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教时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掌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做法。 政治认同:认同在发展中华文化过程中,要拒绝“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科学精神: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公共参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参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近代文化思潮之——文化复古主义 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是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近两百年的学术,一言以蔽之为“以复古为解放”。具体来说是“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 近代文化思潮之——全盘西化论 1929年, 胡适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文中说: "抗拒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 没有人主张了,但所谓选择折中的议论,看到非常有理,实骨子里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世界化的路。” 陈序经把关于中国文化的不同主张划为三派:“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文化的”、“折衷派——提倡调和办法中西合璧的”、“西洋派——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 “兄弟是特别主张第三派的,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的西化”,即所谓“全盘西化”。 教师总结: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历史和实践证明,“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都是错误的。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观看视频《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教师总结: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例子——宗教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寺院利用施捐进行放贷使其成为了当时的信用机构。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下至平民、上至帝王都常对寺院施捐,使寺院积累了大量财富。为了利用施捐生利,佛教寺院以质库的形式进行生利,其主要的借贷形式为典当制。南北朝时期,人们向寺院质钱是一种普遍现象,典当之物种类繁多,无论贵贱。 到了唐朝,经营抵押放款的机构已不仅仅是寺院,个人和一些专门的机构也开始了典当业务,而寺院则顺应时代发展,推出了存款和代客管理钱财的业务。 在寺院金融逐渐降温后,其发展出来的金融业务得到了传承,如明清时期典当行发展到了最高峰,存贷业务也见于后来的钱庄、票号等。 虽然寺院金融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后人经过不断地改进创新,使寺院金融中最宝贵的经验传承了下来。寺院金融带来的金融伦理、信用机构以及社会化募资对中国金融的发展带来的重要的影响,这三者相互联系,为后世金融发展带来的长期的影响。 环节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王明,先在土地革命时期,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后又在抗日战争时期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给我党造成了巨大损失。归纳他之所以会“左倾”、右倾同时犯的原因: 首先,是王明权力心重,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党与军队的利益,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其次是他教条地照搬马列理论,没有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再加上他心胸狭隘,容不得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存在。 我们应该接受王明屡犯错误的教训,一切以国家与人民利益为重,干事业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心地坦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而努力奋斗。 教师总结: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洋为中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三)典题练习 1.近年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成功承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商文化论坛,成立29家海外孔子学堂,实施“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与国际儒联共同举办汉学青年学者曲阜研修营,连续多年开展“孔子文化世界行”,组织举办全球“云祭孔”大型网络直播活动等。开展上述活动有利于( D ) ①加强交流互鉴,发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讲好中国故事,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获得普遍认同 (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才要“认同”) ④坚持求同存异,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全球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践行这一倡议需要国际社会( A ) ①摒弃霸权思想,推动各国文明的包容共存 ②坚持平等原则,推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 ③立足优秀文化,着力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 (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与文化交流和多样性无关) ④认同别国文化,用海纳百川胸怀博采众长 (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才要“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看图了解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说说你支持这两种观点吗,理由? 回顾知识: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思考并讨论:宗教金融是如何体现我国对外来文化博采众长的? 思考:王阳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时犯了怎样的错误? 以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导入,并对其内容进行补充。同时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温故知新,学会知识迁移。 采用新颖的例子解释教材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对第八课知识进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板书设计: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两反对”) ②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两结合”)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 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