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收心】坐标初二,导航新气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开学收心】坐标初二,导航新气像 教案

资源简介

【开学收心】坐标初二,导航新气像
本节课采用坐标轴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面对学生的“开学综合征”,引导他们就自己开学的适应情况进行梳理、分析,通过不断讨论,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接纳自己状态的反复,找到新学期行动的方法。
01
【课程设计思路】
No.1
课程信息
活动对象:初中
场地要求:多媒体课室
教学准备:PPT课件
No.2
设计理念
初二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直觉经验型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其逻辑思维层次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形式逻辑思维阶段,离不开直观形象的支撑。
本节课以“坐标轴”为载体,通过“心理评量”的方式绘制状态曲线。心理评量法是短期焦点问题解决疗法常用的方法,通常做法是将个体的情绪或状态转变为“虚拟的”含有刻度的量尺,由个体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量尺进行赋分,借助评量帮助个体把模糊而抽象的感受与反应转化为具体、可测量的行动。
No.3
课程目标
1.积极看待开学初的各种变化,主动适应。
2.客观理性地看待学习生活中的状态起伏。
3.感受主观状态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有主动调节的意识。
No.4
教学重难点
学习客观理性看待新学期学习生活中的状态起伏,并具备主动调节应对的意识。
02
【课程环节】
主要环节
一、导入:小熊排队
二、展开:开学以来
三、深入:今天以后
(一)最高点vs最低点
(二)好的vs不好的
四、探究:以始为终
五、结束:勇于尝试
Part.1
引言
播放动图“小熊排队”(详见ppt)。
老师提问:小熊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没有坚定在一个队列里排队呢?
引导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新学期的我们也有想尽快做好的事情,就像“排队的小熊”,我们可能会出现心态上的急躁,行动上的不坚定。本节课希望助力同学们在新学期伊始能找好坐标,做好导航,少一些徘徊不定,多一些自我坚定。
设计意图:用趣味动图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从反面点题,引出课题。
Part.2
展开:开学以来
学生在寒假开学后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因为初二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加重,还面临生地小中考,可能会引发较多的开学不适应。使用“坐标轴”的形式引导学生回看自己的经历,审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状态。
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画一个坐标轴,横坐标是时间,标出开学第一周、第二周;纵坐标是“能量值”,满分是100,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满血状态”是100的血量一样。
学生的作图中,有些是上升、下降或者变化不大的线段,有些是波动起伏很大的曲线。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图,展开提问互动:
1、你的状态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在全班进行现场调查,让学生整体了解其他同学的开学适应情况。
师:相比于刚开学,你的状态怎样变化的呢?变得更好的请拍下手;变得更差的,请跺跺脚;没有什么变化的,请拍下桌子。
2.具体是哪些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呈现上课、写作业、体育运动、饮食、宿舍中、与朋友相处等六个方面(呈现在ppt上),让学生从中选择两项变化最大的方面,详细写一写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我觉得体育运动这块更累了,跑得更慢了。
师:这对你来说是好的变化还是不好的变化呢?
3.你怎么看待这些变化?
师:大家觉得这些变化正常吗?你自己满意吗?
生:正常啊!满意。
生:虽然正常,但我不满意。
师小结:大家听过“开学综合征”这个说法吗?
设计意图:漫长假期结束,学生需要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节奏;新学期伊始,学生往往心存改变的期待。立足于前两周,让学生用自评的方式梳理自己的变化,在互动中看到他人的变化,助力学生顺利度过开学适应期。
Part.3
深入:今天以后
学生对自己开学前两周状态的满意程度与其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状态的期待有关:期待自己这学期可以更好,或者担心自己的状态不好而影响本学期的表现。
引导学生用坐标轴评量的方式画出未来几个月的状态图。要求学生把横坐标延长,在原来“第二周”后面依次标出3、4、5、6月和期末,纵坐标还是能量值。
师:刚刚前两周的曲线是我们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这条曲线大家比较好绘制。而未来几个月还没发生,要靠我们尽量客观地预判
(一)最高点vs最低点
学生绘制的状态曲线图各异,在每个时间点上标注的“能量值”本身没有意义,对数字的解读才是关键。教师通过询问曲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了解学生的情况。
师:你们曲线的“最高点”出现在什么时间点?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好的vs不好的
教师就与学生互动的情况,抛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曲线(状态)是最好的?”“什么样的曲线(状态)是不好的?”
设计意图:借助自我评量的方式预演未来的状态,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发挥其调整自我状态上的能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重要,如何看待这件事情更为为重要”,通过对“好”“不好”曲线的探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其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时能够接纳自己的状态反复。
Part.4
探究:以始为终
新学期制定的目标常常在行进过程中被搁置在一边,引导学生用“以终为始”的视角重新审视整个学期,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现实行动力。
师:刚刚我们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往后绘制状态曲线,如果“以终为始”,我们假设学期末想要做的事情做到了,从后往前推,自己的状态曲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终为始再次审视一学期的状态变化,既能看到整个学期的走势又能看到某个时间点的差异,在两条曲线的异同中找到自己的可为之处。
Part.5
结束:勇于尝试
呈现徐慢慢漫画(详见ppt),点题,鼓励学生认识到“不管结果如何,要勇于尝试,努力去做”。
小结本节课,教师鼓励学生新学期积极尝试,勇于行动。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强化本节课的收获。
0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是用具象化的曲线来引导学生思考在校生活状态的变化,尤其是第三部分,在开学初结合本学期初二即将发生的各项大事记来预判状态曲线,引出什么样的曲线才是更好的学校生活方式。不少学生在学期中段仍记得第一课时绘制的曲线,教师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如果能对开学初的“预设曲线”再设计课程,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