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讨论、运用地图和数据求证,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2.运用世界海陆分布图,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运用地图和数据求证,结合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难点: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提问讲解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活动:情境设置-用电脑出示海陆场景动态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这幅海陆场景动态图,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内容。说明本课内容:一、世界海陆分布;二、海陆基本概念,切入本课学习。新课讲授: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指导学生读懂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探究活动。【世界海陆分布】(一)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活动1: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思考。讲解1: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早期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仅仅是人们足迹和视野所及的非常狭小的天地。那时,居住在大洋两岸的人们没有交往,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在古希腊的世界地图上,古希腊就是世界的中心;而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称为“中国”。活动2: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思考。讲解2: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13世纪-意大利的商人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为亚欧的交往竖起了一块路标。15世纪初,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足迹远及现在的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并且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图。15世纪末-16世纪,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开辟了沟通美洲与欧洲的海上航路。16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活动3: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思考。讲解3:直到近代,人类才有了正确反映地球海陆面貌的世界地图。(二)地球基本面貌特征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照片或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构成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三)全球海陆面积比重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根据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四)全球海陆分布特点活动: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讲解: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五)地球?水球?活动: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分析比较。讲解: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六)全球海陆面积比例1.南、北半球比例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引导学生关注图中数据,分析比较。讲解:依据数据,得出结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东西半球比例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引导学生关注图中数据,分析比较。讲解:依据数据,得出结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水陆半球比例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引导学生关注图中数据,分析比较。讲解:依据数据,得出结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海陆分布的总体特征活动1: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认读图中陆地、海洋的分布。讲解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活动2: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认读图中陆地、海洋的分布。讲解2: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海陆基本概念】(一)大陆的含义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观看图中信息。讲解: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世界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二)岛屿的含义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信息。讲解: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三)半岛的含义活动1: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观看图中的信息。讲解1: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半岛。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活动2: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中的信息。讲解2: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或更大的岛屿相连的地貌状态,它的其余三面被水包围。从分布特点看,世界主要的半岛都在大陆的边缘地带。(四)大洲的含义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讲解: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五)海洋的含义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讲解:海洋是海和洋的总称,二者由半岛或岛屿隔开。远离大陆的为洋 ,边缘部分的是海 , 一般靠近大陆;(六)海峡的含义活动1: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讲解1: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霍尔木兹海峡活动2: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比较分析几个海峡的作用。讲解2:海峡通常位于两个大陆或大陆与邻近的沿岸岛屿以及岛屿与岛屿之间。实例比较:台湾海峡-沟通两海;麦哲伦海峡-沟通两洋;直布罗陀海峡-沟通海和洋。课堂练习:1.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来形容海陆面积比例,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解析】D【解析】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C.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D.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解析】答案 D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陆半球是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下图为“陆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陆半球上( )A.海、陆面积比约为7∶3B.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C.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D.陆地连为一体,海洋被陆地分割【解析】答案B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所以海、陆面积比约为7∶3;陆半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连为一体,陆地被分割。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了世界海陆的分布特点及所占比例,认识到今天正确反应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提升自我素养,为社会做贡献。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2.同学合作交流:利用彩色橡皮泥,结合本节所学知识,根据课本图2.1世界海陆分布图,制作世界海陆分布模型,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板书设计】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71%(七分海洋)陆地占29%(三分陆地)海陆分布特点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地球?水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从水陆半球看,每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