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安全应对自然灾害湖北武汉版 八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2.知道在遇到地震、雷电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如何安全应对。3.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新知导入出示:图片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同学们,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我们如何安全应对?新知讲解读完“汶川大地震“ 这则案例,给你怎样的启示?情境园这次“汶川大地震”一所普通乡镇中学的师生幸免于难,得力于每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科学、严谨的紧急疏散演习,科学的应对。新知讲解智慧屋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异常现象或事件。地震、雷电和泥石流等是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如果遇到这些险情,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应对,从而保障生命安全。新知讲解智慧屋1.冷静处理,切勿着急。如果所处的是平房,那么你要迅速跑到门外;如果是楼房,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2. 先找藏身处,再离危险区。迅速抱头,躲在室内墙角或桌子等坚固物体下。注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躲在墙角,应用手保护头部和颈部;在桌下,要用手抓紧桌腿。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3.如若被埋,切勿慌张,留存体力等待救援。地震灾害勿恐慌新知讲解智慧屋1.室内预防雷击。关好门窗,不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不打电话,不靠近金属设备。另外,不穿潮湿的衣服,不靠近潮湿的墙壁。2.室外预防雷击。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线,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大树等,躲避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中。不在旷野里行走,不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不用金属杆雨伞,不把铁锹、锄头扛在肩上。防避雷电要心细新知讲解智慧屋泥石流来两侧跑1.判断泥石流。一看:河(沟)床突然断流或流量突然增大,并夹有大量柴草、树木;二听:河(沟)谷深处有轰鸣声并伴有轻微的振动感。以上现象说明河(沟)上游可能发生泥石流。2.躲避泥石流。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注意不要在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新知讲解训练场地震逃生演练。第一步:明确逃生路线与基本方法。第二步: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师生就地躲避。(提示:停止授课等活动,迅速抱头,找地方躲避,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如果在坚固的桌下躲避,用手抓紧桌腿;如果在墙角躲避,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不要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新知讲解训练场地震逃生演练。第三步:发出“撤离疏散”信号,教师指挥撤离。(提示:头顶书本、书包或双手护头,分组从前后两门有序撤离,下楼迅速但不推搡冲撞。)第四步:到达集合点,清查人数,报告情况。新知讲解训练场正确,这样可以防雷击,门窗又不会被风刮坏。判断以下雷雨天里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1.关好门窗2.赶去阳台收晾在金属绳上的衣服。正确,这样可以防雨浇湿衣物。新知讲解训练场不正确,易发生雷击事件或广告牌掉下砸伤事件。3.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或铁塔底下避雨。4.在雨中打手机求助。不正确,不能在雨中打手机,容易发生雷击事件。新知讲解训练场正确,防止沾湿或触电。5.有急事必须出门,穿上胶鞋。6.到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观赏雷电奇景。不正确,容易发生雷击事件。新知讲解训练场正确,防止沾湿或触电。7.身在户外,寻找土坑藏身,立即下蹲。新知讲解锦囊小卷洪水过后防病灾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此外,洪水过后,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注意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卫生情况,及时清洁打扫污物、清水、喷洒消毒水,预防传染病及病蝶生物。新知讲解我的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已经了解了常见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1.在室内突感明显晃动时,我的做法:拿枕头或棉被托在头顶,躲进桌子下面,并且用手牢牢的抓紧桌腿。新知讲解我的收获回家路上遇雷雨天气时,我的做法:首先要找寻安全的地点躲避,如果地点不好确认或时间来不及,应主动降低自己的身高,不要将自身置于整个环境中的制高点,一定不能选择在树下避雨。另外在空旷的环境中,人本身就是“高体”,若是打伞更增加了高度,这样更容易“吸引”雷电,科学的做法是不要打伞,尤其是金属杆的伞。新知讲解我的收获外出游玩遭遇泥石流时,我的做法:朝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侧山坡或高地跑,注意避开从高处滚落的山石。不可停留在低洼处,更不能往河沟下游走。不能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泥石流可能将树连根拔起。新知讲解拓展延伸什么是山体滑坡?山体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和“山剥皮”,是岩土体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向下滑动的现象。新知讲解拓展延伸如何预防山体滑坡?(1)采取加固山体的防范工程。(2)改变滑坡体外形。(3)填补山体裂缝。(4)设置抗滑桩。新知讲解拓展延伸发现滑坡灾害前兆时,预先选定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移动时,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撤离。