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 (第三课时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教学内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课程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资料,描述长江和黄河的特点。2.举例说明长江黄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各河段的划分界点这些黄河的基本概况:2.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3.能够举例说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黄河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讨形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5.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黄河作为“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2.难点:理解黄河的凌汛现象分析其出现的河段;分析“地上河”的危害和治理措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课时设计】3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新课导入1.诗词导入提问:黄河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古往今来都有文人墨客把它写进自己的文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利用学生熟知的古诗句导入新课,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回答自己知道的古诗里的黄河。教师举例分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导学生:从这些诗句里我们能知道黄河的一些特点比如“九曲黄河万里沙”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明黄河含沙量大。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明黄河很长。2.黄河流域展示黄河流域的图片并讲述: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认识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新课讲授(一)黄河的概况1.我国的第二长河展示黄河和我国主要河流的长度和径流量对比图。提问学生:阅读下面表格的数据,分析黄河是我们国家的第二长河,还是第二大河?学生读图回答:黄河是第二长河,不是我国第二大河,主要原因是黄河水量不是我国第二大。2.黄河的主要概况活动:学习探究——根据课本内容和相关地图,小组合作完成对黄河的认识。根据课本上的课文和黄河流域图,找到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以及主要支流,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1)读图认图:在黄河流域水系图中找到并用红笔描出黄河的干流,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引导学生下黄河流域水系图中描述黄河的干流,并回答出黄河的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2)读河流分布图和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学生在图中找到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和渤海。【注意】强调错别字:巴颜喀拉山的“喀”和渤海的“渤”(3)读河流分布图和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点。(注意引导学生在黄河的简图上标注出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点,并观察黄河上中下游的长度)学生在课本上找到后,教师招学生到黑板上标注出上中下游划分界点,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描出黄河的上游河段,中游河段和下游河段。教师展示黄河不同河段的地图,并补充讲授加深学生理解:上游——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黄河中游——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45.7%,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黄河下游——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3%。(4)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的支流并观察它们主要位于哪里?(提示学生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观察)学生查找并回答,教师结合地图进行小结和补充:渭河——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干渭河干流,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汾河——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主要流经山西省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21平方公里。湟水——湟水,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发源于青海省,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0多平方公里。(5)活动——归纳小结活动安排:根据课本内容和相关地图,完成下列黄河概况的知识小结。(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黄河流经的省份和地形区活动:读图认图——观察黄河流域分布图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和中国地形区,根据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结合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表上序号。学生完成地图,并按照顺序回答黄河自西向东经过的省份: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2)观察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流经了哪些省份?并思考黄河和长江共同流经了哪些省份?学生在地图上指认相关的省份,加深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和了解。小结:黄河流经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份是青海和四川。(3)探究思考:结合中国地形图上,找一找黄河干流主要经过了哪些地形区?展示中国地形图,标注出黄河干流,学生找出黄河流经的四个地形区。该部分内容虽为重点知识但相对简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归纳总结,黄河流经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二)黄河的水文特征1.水量和结冰期提问设疑:黄河和长江的长度只相差800多千米,为什么平均流量仅为长江的1/17?为什么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但不是第二大河呢?接下列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探究思考:结合中国干湿区和温度带图,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提示学生留意黄河在秦岭-淮河一线的哪一侧?有没有结冰期,汛期怎么样。)学生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并进行分析。教师小结:黄河水量——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年径流量只有长江的1/15。黄河结冰期——黄河流域大部地区位于暖温带、中温带,这里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C,而且气候寒冷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黄河冬季就会结冰。2.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1)阅读中国地形图,结合黄河上游流经的地形区,分析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教师指派学生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讲授:黄河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多峡谷,水流湍急,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2)活动——探究合作活动安排:结合前面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学生自主阅读中国地形图,结合黄河中下游流经的地形区,分析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学生分析,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小结和补充: 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黄河下游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的流速缓慢,无较大支流汇入,流域面积较小。(三)黄河的价值和问题1.黄河的贡献展示黄河流域历代古都遗迹地图。提问: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分布区,阅读黄河流域历代古都遗迹图,分析黄河流域历来人口密集的原因。学生回答:黄河给沿岸的人们提供了灌溉水源,形成了平原。(1)在黄河流域图上找到黄河流域的主要平原,说一说黄河塑造了哪些平原?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黄河流域主要的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教师展示图片,并讲授:宁夏平原水稻产区集中,河湖众多,被称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降水少但灌溉方便,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粮仓”;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摇篮是现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2)黄河的灌溉水源黄河为沿岸提供了灌溉水源,早在2000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引黄灌溉。展示引黄济青工程图并讲解: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该工程改变了原先缺水的青岛市的面貌,居民的社会生活也得到改观。被誉为“黄金之渠”。(3)水能资源读图思考:观察黄河流域的水电站一般建在哪里?为什么修建在这里?图文讲解:展示黄河流域的重要水电站分布图,引导学生回答黄河的水电站主要集中在上中游,因为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的忧患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安排:黄河自古多忧患,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严重的水患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下面学习内容。①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②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那些?③这些忧患能产生哪些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和主要从事的农业活动方面考虑,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讲解。(1)上游的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分析讨论:从自然和人为的角度思考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主要治理措施。讲解:黄河的中游因为流经了黄土高原,所以水土流失的问题很严重,因为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导致黄河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在穿越黄土高原时,黄河把大量的泥沙带了下来,于是就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据统计,黄河每年要从黄土高原带走约16亿吨泥沙。分析讨论:探究学习:从降水、植被、土质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提问:面对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才能有效的治理这个问题呢?(学生集思广益,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1.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修筑梯田;3.修挡土坝;4.禁止采矿(3)展示“地上河”的示意图,尝试让学生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讲解: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学生理解地上河的定义后,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疏浚河道,修建水库,退耕还湖 。(4)黄河的凌汛讲解凌汛: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发生条件:河流有结冰期,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讲解完后然学生在黄河的流域图中找出黄河会发生凌汛的河段。学习完成后对知识点用表格进行汇总小结,加深学生对黄河水患的理解。三、内容小结。四、课堂练习。完成导学案的相关练习题。五、课堂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