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如何做好一名好班主任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立责于心,履责于行
20XX年11月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
导 读
身怀五心是法宝
阳光智慧为先决
科学管理取策略
目录
01
02
03
身怀五心是法宝
01
身怀五心是法宝
01
02
03
04
05
爱心
爱心
责任心
公平心
宽容心
五心
身怀五心是法宝
一、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1
2
3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班主任的职责。
关心爱护学生,引导教育孩子。
二、宽容心: 是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班主任的宽容心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宽容应有一定限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
三、公平心:能得到全班同学的爱。
身怀五心是法宝
身怀五心是法宝
四、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法宝。
背师生爱在主动
个性生爱在尊重
普通生爱在鼓励
进步生爱在赏识
后进生爱在鞭策
五、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细心的注意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的了解他们,从而的引导他们。
体弱生爱在关心
病残生爱在得体
过失生爱在信任
屡错生爱在耐心
向师生爱在珍惜
阳光智慧为先决
02
阳光智慧为先决
微 笑
我们首先要做个 “ 快乐的班主任 ” 每天走进 校园,走进班级的时候 ,用我们心中的阳光 温暖学生,用我们甜美的微笑感染学生 。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意。因而更喜欢你。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阳光智慧为先决
尊重
1
2
马卡连柯曾有过这样的论断: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 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观点,学会倾听,做学生的朋友。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理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 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 小孩子的先生”
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问题,学会理解学生
阳光智慧为先决
二、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处处事事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先树立教师的威严。在该严肃的时候绝不妥协。在需要慈爱的也不严厉。
慈爱和严肃并行
阳光智慧为先决
和学生一起完成任务
老师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完成的事情,作为班主任也应该自己完成,比如打扫卫生,值日也应该加上班主任。
日记和周报,老师也可以一起做。
一起接受班规的制约,一起接受大家的监督
不断学习,有一门特长
锻炼或者学习一门特长,表演给学生看,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增加自身在学生中的魅力。
阳光智慧为先决
二、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
科学管理取策略
03
科学管理取策略
虚实结合
疏堵相伴
严宽有据
收放有度
冷热交替
03
02
01
“务实”,就是班主任工作要从学生实际和班级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小事做起。要心怀学生,心系班级,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班主任的情与爱,体验到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导,使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兄长、朋友,又是学生的导师、助手
“务虚”,就是班主任工作需要理论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虚实结合
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班主任要立足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发展的实际,从点滴小事做起,同时又要有长远的眼光,坚持学习、研究与探索,做到既务实又务虚,虚实结合。
科学管理取策略
科学管理取策略
01
02
03
收放有度
要讲究一点“管”与“放”的艺术。“管”是手段,“不管”是目的,但“不管”绝不意味着班主任对班级发展听之任之。
魏书生曾经说过“管是为了达到不管”。
班主任的“不管”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共管”为前提的, 是以追求班级管理的“大治”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目的的。
所谓“冷”,就是“冷处理”;所谓“热”,就是“热加工”。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事情的发生,需要趁热打铁,如: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肯定班级的成绩,不良苗头的出现等,都要“热加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象学生偶而违犯纪律或因能力所限管理不到位,理解不全面或有偏颇导致失误等问题的产生,则要延缓时间,冷却降温,予以“冷处理”,再不失进机地予以帮助教育,也许这样做效果会更理想一些。
冷热交替
科学管理取策略
01
一是指导思想要有严格的要求;
03
三是违纪面前要有严肃的态度;
02
二是学生行为上要有严明的纪律;
04
四是处理班级事务时要有严谨的步骤。
严宽有据
一般说来,从严管理班级,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管理取策略
科学管理取策略
疏堵相伴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
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
多一些情感,少一些烦躁。
这样才能把“堵”与“疏”结合起来,变“堵”为“疏”,或者以“疏”为主,以“堵”为辅,从而让 学生增强明辩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谢谢各位的聆听,再见!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立责于心,履责于行
20XX年11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