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特征与农业(青藏地区)》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高寒带来的影响。3.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二、教学重难点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高寒带来的影响。三、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主要落实“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和“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有关青藏地区的要求。与前三章第一节的设计思路相同,本节教材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材分为两个标题:第一个标题为“世界屋脊”,从青藏地区的地形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高寒;第二个标题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主要介绍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和人们生活、生产的特色。本节内容为1个课时,课程设计上,以青藏高原的宣传片作为导入,让学生对青藏地区有直观的感性的了解,接着以视频中的“山之极”“冰之极”“水之极”,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五、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课程引入 【视频展示】青藏高原视频 【提出问题】视频中描述的是哪里 【归纳总结】视频中对青藏地区的描述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青藏地区 引用视频展示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环节二 世界屋脊 【地图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提出问题】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读图描述青藏地区地理位置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地图展示】青藏地区 找一找青藏地区包含的省级行政区以及周围的邻国 读图识记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我国青藏地区的范围和位置概括明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地图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图 【提出问题】找一找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和山脉 注:强调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最高的山峰 读图识记,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概括明确:青藏高原地势高耸,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展示图片】青藏地区冰川 【提出问题】说一说青藏地区为什么被称为“冰之极”? 读图思考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展示图片】我国的主要河流 【提出问题】青藏地区为什么被称为“水之极”? 了解、 识记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概括明确: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青藏地区【展示图片】青藏地区地形图 【提出问题】根据拉萨、成都两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描述两地的气候特征并比较气候差异 (提示:强调日照、气温、降水差异) 读图、 比较、总结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概括明确:青藏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展示图片】青藏地区地形图 【提出问题】在图中找出拉萨和成都的位置,分析拉萨和成都气候差异的原因 读图分析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各月气温较低,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课堂活动】模拟一次雪域高原之旅 时间:暑期 交通工具与线路: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 1.考虑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 2.在旅途中,在铁路沿线经常能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耗牛,请你推测耗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进一步理解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和当地动植物的影响环节三 农业特征 过渡: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适合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1.高寒牧业【展示材料】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 【提出问题】 我国四大牧区中属于西北地区的有哪些 【图片展示】展示当地的畜种并说明特点 读图、 了解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2.河谷农业【展示材料】 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 【提出问题】青藏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分布地区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布特征? 读图分析思考 了解我国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分析青藏高原上河谷地区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概括明确:青藏地区气温较低,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源充足,热量条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活动】阅读材料,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提示: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和糖分的积累,因此,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分析思考 分析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图片展示】展示青藏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 【提出问题】说一说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分析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环节四 当堂练习环节五 课堂小结六、当堂练习1. 青藏地区雪山冰川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理纬度高,气温低 B.深居内陆,气温低C.海拔高,气温低 D.太阳高度低,气温低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相似点有( )A.地势平坦,起伏很小 B.纬度相当,海陆位置相似C.都属于季风区 D.湖泊众多3. 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 B. 大气洁净,空气稀薄C. 河湖多,雨水足 D. 太阳光照强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昼夜温差大 B.雪山连绵C.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D.地热资源丰富5.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渔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答案:C;D;D;D;C七、课程小结八、板书设计自然特征与农业一、世界屋脊1.位置和范围2.地形3.气候特征二、高寒牧区与河谷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