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让学生初步形成“脑中世界地图”。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析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七大洲轮廓形状”和拼图练习,让学生探索认识世界海陆分布的方法,找出关键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学习和读图训练,让学生掌握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2、通过学习和读图训练,让学生掌握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难点:1、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读图、讨论教学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图片展示、提出问题 生:读图思考教师所提问题思考回答:1.地球基本面貌特征?2.说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3.读图说出世界海陆基本形态?新课讲授: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指导学生读懂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探究活动。【课件】七大洲和四大洋【课件】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得学生目标清晰。【课件】第一部分七大洲【课件】1、名称〖学生活动〗思考: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面积最大的洲和面积最小的洲分别是什么?〖教师〗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记住这七大洲名称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后,教师指图上的大洲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说明〗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课件】2、相对位置-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完成下列问题: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赤道穿过了哪些大陆?穿过了哪些大洲?【课件】3、面积大小 展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课件】4、大洲分界线〖学生活动〗找出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课件】5、大洲的轮廓形状出示:各大洲轮廓示意图,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课件】第二部分四大洋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课件】2、相对位置〖活动〗 根据相对位置判断大洋名称面积最大的洋和面积最小的洋分别是什么?【课件】3、面积大小根据面积从大到小排列:简称-太大印北〖活动〗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以及它们各个大洲对应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画出它们的形状。〖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几何图形,“一笔画”世界。〖练习〗⒈用铅笔在教材P53的图3.17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⒉让学生在课件上练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填图学生练习:一笔画“世界”:请你试试用一笔画出世界陆地轮廓(大洋州、南极洲除外)。课堂练习: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眼睛和窗口。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四大洲的主体部分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答案 A图中四大洲轮廓中,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其中主体位于北半球而且位于西半球的是①代表的北美洲。2.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答案 C世界上七大洲中,海岸线曲折、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欧洲是以平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低于200米,受北冰洋冰川的作用,西海岸十分曲折。3.四个大洲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南半球,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答案D以上四个大洲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南半球,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亚洲,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洲和大洋”,复习了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了解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等知识,这些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2.同学合作交流:结合本节所学知识,根据下一页知识链接:一笔画世界,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