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特点。
2、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3、了解系统含义及基本特征。
4、理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科学精神:能够对联系的观点进行分辨和比较。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公共参与:在生活中能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阅读与理解】
思考:通过蝴蝶效应,感悟到什么哲学道理?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小结:
1、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①任何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注意:是周围事物不是所有
【阅读与理解】
归纳总结:根据视频内容,联系课本,总结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的内容
联系的客观性
①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不可主观臆造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
①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特 征 含 义 表 现 方法论
普遍性(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①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二者都是客观的。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离开事物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多样性(形式不同)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注意: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②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这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主观的。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
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和发展的,从数量上看它
②地位、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相互依赖:
整体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相互影响:
整体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注意: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部分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部分以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系统优化方法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
①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备的功能
②有序性:系统内部结构是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
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结构有序合理,就会促进系统的发展,结构无序或不合理则阻碍系统的发展
思考:
上述两种读书方法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谈谈你是怎样学习的,并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住此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课堂练习】
1.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这一决定遭到日本民众、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多国的抗议和谴责。这是因为( )
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B.联系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我们要立足部分
D.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最新研究显示,当我们压力大时就喜欢吃辣味食物,这是因为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刺激口腔神经末梢,大脑便释放出可以使人愉快的物质——内啡肽。香蕉中富含的镁元素,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立足于局部,发挥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北极地区发生了被称为“尤娜谜”的气候变化。气象学界通常认为,“尤娜谜”与北极大气环流有关,是气候变化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气候系统中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在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北极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说明(   )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C.主观随意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D.一切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4.2021年1月5日是“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实施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经济带不是一个个独立单元,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总体谋划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
A.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有决定作用
C.整体统率着部分且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D.合理利用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够推动整体发展
5.受全球气候变暖、草原区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我国草原蝗灾多年来呈现高发态势。针对2020年国内外蝗情的复杂形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相应的蝗灾防控专家组,抓紧研究制定全国草原蝗灾防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草原蝗灾的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全面监测和对重点发生区的有效防治。这启示我们进行蝗灾防控应( )
①重视联系的多样性,注意把握联系中间环节
②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根据需要建立人为联系
③注重联系的整体性,立足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④运用综合思维方式,统筹考虑优化治理策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从哲学上看,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旨在( )
①从整体出发,使各个要素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
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实现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的理想效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D、B、D、C、B、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