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烧碱、消石灰和氨水的物理性质。2.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认识强碱的腐蚀性。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4.知道碱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学习重点】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复分解反应。【学习难点】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复分解反应。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一下问题1、初中常见的碱有 ,他们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2、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钙的俗名为 ,其水溶液俗称 。4.什么叫复分解反应 。5.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 性,PH 7。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现象是 。6.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方程式是该反应可用于检测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7.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是 方程式是我的疑惑二、课内合作,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一:部分碱的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名 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氧氧化铜化学式俗 名 ∕颜 色状 态气 味溶解性(特殊现象) ∕是否易潮解 ∕水溶液的特征目标二、石灰石、生石灰与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及相互转化生石灰的烧制高温煅烧石灰石,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交流:①.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②.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生石灰(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 ,生石灰是一种 固体。(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性,极易跟 反应并放出 ,常用作 剂,也可用于加热食品。(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 ,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 ,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3、熟石灰(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为 ,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2)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 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 ,其反应方程为 。(3)熟石灰的用途①做建筑、砌砖抹墙,制三合土;目标三、部分碱溶液的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 性,PH 7。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现象是 。结论: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CO2的反应猜想:氢氧化钠溶液 (“能”或“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向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 CO2 = +对比: Ca(OH)2 + CO2 = +结论: 碱+二氧化碳 → +思考:①如何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②氢氧化钠固体应该 保存,原因是拓展: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大气污染。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NaOH溶液 Ca(OH)2溶液 化学方程式滴加CuSO4溶液滴加FeCl3溶液滴加Na2CO3溶液结论:碱+盐 → +应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发生的反应,配制时不能在铁制容器中进行原目标四: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 ,生成两种新的 。这类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思考:上述讲过的反应哪些是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三、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的是( )A.氢氧化铜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纯碱溶液2、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某同学认为它可以①炼铁②生产生石灰③制水泥④制玻璃⑤做建筑材料。你认为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全部3.下列各物质的主要成份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 )A.石灰石、大理石 B.冰、干冰 C.不锈钢、黄铜 D.生石灰、石灰石4.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5.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A.H2 B.CO C. O2 D.CO26.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食醋除去瓶中的水垢C.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D.用含Na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7.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生石灰可以做食品的干燥剂B.水壶中的水垢可以用食盐水除去C.高炉炼铁时应用石灰石除去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杂质D.建筑上可以用石灰浆砌砖抹墙8.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溶液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 ③氯化钠和水 ④氧化钙和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9.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⑴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作用。10.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8个实验。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答案:1.D2.D3.A4.D5.D6.D7.B8.B9.⑴CaO+H2O==Ca(OH)2 ⑵腐蚀10.(1)Fe2O3+6HCl2FeCl3+3H2O(2)稀盐酸 无色酚酞溶液(3)Ca(OH)2+Na2CO3CaCO3↓+2NaOH(4)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NaCl或只有NaCl物质现象操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