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美丽的草原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美丽的夏牧场判断: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中速 优美地PART.01判断:歌曲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相同的?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全曲共6个乐句 有2个相同的乐句 学唱歌曲用la模唱用la模唱自主学唱跟琴模唱啊变化句啊0X 0X 0XX XX创作与表演再见米米中人共界人民大团正摄图新礼示C-P0000 百家号/视觉中国#米1=G是中速66323-234342-671234327656-66323-234342-671234321767西6-3.234.3212321-671223432176759-|美丽的夏牧场1=G是高峻词中速徐锡宜曲66323-234342-671234326756-1天山脚下,恰布河旁,是我们美丽的夏牧场。②天山脚下,恰布河旁,是我们可爱的夏牧场。66323-234342-67123432176756-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3、294.3212321-671223432176756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美丽的夏牧场1=G是高峻词中速徐锡宜曲66323-234342-67123432766-1天山脚下,恰布河旁,是我们美丽的夏牧场。②天山脚下,恰布河旁,是我们可爱的夏牧场。66323-234342-67123432176756-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3.234.3212321-671223432176756-‖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草原》第1课《美丽的夏牧场》。【教材分析】《美丽的夏牧场》是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一首演唱曲目,这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族民歌,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表现天山山麓之南夏牧场的美丽,表达作曲家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为一段体,G大调,四四拍。【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段的高段,高段的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方面相对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同时也能把这个年龄段的个人思想融入到歌曲中,通过表现唱来表现出来,因此,在歌曲学唱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美丽的夏牧场》所表达的对美丽家乡景色的赞美,并从中体会作曲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艺术表现用聆听、视唱等方法学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能用优美的声音和真挚的情感表现作品。(三)创意实践能用乐器和肢体语言创新性的为歌曲自由伴奏。通过创意性的改编歌曲的速度来感受不同的音乐意境(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能够感受哈萨克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了解哈萨克民族歌曲旋律的特点和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教师教唱,能够唱准歌曲简谱。2、在演唱歌曲时,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表现歌曲中真挚的情感。(二)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结构的特点,唱准6 2 3三个主干音。2、能创新性的为歌曲伴奏,用肢体表现音乐并能创新演唱形式演唱歌曲,感受音乐。【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意境体验导入教师: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的歌曲,你们了解过有哪些民族的歌曲?预设: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来唱你来猜,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教师范唱:美丽的夏牧场)预设:蒙古族 维吾尔族教师:通过老师演唱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预设:牧场 蓝天 白云教师:下面老师揭晓答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段旋律是一首哈萨克民族的歌曲,名字叫:美丽的夏牧场。书写板书《美丽的夏牧场》【设计意图:以教师演唱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学唱简谱教师:竖起你的耳朵来听一听,跟着旋律自由律动,判断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全曲)预设:中速 优美地教师:再次聆听全曲,根据旋律起伏特点猜一猜歌曲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相同的?预设:6个乐句,有2个相同的乐句【设计意图: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辨能力、感受音乐的能力来调动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和分析歌曲结构的能力,为后续的歌曲教唱做好铺垫。】教师:同学们你们分析的很到位,那么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歌曲,验证一下同学想法。教师:下面我们看第一句,老师弹琴同学们用la模唱。(跟琴模唱几遍)预设:学生跟唱。教师:学生填词演唱。预设:学生填词唱。教师:这段旋律走向的特点是怎样的?(提示:上升、下降、波浪)预设:波浪教师:对,所以在演唱中我们应该注意怎样去表现歌曲?预设:有强有弱,表现旋律的起伏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直观感受,并能用声音去塑造旋律应有的形象】教师:下面你们能用“波浪”的感觉演唱一下吗?。预设:演唱。教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到位,让老师感受到旋律的优美,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乐句,老师弹琴,学生模唱预设:跟琴模唱。教师:同学们,这段旋律的起伏有什么特点?预设:上升又下降教师:所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去演唱?预设:逐渐增强,又减弱教师:同学们分析非常到位,下面同学们就带着你们所说的强弱起伏去演唱一下吧预设:带着感觉演唱教师:把第一二乐句联起来演唱,看同学们能不能把这种旋律的强弱起伏表现出来?预设:跟琴演唱教师:处理问题预设:再次演唱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乐句,同学们听听这段旋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反复第一二乐句教师:对,接下来的三四乐句是对第一二乐句的重复,下面老师来弹琴,同学们试着直接填词,考验一下同学们的记忆能力学生:跟琴直接唱教师:处理音准、节奏、情感等问题(反复唱两遍)预设:演唱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五乐句,同学们看一看这一乐句有什么特点?预设:只有一个词“啊”教师:对,下面我们来跟琴模唱一下,顺便想一想,这一句和之前的乐句在演唱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预设:跟琴模唱,要更深情教师:对,这句话是对前面一句情感的递进或升华,所以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更深情,更优美预设:演唱教师:修改预设:再次演唱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最后一个乐句,大家感受这个乐句旋律起伏有什么特点?预设:模唱 上升又下降教师:对,这句话交代了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对象是“哈萨克”,下面我们整首曲子跟琴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处理问题预设:再次演唱教师:你们猜猜这首歌曲那三个音出现的最多?预设:6 2 3教师:对,他们就是我们这首曲子的主干音三、走进创新,为歌曲伴奏教师:同学们知道哈萨克民族的文华吗?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哈萨克民族。(展示视频)我们看到哈萨克民族的乐器是冬不拉,下面我们就用冬不拉乐器典型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0X 0X 0XX XX同学们可以用身边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可以提前准备三角铁、碰铃、手鼓、书桌、双手、双腿等)预设: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设计意图: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能不能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呢?预设:讨论+上台演唱教师:范唱(改变歌曲的速度)同学们听听老师的演唱和歌曲有什么不同?预设:老师演唱的速度快教师:对,那么改变歌曲的速度,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预设:更加高兴、欢快教师:你觉得哪个更合适表达作曲家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预设:中速,课本中的速度教师:为什么呢?预设:快乐,表现不出优美的情感教师:非常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歌曲认知,并体现歌曲特点带动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好奇心和兴趣】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美丽的夏牧场中速、优美地骨干音:6 2 3冬不拉 0X 0X 0XX XX“ ”连音线要唱的连贯,舒展旋律起伏特点:~~~~上行 下行 波浪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203001.mp3 01203002.mp3 164571ed6a306dd11653cee4c0c430d6_6382.mp4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课堂教学设计.docx 美丽的夏牧场.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