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含义和要求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尊重他人的意义(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1)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2)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1)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2)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1)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2)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换位思考①想人所想、理解至上。②首先对人对已同一标准,其次宽人严己。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随堂测试一、选择题1.尊重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前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特征。尊重应从我做起,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 )①积极关注、尊重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只关注自己的感受④学会欣赏他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成语故事“负荆请罪”里,蔺相如用谦逊宽容这把钥匙,打开了廉颇的心扉,从此“将相和”。这启迪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 )①与人为善②尊重理解他人③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④处处忍让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古语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A.尊重他人人格 B.平等对待他人C.学会换位思考 D.学会欣赏他人4.如右图漫画,两个人的争吵启示我们要( )A.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B.宽容他人,杜绝争吵C.平等待人,减少歧视 D.尊重差异,和谐相处5.一男子穿陈旧的迷彩服进入书店时,被店员当成农民工拒绝入内。该书店的做法( )A.没有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应受到谴责B.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读书环境,理应支持C.限制了他人的行动自由,应受法律制裁D.旨在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衣着,无可厚非6.“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设置“一米线”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人们的交往和沟通②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安全③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管理成本④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小美家的洗衣机坏了,师傅修好后提着维修箱出门,跟小美说再见,她扶着门道"再见,直到师傅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关上门。"晚三秒再关门,的做法是( )①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②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③道德提倡,法律强制的责任④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做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一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因脱帽鞠躬向礼让他的汽车司机致谢而火遍网络。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司机的礼让使老人暖在心头,鞠躬致谢,老人尊重司机,有感恩之心的表现也尤为可贵。这说明( )A.尊重就是对他人鞠躬致谢B.相互尊重能够杜绝摩擦现象C.相互礼让会浪费时间造成拥堵D.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9.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对尊重理解正确的是( )①尊重他人是一一个人外在修养的内在表现②互相尊重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中国小将夺得跳水金牌。身为冠军,她却非常谦逊,在面对观众的欢呼和热情时,她不但挥手回应还深深鞠躬,赢得网友们的广泛称赞和喜爱。由此可见( )①要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②不被尊重和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③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④尊重他人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有行人时都会主动减速行驶,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到行人身上。从这些驾驶员身上体现出的可贵品质是( )A.挺身而出,扶危济困 B.尊重他人,礼貌待人C.诚实守信,差别待人 D.自立自强,助人为乐二、简答题12.以下名言警句说明了什么道理?(1)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2)敬人者,人恒敬之(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活暖闻】2022年2月28日下午,一段温馨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视频中,车水马龙的某广场上,一名佝偻着背、步履蹒跚的拄拐老人,缓步走在人行斑马线上。绿灯已亮,本该前行的汽车也停驻让行,老人回首致谢,夕阳斜照,为整个城市度上了一抹暖色。【触目惊心】有专家认为,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的不合理性,也进一步加剧了外卖送餐员交通违规行为的频发。“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因此如何送达是我的自由,而且也实在是没办法啊!”很多外卖送餐员对自己的交通违规行为显得很无奈。【生活启示】近年来,网上外卖订餐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与此同时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日益剧增。(1)根据材料一,事件中司机们的行为“暖”在何处?(2)结合材料二,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行为真的是“自由且无奈”之举吗?请你用“规则”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3)如何才能让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外卖送餐员“慢下来”?请你支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A5.【答案】A6.【答案】C7.【答案】C8.【答案】D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1)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法律与自由的关系)。(2)尊重是相互的。(3)学会换位思考。(4)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欣赏他人。(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13.【答案】(1)遵守社会规则,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维护社会秩序。(2)不是。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③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①国家加快制定并完善关于外卖配送的法律法规,使外卖行业有法可依。②外卖平台及时调整和完善一些不合理的奖惩规则,承担社会责任。③外卖骑手应注意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④点餐者应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