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审核人: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课题 2.1创新改变生活 课型 新授 课时:1核心素养与 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重点 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难点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首课五分钟 阳光小课堂预习案1.怎样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带来惊喜成就感,人们生活更美满(好) ①生活处处有创 新。 ②创新是一种生 活 方 式。 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无到有和完善,科技生活方方面, 积累顿悟灵光现,个人团队皆可创。 (1)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2)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3)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4)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3.创新对个人的影响。 带来惊喜成就感; 激情活力都充满; 思维行为可改变,激发潜能迎挑战。 (1)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 就 感。 (2)点燃激 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 力。 (3)改变我们的思 维 方 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 战,激发潜 能,超越自我。 4.不同领域的创新及其意义。 知识(创新供思想)提供新思想, 技术创新增财富, 制度创新推进步。 (1)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 想和方法。 (2)技术的创新促进生 产 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3)制度的创新促进公 平 正 义、推动社会进步。 ★5.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1)对人类社会:创新是推动人 类 社 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对国家发展: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 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 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 赋。 (3)对国际竞争: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 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对改革开放: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 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创新是国 家 命 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 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 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 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4)改革为创新指明了任务和方 向,创新推动改革往深处、高处发展 (5)改革指向过去,意味着要与时俱进,要破 旧。创新指向未来,意味着要立 新。探究案1.(2023年山东枣庄)创新驱动擘画未来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我市某中学为营造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分析】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成果丰硕。从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社会观察】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走进我们的生活。智慧校园,让智能化触碰校园各个角落;“爱山东·枣庄”APP的应用,让我们体验到“一部手机走枣庄”的便利;刷脸支付,带给我们全新的支付体验;共享单车,让我们的出行更快捷;一部手机定时监测,完成田间地头、农场大棚农作物、畜牧全培植培育管理;一个平台汇聚信息,村里大事小事尽在掌握;一大批数字乡村项目的实施,让枣庄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创新惠及人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给我们带来哪些实惠? 【创新实践】2023年4月23日,由山东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七部门共同主办的 第37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圆满结束。枣庄市共有34名选手荣获佳绩,14项作品获省一等奖,7项作品获省二等奖,13项作品获省三等奖,其中3项优秀作品被推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人人皆可创新,九年级(1)班以“立志创新见行动”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代表小组写出发言提纲。 2.(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 材料一 近几年,高科技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大放异彩。“猎豹”、VSS(数字学生场馆模拟仿真系统)、机器人大厨等科技设备频频出圈。迈入2023年,“智能亚运”的独特风采开始呈现。“黑科技”将在开闭幕式、火炬传递、赛事运行等场景高光亮相。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材料二 2022年,载入史册的科技成就令人目不暇接。中国空间站历史性完成“合体”;云南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夸父一号”开启太阳探测之旅……科技工作者在一个个领域迈出坚实脚步,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哪一领域的科技水平取得了快速发展? ②请你概括,中国科技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具体说说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是什么? (3)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结合材料二,请说出教育的重要性。训练案1.(2023 遂宁)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首次应用的测控系统即便无人值守,也可以通过自己“思考”和“判断”操控航天器。专家说:“新系统具有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钳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个人行为,也是团队的创造活动②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 临沂)10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 ) ①展现出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说明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②彰显了国家对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视③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竞争力④是广大航天工作者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结果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23 北京)能用于手机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仅为A4纸的四分之一;普通手机可直连北斗卫星发信息,解决“不在服务区”难题;180千瓦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性能卓越,其电池寿命超过3万小时,是行业均值的两倍……我国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这些科技成果说明(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④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 滨州)“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这样憧憬未来中国。如今,先辈的梦想照进现实,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精神。因为创新( ) 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④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 自贡)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陈冬等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航天员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多种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天宫课堂”的授课( ) ①让青少年体验不一样的学习,点燃创新激情②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③是创新强国的好点子,是以万众创业为目的的匠心之作④说明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2023年江苏连云港)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下属于创新的是 ①小红跟着妈妈学习做八宝饭②小新用经典老歌编排出民族舞③小亮用饮料瓶做成手工艺品④小飞每天坚持做50个仰卧起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 探究案 1(1)①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不断提高; ②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⑤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⑥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②创新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3)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增强社会责任感;②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③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④培养好奇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⑤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2.(1)①体育赛事(场)领域(合理即可) ②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训练案CDABA C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