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 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 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

资源简介

周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2.2创新永无止境 课型 新手新授新授 新授 课时:1
核心素养与 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 道德修养: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增强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修养;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时刻遵循在法律的架构内创新; 健全人格: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责任意识: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
难点 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首课五分钟 阳光小课堂
预习案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 合 国 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2.我国的科技现状。 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需要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3.为什么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科技现状+创新重要性+意义) (1)现状: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需要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创新的重要性: ①对人类社会:创新是推动人 类 社 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对国家发展: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 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 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 赋。 ③对国际竞争: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 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对改革开放: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 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⑤创新是国 家 命 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3)意义 国家:①有利于落实科 教 兴 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 合 国 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 技 进 步的轨道上来。 社会:有利于营造创新的舆 论 氛 围和法治环境。 公民: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自己铸造成创新型人才。 企业:有利于企业重视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动,研发出新产品 ★4.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国、社、企、公民)。 (国):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 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要增强自 主 创 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 特 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 理 格 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 动平台和融 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 论氛围和法 治环境。 ④ 完善科技奖 励制度,积极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⑤坚持依 法 治 国的基本方略,加大知 识 产 权的保护力度。 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 (社) ①激发创新活力。弘扬改 革 创 新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②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企): ①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 ②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创新。 ③企业要增强竞 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 争 力。 ④企业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 鉴国外新进的科技成果,并不断加以创新。 (公众/个人): ①要弘扬创新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②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5.教育的重要性(见公民的基本义务) 百年大计教育本,人才培养根本途;人生幸福奠基础,人类文明传薪火; 民族成就美未来,亿万家庭美期盼;社会进步之基石。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 新 人 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 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 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哪些发展? 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教育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高,教育公 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 量稳步提升。 7.为什么要激发创新活力?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②企 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3)时 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 的是增进人类福扯,让生活更美好。 ★8.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勇气自信好奇心,批判莫忘团队情,意志担当济世情。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9.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1)学习相关法 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2)未成年人的知 识 产 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3)拒绝购买盗 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 利 保 护。
探究案
1.(2023年湖南怀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1月9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空间站全面建成。揽月、探火、逐日成果频出 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突破60次,创造了发射次数的新纪录,中国航天人披星戴月、无畏舍得、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攻坚克难,亲手铸就大国之魂。致敬中国航天人! 材料二从熟悉的“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中国空间站“天宫”、绕月探测工程“嫦娥”、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到月球车“玉兔号”、火星车“祝融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从“北斗”指路、到开启星际之旅的“墨子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 这些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名字书写着中国式浪漫,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从隽永的历史走向遥远的未来,中国式浪漫会继续迈着坚定步伐逐梦神州。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国家实施了哪些发展战略? 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训练案
1.(2023年山东泰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说明我国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B.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创新型国家前列 C.坚持把创新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坚持科技是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2023年四川广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取得重大成果。据此,下列认识你赞同的是( ) 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创新仅局限于科技领域 ③取得这些重大成果得益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2023年陕西A卷)道德与法治课上,小餐和同学们从漫画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下面观点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小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②小山:要提升自身能力,拒绝与他人合作 ③小静: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要自己干 ④小秦: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年山东威海)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 A.教育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B.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C.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教育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5.(2023年山东烟台)山东省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2022年12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社会近20万名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参与,548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159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亮相大赛。一场青春的科技风暴“席卷”齐鲁大地。科技创新大赛 ①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②是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有效途径 ③让每个人都成为创新者 ④有利于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年陕西A卷)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陕西科研院所提供的46台各种型号发动机,研制的“千里眼”“顺风耳”“神经中枢系统”等产品,为飞船成功发射贡献了陕西智慧和力量。这得益于我省 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形成了大众创业社会氛围 ③科研院所重视技术研发④科研人员发扬科学家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2023年湖南株洲)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株洲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02%,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株洲紧跟国际前沿发展趋势,组织攻克了一批对外过度依赖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优势技术。这说明 ①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核心技术可以“要来”、“买来”、“讨来” ③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④要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8.(2023年江苏苏州)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 ①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②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已位列世界第一 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 牡丹江)“神舟、嫦娥、天宫、天问……”逐梦太空的成就,见证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奋进足迹,折射出创新中国的澎湃动能。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利于(  )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②巩固我国科技创新强国地位 ③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④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 常德)中国空间站的三次太空授课——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点亮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天宫课堂”的开设(  ) ①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②体现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④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成就傲视全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2023 邵阳)202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根本靠创新。企业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打造更多有话语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之所以要重视创新,是因为(  ) ①创新精神表现为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②企业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市场制胜之道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 宜昌)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很多想象变成现实,很可能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颠覆性变革”,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人类社会的担忧。该担忧是基于(  ) A.技术创新不能改变人们生活 B.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不足 C.可能带来伦理与安全等问题 D.只要创新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答案: 探究案 科技创新能力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国)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 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要增强自 主 创 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 特 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 理 格 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 动平台和融 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 论氛围和法 治环境。 ④ 完善科技奖 励制度,积极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⑤坚持依 法 治 国的基本方略,加大知 识 产 权的保护力度。 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 (社) ①激发创新活力。弘扬改 革 创 新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②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企): ①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 ②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创新。 ③企业要增强竞 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 争 力。 ④企业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 鉴国外新进的科技成果,并不断加以创新。 (公众/个人): ①要弘扬创新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②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训练案ABCDB DABCA DC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