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法制进校园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法制进校园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校园法制教育
01
知法懂法,做合格学生
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
《宪法》
《民法典》
《民事诉讼法》
《刑法》
《刑事诉讼法》
《义务教育法》
《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
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
常见的
违法行为
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民事侵权行为
……
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个人财务
……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
违法
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等,比如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安全交通费》等等,当然也包括刑法。
犯罪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
触目惊心
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13278人,这些犯罪行为的产生,除外界因素影响之外,青少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
(一)吸烟、饮酒;
(二)多次旷课、逃学;
(三)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四)沉迷网络;
(五)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七)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八)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
(九)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
(一)予以训导;
(二)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
(三)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
(四)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
(五)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
(六)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一)予以训诫;
(二)责令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三)责令具结悔过;
(四)责令定期报告活动情况;
(五)责令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不得实施特定行为、接触特定人员或者进入特定场所;
(六)责令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
(七)责令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八)责令接受社会观护,由社会组织、有关机构在适当场所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监督和管束;
(九)其他适当的矫治教育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发现有上述情形的,应当及时依法查处;对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未成年人,应当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02
和校园欺凌说“不”
识别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常见的校园欺凌的行为有哪些?
常见的校园欺凌的行为有哪些?
骂:辱骂、中伤、讥讽、贬低受害者;
打:打架、殴打;
毁:损毁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共攻击等。
身体欺凌
是否和其他同学一起殴打过他人?


语言欺凌

是否被他人殴打过?
社交欺凌
网络欺凌

是否所有人一起说某某人的坏话?
是否所有人都孤立你?
是否给别人起外号,叫别人“丑八怪”等?
被别人起外号时你是否非常气愤?
是否在网络中恶意传播别人的隐私?辱骂别人?
是否在网上看到别人乱发自己的视频、照片?
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
被欺凌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低自尊、孤独感、自杀信念等心理问题。也可能产生违反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外化问题行为,例如逃学、盗窃、攻击等,被欺凌者可能因此被迫在同伴群体中被边缘化。
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系同班同学,2012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后郑某、李某、郑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帚、钢板等作案工具,造成了王某头部重伤,后王某经救治无效死亡。
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
代价惨重,值得我们深思!
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
旁观者会因没能帮助被欺凌者而产生内疚、自责甚至惶恐的情绪。旁观者的不作为往往会使得欺凌行为的加剧,甚至有些旁观者为保护自己而加入欺凌行为。
7月13日,一则广东女学生遭两名男生锁喉拖入房间殴打,被打女孩在开门准备离去之时,一名男生从身后对其“锁喉”,勒住颈部拖回房中,另一人则狠狠踢向女孩的腰部。事发时,房间内多人视若无睹,地警方也已介入调查。
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
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
欺凌者的欺凌行为是一种反社会行为,欺凌者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施造成极大破坏和恶劣影响,他们也终会受到法律制裁。
如何避免校园欺凌
增强自信
谨慎交友
敢于说“不”
校园欺凌
遭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勇敢说出来

谢谢同学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