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认同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理解、支持人大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和人大代表行使职责。
科学精神: 理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公共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教学难点】
人大代表的产生。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当中国传统色遇上全国两会》
思考:什么是两会?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议学情境:
闭幕会三天前,3月10日上午,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随后举行的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国家主席宪法宣誓仪式上,他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
在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习主席说,“这是我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面对现场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他郑重宣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议学任务: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
2.“两会”几年召开一次?几年为一届?
3.今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几届几次会议?一般召开多长时间?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和地方)的性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专家点评:
议学情境: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2023年3月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八、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九、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议学任务:结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特别提醒: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全国人大产生一府一委两院,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①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宪法的修改,法律的立、改、废)
特别提醒:
国家立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机关) ——制定和修改法律
地方立法:(授权立法)
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知识拓展:宪法赋予各级人大 的立法权是有差异的。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是立法机关。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授权立法,有立法权,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
县(不含民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都没有立法权。
②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决定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
③最高任免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对上述国家机关领导人予以罢免。(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④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人大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监察委员报告、法院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知识拓展:
(4)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5)常设机关:常务委员会
①性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②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③职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④设立部门: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接受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6) 专门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知识拓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职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职权。
议题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议学情境:
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王超表示,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
“比如,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的占比为52.53%,在乡级人大代表中的占比为76.75%。”王超说。
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王超表示,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目前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乡镇和街道“全覆盖”。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和上述材料,我国的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人大代表的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2.人大代表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议学情境:播放视频《全国人大代表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人大代表的哪些职权和义务?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3.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4.人大代表的义务:
①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
1. 曾在穆棱市悬羊村挂职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新时代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融入现代农业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等有关单位接到建议后,从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项目扶持力度、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认真进行了答复办理。通过合作社的引领,当地把小木耳做出了大文章。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主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反映人民呼声
②人大代表通过行使提案权,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管用的制度
④我国的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两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22年8月上旬,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万名代表下基层”工作,1.4万余名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广泛听取民众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万名人大代表下基层”机制——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
②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建议——人大代表积极行使代表职权
③1.4万余名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
④人大代表进“家”“站”听民声——做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牵头成立磷石膏污染防治专项立法领导小组,深入一线与近百家企业面对面,通过深挖掘、广纳言,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地方法规聚焦到问题症结上,找准立法空白点,在细节上精雕细琢,根据本地实际进行制度性创新,让看似简单的“小法”产生“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效果。2022年5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正式进入立法程序的磷石膏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据此回答( )
①湖北省人大在立法过程中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
②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牵头成立磷石膏污染防治专项立法领导小组表明在立法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③《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的通过表明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体现了依法立法
④湖北省人大依据本地实际开展立法,以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非遗传承人杨昌芹、奔向小康的农民工邹彬、站上世界舞台的工匠杨金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五年来,这些“90后”代表紧跟国家发展的脚步,自下而上传递着百姓的意愿与呼声,用青春朝气交出优秀的履职答卷。这些“90后”代表( )
①义务是向基层群众传达党中央的精神
②肩负人民重托,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③可以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参考
④是本行业的优秀代表,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共识、意志和力量,并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
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都行使了哪些职权。
答案:BBBC
5. ①会议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监察法,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立法权。
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说明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任免权。
③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决定权。
④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监督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