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远离房屋、围墙、电线杆。处于滑坡体下方时,应迅速向两边空地逃离。遇到山体滑坡,如何应对?新知讲解拓展延伸在室内也会遭遇雷击,这是由于建筑物的设施或线缆是从建筑物外边接进来的,比如电源线、电话线、煤气管等,在建筑物外的线缆容易处在雷电影响区域的范围内,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就有比较强的电磁波或者称“感应电压、感应电流”顺着这些线缆进入房间。此时,如果恰巧与这些线缆有所接触,就容易遭受伤害。室内遭雷击的原因:新知讲解拓展延伸在我国,有两种室内雷击情况比较常见,一种是照明灯,电流可能会通过照明灯跳到人体,从而造成击伤甚至死亡;另一种情况是太阳能热水器,电流可以通过管道从房顶连接到屋内,如果此时恰巧在洗澡,就有可能受到伤害。室内遭雷击的原因:课堂练习想一想,你在地震演练中的感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1.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2.我们学习了应对地震、雷电和泥石流的方法3.我们进行了实地演练板书设计安全应对自然灾害什么是自然灾害应对地震、雷电和泥石流的方法实地演练作业布置1. 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讲给身边的人,和他们一起分享!2.反思与分享:(1)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和收获?(2)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湖北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 第14课《安全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课题 安全应对自然灾害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八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案例入话题导入话题,然后, 讲述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遇到地震、雷电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如何安全应对,最后实践演练等知识;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自救脱险和救助他人,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损伤。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2.知道在遇到地震、雷电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如何安全应对。 3.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重点 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难点 知道在遇到地震、雷电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如何安全应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地震 泥石流 山体滑坡同学们,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我们如何安全应对? 今天,我们走进课文《安全应对自然灾害》从中学习方法吧! 图片导入。 通过图片设疑 ,让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讲授新课 一、情境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在此次大地震中,一所普通乡镇中学的师生幸免于难。从2005年开始,这所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科学、严谨的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后,得益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紧急撤离,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全体师生毫发无伤, 而此时8栋教学楼出现部分坍塌,已全部成为危楼。读完“汶川大地震”这则案例,给你怎样的启示?这次“汶川大地震”一所普通乡镇中学的师生幸免于难,得力于每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科学、严谨的紧急疏散演习,科学的应对。二、智慧园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异常现象或事件。地震、雷电和泥石流等是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如果遇到这些险情,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应对,从而保障生命安全。(一)地震灾害勿恐慌1.冷静处理,切勿着急。如果所处的是平房,那么你要迅速跑到门外;如果是楼房,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2. 先找藏身处,再离危险区。迅速抱头,躲在室内墙角或桌子等坚固物体下。注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躲在墙角,应用手保护头部和颈部;在桌下,要用手抓紧桌腿。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3.如若被埋,切勿慌张,留存体力等待救援。(二)防避雷电要心细1.室内预防雷击。关好门窗,不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不打电话,不靠近金属设备。另外,不穿潮湿的衣服,不靠近潮湿的墙壁。2.室外预防雷击。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线,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大树等,躲避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中。不在旷野里行走,不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不用金属杆雨伞,不把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三)泥石流来两侧跑1.判断泥石流。一看:河(沟)床突然断流或流量突然增大,并夹有大量柴草、树木;二听:河(沟)谷深处有轰鸣声并伴有轻微的振动感。以上现象说明河(沟)上游可能发生泥石流。2.躲避泥石流。