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防诈主题班会 课件 (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防诈主题班会 课件 (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演讲人
防诈主题班会
目录
01
防诈知识普及
02
真实案例分享
03
防诈情景模拟
04
防诈主题总结
1
防诈知识普及
诈骗类型
01
电话诈骗:通过电话联系,冒充公检法、银行等机构进行诈骗
02
短信诈骗:通过发送短信,冒充亲朋好友、银行等机构进行诈骗
03
网络诈骗:通过互联网,冒充客服、购物网站等机构进行诈骗
04
街头诈骗:通过街头摆摊、发放传单等方式进行诈骗
诈骗手段
01
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银行、电信等单位,以各种名义要求转账
02
短信诈骗:发送虚假中奖、积分兑换等短信,诱导用户点击链接
03
网络诈骗:通过虚假购物、投资理财、网络刷单等手段,骗取用户钱财
04
社交软件诈骗:利用社交软件,冒充熟人、领导等,骗取用户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防诈技巧
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和短信,尤其是涉及金钱和账户安全的信息。
01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尤其是涉及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的链接。
02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
03
遇到诈骗,及时报警,不要试图自己解决。
04
2
真实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
01
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03
冒充领导诈骗:骗子冒充领导,以急需用钱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02
网络购物诈骗:骗子冒充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为由要求受害人退款
04
投资理财诈骗:骗子以高收益为诱饵,诱导受害人投资虚假理财产品
受骗原因
03
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诈骗分子掌握受害者情况
02
贪图便宜:被虚假广告或优惠信息吸引,落入诈骗陷阱
01
轻信他人:轻易相信陌生人,缺乏防范意识
04
缺乏常识:对诈骗手段和套路不了解,容易上当受骗
防范措施
不轻信陌生来电和短信,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不轻易转账,不向陌生人汇款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
遇到诈骗,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3
防诈情景模拟
模拟场景
01
场景一: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公检法工作人员,要求转账
02
场景二:收到短信,提示中奖信息,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
03
场景三:在社交软件上结识新朋友,对方推荐投资理财项目,承诺高额回报
04
场景四: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快递公司,要求支付快递费,否则将退回包裹
角色扮演
角色设定:诈骗分子、受害者、旁观者等
情景设定:电话诈骗、网络诈骗、街头诈骗等
分析讨论:针对角色扮演中的诈骗手段进行讨论,提出防范措施
角色扮演过程:模拟诈骗过程,展示诈骗手段
讨论分析
情景模拟的目的:提高学生的防诈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情景模拟的内容:模拟常见的诈骗场景,如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等
讨论分析:针对模拟的情景,分析诈骗手段、防范措施等
总结: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防诈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1
03
02
04
4
防诈主题总结
班会收获
01
提高了同学们的防诈意识
02
掌握了防诈技巧和方法
03
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04
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防诈意识
提高警惕:对陌生电话、短信、链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核实身份:在转账、汇款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上当受骗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协助警方调查
提高警惕
3
2
4
1
保持警惕:对陌生电话、短信、邮件等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及时报警:如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调查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谨慎转账:在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转账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