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太阳活动与地球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图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太阳活动与地球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图表版)

资源简介

§1.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课时)
姓名 日期 指导老师
课型 新课 教材 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标准解读:描述太阳活动的类型、周期以及所在太阳的具体圈层;说明不同类型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 分析 内部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太阳的角度来了解地球,为后面学习大气运动和水循环打下基础。教材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如“磁暴”现象、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极光、气候异常等。 外部分析:与初中地理知识的联系:太阳圈层结构的内容初中已经有所涉及,本节课是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进一步的学习。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本节课太阳辐射波长,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与高中物理力学、电磁波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知识 结构
教学 目标 1.分析太阳大气层结构图,指出太阳大气分层以及各层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观察太阳黑子数量随年份变化图,总结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3.合作探究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整合信息,团队合作的实践力。 4.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教学 重点 1.太阳外部大气圈层结构 2.太阳活动的类型 重点确定依据:根据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及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需要太阳外部大气圈层结构和太阳活动的类型的知识作为基础学习,是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确定依据:根据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及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教学难点。
教学 方法 1.读图分析法——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类型,分析图1-13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直观的认识太阳外部结构以及太阳活动的形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案例教学法——耀斑对地球的影响,举例德军司令部有一个叫布鲁克的电报员,他在二战中执行任务时,由于太阳活动导致通讯突然中断,信息不通,贻误了战机,导致战斗失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学情 学法 学情:本节课授课对象为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学生整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比较弱,对资料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学生刚进入高中,尚未习惯从理性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另外,初中地理没有宇宙相关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逐渐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注重分析与综合的能力的培养;且在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索地理事物的热情。 学法:归纳总结法:学习太阳活动是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总结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能力。
教学 资源 1.图片——教材图1-13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示意图——太阳外部结构和太阳活动——应用太阳外部结构知识,帮助学生们了解太阳活动形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图片——教材图1-14太阳表面的黑子图——太阳黑子——运用黑子概念帮助学生掌握黑子的形态及黑子“黑”的原因。 3.图片——太阳黑子数目随年份变化图——太阳黑子活动特点——分析总结出太阳活动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4.图片——教材图1-15极光图——太阳风对于地球的影响——运用极光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析太阳风对于地球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 分享一个小故事,德军司令部有一个叫布鲁克的电报员,他在二战中执行任务时,通讯突然中断,信息不通,贻误了战机,导致战斗失败。布鲁克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但是这件案子如今被认为时冤案,那么这件案子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同学们带着问题来学习 结合案例思考“冤案”的罪魁祸首是谁?产生好奇心,思考如何才能获得其相关信息,并讲出自己的办法。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活动 同学们来看课本19页图1-13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示意图,思考两个问题: 1.太阳外部大气有哪几个圈层? 2.什么是太阳活动、有几类、分别发生在哪个圈层? 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1.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有三类;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据图掌握太阳外部结构和太阳活动的类型以及分布才太阳外部圈层的具体位置。
承转 我们接下来从太阳大气外部圈层逐一学习太阳活动?
讲授 在太阳光球层的表面有些黑斑点,是太阳黑子。同学们看图1-14太阳表面的黑子,我们可以看出太阳黑子在图上相对于其他区域比较暗。那是因为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光球层的平均温度低,因而在明亮光球衬托下,它才显得暗淡一些。中高纬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有明显的11年周期性,怎么回事呢 那是因为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太阳黑子在图中是“黑色”的原因是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光球层的平均温度低,因而在明亮光球衬托下,它才显得暗淡一些。年轮的疏密变化有明显的11年周期性与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周期有关联。 讲解后让同学们掌握太阳黑子的概念和其数目变化的周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 读图 我们从图中观察出太阳黑子数目在图像上有两个峰值,我们可以得出太阳黑子数目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黑子数目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黑子数目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 黑子数目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同学们直观的从图中总结出什么是太阳活动峰年以及太阳活动谷年。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承转 前面我们学习了光球层上的黑子,那么色球层上是什么呢?同学们还记得吗?
讲授 在色球层的某些区域,会出现短时间内突然增亮的现象,这叫耀斑,又叫太阳色球爆发。耀斑活动的周期也是11年,常随着太阳黑子的增多而增多。耀斑以太阳射电爆发(太阳的电磁辐射急剧增加)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学习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我们就可以解决“冤案”,“冤案”的罪魁祸首就是磁暴。其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所以出现通讯突然中断,信息不通的现象,贻误了战机,导致战斗失败。 耀斑以太阳射电爆发(太阳的电磁辐射急剧增加)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解决案例提出的问题,掌握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转 那么太阳风对地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活动 阅读21页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太阳风? 2.太阳风在什么时候强度大,什么时候格外强烈? 太阳风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在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风的强度相应增大,特别是在耀斑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 日冕层温度超过100万摄氏度,它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当运动速度超过350千米/秒时,就能脱离太阳的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带电粒子流,好像是从太阳吹出来的一股“风”,这一现象称为太阳风。在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风的强度相应增大,特别是在耀斑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 通过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日冕层,以及产生太阳风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承转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表现呢?
讲授 同学们看课本图1-15——极光 是不是很漂亮,这是太阳风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的表现形式。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这就是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的绚丽多彩的极光。 漂亮的极光产生的原因是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讲授 同学们学习21页的阅读卡可知,统计资料表明,在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在太阳活动谷年,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平稳。农业统计数据则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谷年,全球农业歉收的概率更高一些。 所以,气候异常也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之一。 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整理归纳能力。
检测 1.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D) A.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2.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为(C) A.耀斑和日珥 B.黑子和日珥 C.黑子和耀斑 D.日珥和太阳风 3.太阳活动常对地球上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其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A) ①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小结 1.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日、太阳风 2.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对应活动类型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磁暴”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产生极光现象 ④气候异常
作业 《汉书·五行志》曾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 大如钱,居日中”据此资料回答问题? 1.资料中描写的现象是什么?发生在太阳的那个圈层?这种现象会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优势:材料使用到位(如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示意图)让同学们清晰直观的归纳总结出各个太阳活动分布在哪个外部圈层。虽然学生思维呈现较为发散,但教师仍能紧扣课堂知识内容重点,帮助学生紧跟课堂教学思路。如:在教授极光时同学们可能被漂亮的图片吸引,思维发散,但是在活动时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回归课堂,紧跟节奏。通过思维导图总结,让同学们掌握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类型这一重点内容。通过读课本太阳黑子图,培养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设计互动问题,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哪些影响?使课堂气氛融洽、民主,尊重了学生人格,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 不足:课堂板书字体不美观需要多加练习,字体有较小,教学过程中有点儿不自然,过于紧张;讲课声音不够洪亮。讲课过程中对教态不够重视。没有充分的利用好副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