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注意不要在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三、训练场(一)地震逃生演练。第一步:明确逃生路线与基本方法。第二步: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师生就地躲避。(提示:停止授课等活动,迅速抱头,找地方躲避,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如果在坚固的桌下躲避,用手抓紧桌腿;如果在墙角躲避,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不要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第三步:发出“撤离疏散”信号,教师指挥撤离。(提示:头顶书本、书包或双手护头,分组从前后两门有序撤离,下楼迅速但不推搡冲撞。)第四步:到达集合点,清查人数,报告情况。(二)防避雷电知识抢答。判断以下雷雨天里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1.关好门窗正确,这样可以防雷击,门窗又不会被风刮坏。2.赶去阳台收晾在金属绳上的衣服。正确,这样可以防雨浇湿衣物。3.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或铁塔底下避雨。不正确,易发生雷击事件或广告牌掉下砸伤事件。在雨中打手机求助。 不正确,不能在雨中打手机,容易发生雷击事件。有急事必须出门,穿上胶鞋。正确,防止沾湿或触电。6.到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观赏雷电奇景。不正确,容易发生雷击事件。7.身在户外,寻找土坑藏身,立即下蹲。正确,这样可以藏身避雨。四、锦囊小卷洪水过后防病灾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此外,洪水过后,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注意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卫生情况,及时清洁打扫污物、清水、喷洒消毒水,预防传染病及病蝶生物。五、我的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已经了解了常见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1.在室内突感明显晃动时,我的做法:拿枕头或棉被托在头顶,躲进桌子下面,并且用手牢牢的抓紧桌腿。2.回家路上遇雷雨天气时,我的做法:首先要找寻安全的地点躲避,如果地点不好确认或时间来不及,应主动降低自己的身高,不要将自身置于整个环境中的制高点,一定不能选择在树下避雨。另外在空旷的环境中,人本身就是“高体”,若是打伞更增加了高度,这样更容易“吸引”雷电,科学的做法是不要打伞,尤其是金属杆的伞。3.外出游玩遭遇泥石流时,我的做法:朝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侧山坡或高地跑,注意避开从高处滚落的山石。不可停留在低洼处,更不能往河沟下游走。不能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泥石流可能将树连根拔起。拓展延伸1.什么是山体滑坡?山体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和“山剥皮”,是岩土体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向下滑动的现象。2.如何预防山体滑坡?采取加固山体的防范工程。比如修建截水沟和排水沟,拦截斜坡上的地表流水,并沿排水沟把水引出滑坡体,以消除诱发滑坡发生的地表水作用。改变滑坡体外形。适当对坡体外形进行修正,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例如,削坡减载,即将滑坡体上部削坡,减轻其重量,以减小下滑力。填补山体裂缝。填补山体裂缝有利于平衡山体整体的土壤成分,使其整体处于均衡的状态。设置抗滑桩。抗滑桩可以起到点带面的稳定作用,通常需要将其打入土壤底层稳定的岩石层面,就像地基一样,可以对滑坡体起到一定作用的稳定效果。 3.遇到山体滑坡,如何应对?发现滑坡灾害前兆时,预先选定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移动时,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撤离。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远离房屋、围墙、电线杆。处于滑坡体下方时,应迅速向两边空地逃离。4.室内遭雷击的原因:在室内也会遭遇雷击,这是由于建筑物的设施或线缆是从建筑物外边接进来的,比如电源线、电话线、煤气管等,在建筑物外的线缆容易处在雷电影响区域的范围内,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就有比较强的电磁波或者称“感应电压、感应电流”顺着这些线缆进入房间。此时,如果恰巧与这些线缆有所接触,就容易遭受伤害。在我国,有两种室内雷击情况比较常见,一种是照明灯,电流可能会通过照明灯跳到人体,从而造成击伤甚至死亡;另一种情况是太阳能热水器,电流可以通过管道从房顶连接到屋内,如果此时恰巧在洗澡,就有可能受到伤害。 学生阅读案例。 阅读课文内容 思考、交流。 实践演练阅读、理解收获、感受拓展延伸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懂得科学、严谨的紧急疏散演习,能应对突如其来的地震。 通过阅读了解地震、雷电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如何安全的应对。 通过模拟实践,增强学生的自救能力,加强安全意识 。 阅读锦囊小卷,引导学生了解洪水过后如何防病灾。 通过我的收获,目的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所学的知识 ,应对地震、雷电和泥石流的方法。通过拓展延伸,了解什么是山体滑坡及如何应对以及室内遭雷击的原因,拓展学生的知识的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课堂练习 想一想,你在地震演练中的感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2.我们学习了应对地震、雷电和泥石流的方法3.我们进行了实地演练 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板书 安全应对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应对地震、雷电和泥石流的方法实地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八年级 第四单元 防范伤害 呵护生命 第14课《安全应对自然灾害》教案.doc 【湖北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八年级 第四单元 防范伤害 呵护生命 第14课《安全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