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能够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3.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其读图分析、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关注气候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提问讲解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活动:设置情景-观看气候动态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同学们,这幅图展示的场景是气候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发了气候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内容是: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二、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切入本节课的学习。新课讲授: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指导学生读懂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探究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它们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纬度位置1.纬度不同,光热不同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2.纬度不同,气温不同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一一般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3.纬度不同,降水不同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降水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知识链接: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其对其气候的影响在赤道和两极地区表现最明显。引导学生读图记忆。(二)海陆位置1、一般规律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2.北半球中纬度的海陆位置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内陆少,沿海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陆地大于海洋。知识链接:海陆位置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其影响主要地区是中纬度地区,在亚欧大陆表现最显著。引导学生读图记忆。地形1.气温影响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同纬度地带,山上气温比山下低。2.降水受地形影响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易形成降水;背风坡则是气流下沉增温,水汽含量少,不易形成。知识链接:地形因素在海拔差别大的高山和高原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引导学生读图记忆。【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一)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学生观看景观图中呈现的信息。讲解:列表说明衣 热带 一年四季穿单衣寒带 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温带 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住 因纽特人的冰屋、傣族的竹楼等其他 饮食、健康(二)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1.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显著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图中信息。讲解:在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中,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2.对水稻的影响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图中水稻分布的信息,关注图中水稻受气候影响的变化。讲解: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气候的异常变化对人类的影响1.“厄尔尼诺”现象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图中信息,关注图中气候正常和宜昌情况的对比变化。讲解:厄尔尼诺暖流 ( https: / / baike. / doc / 5880121-6092996.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 ( https: / / baike. / doc / 5419134-565730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 ( https: / / baike. / doc / 6028333-6241334.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 ( https: / / baike. / doc / 6485285-6698991.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全球气候变暖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景观图中信息。讲解: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沿海国家的低地被淹没。3.干旱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景观图中信息。讲解: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人类活动影响气候1.植树造林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景观图中信息。讲解: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2.滥伐森林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图中信息。讲解:滥伐森林、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等,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使大气增温,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将被淹没。3.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图中信息。讲解:人类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受到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4.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向学生说明图中信息。讲解: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烟尘,导致雾霾天气的出现。课堂练习:1.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解析】答案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夏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的是纬度位置对我国南北气候的影响。2. 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降水量远远多于北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海陆因素【解析】答案 B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到喜马拉雅山南坡(迎风坡)的阻挡被迫抬升,降水多;而喜马拉雅山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3.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B.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C.大量人工造林D.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解析】答案 D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有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主因)、海陆位置和地形等。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施加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对我们感知世界、形成人地和谐的观念有重要意义。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练习题。2.引发思考:气候能够影响人类活动,那么人类活动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气候呢?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出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当行为,引发全球气候变暖,讨论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危害,倡导学生低碳生活。【板书设计】世界的气候(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纬度 气温→低纬地区高,高纬地区低位置 降水→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海陆 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位置 降水→降水沿海多,内陆少(中纬度)气候与日常生活气候与生产活动气候的异常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地 气温→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形 降水→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区别和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