元,在对方继续要求转账时,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真实案例回顾
无独有偶,家住东联线的周女士也遭遇了同宋女士一样的诈骗套路,换汤不换药,骗子将“会员”改成工作人员填写“错误”,如不及时将错误的信息更正,每月会扣除500元。周女士也相信骗子的话,将5000元转入指定银行账户。
双十一购物提醒
1.选择正规的网络交易平台。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电商。不轻信网络引擎搜索结果
双十一购物提醒
2.警惕所有陌生来电。尤其是号码怪异、非常规的号码。所有要求扫描陌生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先转账再退还、提供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双十一购物提醒
3.警惕自称“客服”、“店主”的来电。正规合法的电商平台不会与客户私下交易或要求客户不通过平台进行转账。
双十一购物提醒
4.通过官方物流客服电话查询、核实个人购买物品物流信息,不轻信任何快递丢失进行赔偿的来电。
双十一购物提醒
5.不轻信“高额”、“双倍”赔偿。天上不会掉馅饼,骗子以网购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主动提出理赔的都是诈骗,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及银行卡验证码。
双十一购物提醒
6.理性购物,合理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盲目高额消费,追求名牌,一味攀比是很不好的消费现象,应该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做到理性消费。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