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自我认识」代号集合大作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自我认识」代号集合大作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初中自我认识」代号集合大作战
适用学段:初一年级
课程课时:一课时(40min)
·02 设计思路·
初一学生正处于学龄期和青春期的过渡阶段,称呼、代号是帮助中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重要线索。外号是代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之间取叫代号的现象非常常见,其中不少代号甚至带有侮辱性,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而代号比之外号,来源及描述特质的范围更为广泛,除了消极的部分,还存在一些积极、温情的内容。
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赋予诸个体一件共同的任务,在成员中造成一种友好的合作氛围,诸成员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态度,经常的接触和交往,拥有共同的遭遇或不幸,都是形成群体内聚力的因素。班级同学具有相似的背景和对于代号的经历,因此本课程设计基于团体动力学理念,分四阶段展开教学。
·0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到代号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代号的负面影响;
情感目标:体验不同代号带来的不同感受;
行为目标:学会积极角度看待代号,懂得尊重他人。
·04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不同类型的代号会带来不同的心情,能以积极的视角看待代号。
难点:充分体验情景下的起伏心情,学会应对班级内可能出现的创伤唤起。
·05 课前准备·
PPT、班级展示版、学案纸。
教学设计
代号集合大作战
Part1. 导入阶段
我说我姓名(5分钟)
1.名字的由来:老师分享个人姓名的由来(甚至自己小名的由来),引导学生反思、分享自己姓名的来源和自己喜欢被称呼的小名,促使学生发现:代号的范围不只是“外号”,每个人都有带着长辈祝愿和期待的代号(即姓名)。
2.代号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代号的形式丰富多样,包含了图片、文字;姓名、小名、学号、绰号等。
Part2. 转化阶段
代号面具大揭秘(10分钟)
1. 填写代号介绍卡:邀请大家简单填写活动单中自己的代号,按照赋予代号的对象(自己、家人、朋辈、其他),填写自己的“代号介绍卡”。
2. 感受代号:引导学生发现代号代表我们的个性和典型特点,分享不喜欢代号的背后原因。
3. 揭秘代号:带领学生意识到代号是什么、代号的来源、代号与“我”的关系。
Part3. 工作阶段
代号盲盒拆拆拆(20分钟)
1. 模拟演绎:借助抽盲盒活动,带领学生觉察代号所带来的不同情绪(积极、消极、中性)和原因(友善、嘲弄)。
2.教师提炼:提炼总结不同类型代号带来的不同情绪,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Part4. 结束阶段
代号加工厂(5分钟)
1.重新加工:引导学生给不喜欢的代号重新加工。
2.教师总结:升华主题,引导学生积极的看待代号,尊重他人并学会运用自己的加工三宝,积极面对自己的代号。
首先,必须点赞还是学生的作者,在象牙塔就已经开始尝试设计原创心理课!本节课是以代号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关系,主题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活动丰富有趣,首先通过我说我名字引导学生分享、反思自己姓名及其背后的故事,认识代号的概念;其次邀请学生填写自己的“代号介绍卡”,通过代号盲盒拆拆拆,借助不同类型代号带来的不同情绪、引导学生与同学的相处方式,学会尊重他人及换位思考。最后代号加工厂,对不喜欢的代号进行加工,引导学生积极的角度看待代号。各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代号、了解代号、面对代号、应对代号,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心理课。
- 作者有话说 -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个自己不愿谈及的“代号”。初中阶段往往是学生互相取叫代号的高峰期。而许多消极的代号可能给学生带来自卑心理、创伤甚至演变为学生间的言语暴力。因此,在这个阶段,向学生尽早、及时地阐明代号、说明代号,使得其尽早建立起对于他人代号的尊重感和应对自身消极代号的能力,一方面促进其人际、身心地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有别于外号,代号的来源更为广阔,赋义也更为广泛,对自身代号的反思也是一种深入自我认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