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2.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结合地形图、景观图,认识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教学重点】1.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2.结合地形图、景观图,认识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教学难点】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利于教学的实施,分四个标题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文明的摇篮(黄土文明和黄土风情)、风成黄土(黄土景观和黄土地貌)、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三个主题均与黄土这一自然因素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突出具有鲜明“黄土特色”的区域地理特征,强调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本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影响。本课时为第1课时,通过设计黄土高原的云旅行以及实例举证、实例分析等活动,突出其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黄土高原云旅行 通过云旅行活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 文明的摇篮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的地形 【提出问题】 1.描述黄土高原的边界范围。 2.说一说黄土高原包括哪些省区。 阅读教材学习,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概括明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接秦岭。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区。【创设情境】云旅行第一站:古城西安品美食 【说一说】黄土高原的特色美食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吗?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体会自然环境对人文地理特征的影响【创设情境】云旅行第二站:一辈子都住在土里是什么体验? 【比一比】比较图中不同窑洞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创设情境】云旅行第三站:博物馆里听民歌 【说一说】 1.黄土高原的民歌信天游有什么特点? 2.你会唱家乡的民歌吗,和信天游相比有什么区别? 观看视频并回答【创设情境】云旅行第四站:黄帝陵里忆始祖 【说一说】黄帝陵为什么会在黄土高原?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的名胜古迹 讨论并回答 让学生体会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概括明确: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环节三 风吹来的黄土 【创设情境】云旅行第五站:壶口瀑布边上论黄土 【说一说】 1.壶口瀑布为什么是黄色的? 2.黄土高原的黄土又从何而来? 【归纳总结】 1.黄土的成因 2.黄土地貌的成因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并回答 使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环节四 当堂练习环节五 课堂小结四、当堂练习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②——太行山——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西部边界D.④——长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形成黄土高原上厚厚的黄土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的侵蚀作用 B. 风力的沉积作用C. 冰川的侵蚀作用 D. 流水的沉积作用3.家住上海的小强打算今年暑假到陕西旅游,在本次旅游中不能实现的是( )A. 在西安品尝当地的牛羊肉泡馍 B. 在延安参观杨家岭毛泽东故居C. 在渭南游览五岳之一的华山 D. 在咸阳参观佛教圣地法门寺4.下列民居在黄土高原地区最常见的是( )5.下面三幅图反映的黄土高原地貌依次是( ) A. ①黄土塬、②黄土墚、③黄土峁 B. ①黄土墚、②黄土峁、③黄土塬C. ①黄土峁、②黄土塬、③黄土墚 D. ①黄土峁、②黄土墚、③黄土塬【参考答案】ABDDC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2.“黄土风情”3.华夏文明发祥地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的来源:风成说2.黄土地貌:塬、墚、峁、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