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 《白露》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 《白露》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凉风至 凝露白 寒蝉鸣
物候天气

民风民俗

农忙农事

目录
诗词民谣


物候天气
玄鸟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羞”是“馐”的本字。古代“羞”、“馐”通用。养羞是汉语词汇,拼音yǎng xiū,指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群鸟养羞
暑气退,露水出
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

民风民俗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农忙农事
低温之前灌水二寸以上,可增温1~2℃。低温来时,晴天可日排夜灌浅水;阴雨天则要灌厚水;一般天气应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这个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是黄金旅游季节。“白露”正处夏、秋转折关头,气温日际变化大,“白露身不露”
这一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因此要预防低温冷害和病虫害。冷空气入侵时,可采用灌水保温。“白露身不露”,老、弱、病者要更注意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
是水牛长膘和繁殖的黄金季节,必须及时抓好秋膘
秋季天气凉爽,野生青草茂盛,必须做好越冬干草的贮存工作。贮备时要留有余地,尽可能多贮存一些。

诗词民谣
【白露】
白露团甘子,
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
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
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
幽径恐多蹊。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
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
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
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
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
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
烟波白浩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