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 2020年部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学校 班级 高二X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45分钟)
教材分析 本框题作为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题,第一课的课题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主要讲述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这是第一框题的主要内容,而要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要理解哲学的概念,本框题起到导入与铺垫的作用,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与引入点。 本框题共分三目,第一目是哲学的起源,讲述了哲学的含义、哲学的产生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第二目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讲述了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第三目是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讲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情分析 思维层面: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 生活层面:90后学生有着较为开阔的信息获取来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思考。 知识层面:学生初步掌握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具备了一定的哲学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事例及哲学家的经典观点,明确哲学的含义与哲学的起源。 2.辨别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 3.明确具体科学的分类,理性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培养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哲学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视频、图像资源开展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设计观察图片的互动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数图中的动物。 通过两个提问, ①如果你不认识其中某一个动物,你会在图中看到它吗? ②你对它的认识是取决于它自身还是取决于我们的头脑? 启发学生从游戏中获得思考,引出“哲学”的概念。 讨论、回答。对图片中动物数量的不同回答以及思考两个提问,初步在脑海中形成“哲学”的概念。 通过趣味互动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思考图片背后的哲学内涵,引出“哲学”的话题,对教学起到铺垫引导的作用。
讲授新课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含义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哲学含义的解释,PPT展示哲学的本义与释义,适当引导,明确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补充拓展哲学追求的智慧内涵,引用马克思的名言与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和宗教例子,区分现世的智慧与彼世的智慧。  预习、思考。阅读教材初步理解哲学的含义,从教师讲解中理解哲学智慧的内涵。 通过自我阅读与教师讲授,学生加强对哲学的含义的理解,发挥学生主动性与教师主导性。
2.哲学的起源 展示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提问哲学是如何产生的,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角度进行材料展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PPT展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的生活实例,简略讲述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讨论、分析材料。结合材料和书本知识回答哲学如何产生,明确哲学的产生源自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尝试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角度解释哲学如何产生,提升学生辩证思考能力。
3.哲学与生活 1.回顾前面的互动游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生活实例,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2.展示马克思与陈云的名言,进一步加深论证。 3.小结第一目哲学的起源,梳理课堂板书,归纳哲学的含义、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 回顾、总结。通过上述活动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回顾概括,让学生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提升学习兴趣。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 展示2019年全球合计国家和地区,提问: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是怎么形成的? 展示两种常见的观点: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说,并播放视频介绍较为合理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引出“世界观”的概念。 引用人们经常会问的问题和电影图片,点明世界观的概念。 联系上述哲学的含义精讲整个世界的分类,包含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 展示不同哲学家提出的世界观,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从自身已有知识出发,讨论回答蓝色星球如何形成。 2.从课堂案例中理解世界观的含义。 通过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源,引导学生理解世界观的概念。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通过表格,精讲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并让学生列举哲学和世界观的例子。 1.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经验举例回答。 表格更易呈现哲学与世界观的不同,学生举例回答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讲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含义,通过思维导图指出两者的侧重不同。 2.列举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实例,提问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关系。 3.小结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加深学生记忆。 看书并结合实例回答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思维导图更易呈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引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加深学生对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理解。
哲学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分类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框关于哲学的含义的知识点,通过“哲学致力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句话,引出学生对于具体科学的分类的思考。 温故知新。对哲学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从哲学的含义中思考具体科学的分类。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生发出对新知的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展示物理学中的“苹果落地”和生物学中的“种瓜得瓜”的图片,说明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一领域的具体规律,而哲学是整个世界适用的普遍规律。得出具体科学与哲学是个性与共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展示恩格斯的名言和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展示恩格斯的名言以及牛顿晚年因为信奉上帝而陷入研究歧途,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且要提出缺乏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走弯路,甚至失败。 4.对上述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列举表格的方式展示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1.从已经知道的自然现象出发,讨论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从名言展示和具体案例中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通过丰富的名言以及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填写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表格,加深理解。
结束新课 1.首先列出本课的总框架,引导学生对三框的内容进行概括梳理。 2.对哲学的概念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总结,分别从本义、本质、产生、特点以及作用对哲学的含义进行界定。 回顾本课知识,构建逻辑框架。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培养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