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案)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案)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设计
【教材结构】
第六课教材结构:
【教材分析】
第六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本课分为三个框题,本框属于第一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介绍了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越性,了解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我国的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党制度,在我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法治意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道写进了宪法,共同构成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
公共参与:通过模拟协商民主等活动,感悟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不同,领会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基本内容、优越性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职能、作用和要求
【教学难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新性
2.政协的职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发布,导入本框课题。
议题一:走进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
学生活动: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形成和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过程中确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
4.我国的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的性质:
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
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成员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4)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归纳: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基本内容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议题二:为什么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风景这边独好”
学生活动: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创新性
①优越性
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②创新性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圈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中国的“两会”》
议题三:走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生活动: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性质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2.政协委员的组成
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①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②政协的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
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要求:
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丰富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②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知识拓展: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