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4.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树立板块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提问讲解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活动:点出主旨,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解:我们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的含义。其实它的原意指海陆变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解释海陆变迁原因的学说。一、板块构造学说;二、板块运动的影响,切入本节课的学习。新课讲授: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指导学生读懂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探究活动。【板块构造学说】(一)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活动: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简单向学生说明板块的运动。讲解: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活动1: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看图思考板块分布状态。讲解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活动2: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引导学生读图思考板块名称及相对位置。讲解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活动3: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图中板块的信息。讲解3: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太平洋)中活动4: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图中板块的信息。讲解4:亚欧板块-以亚欧大陆为主,包括大西洋、北冰洋一部分活动5: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图中板块的信息。讲解5: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印度洋的一部分活动6: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图中板块的信息。讲解6:非洲板块-包括非洲大陆,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活动7: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图中板块的信息。讲解7: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活动8: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图中板块的信息。讲解8: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大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一部分【板块运动的影响】(一)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动态图引导学生观看图中信息,感受文字描述。讲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二)板块运动1.张裂拉伸活动1: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信息。讲解1:形成海洋或裂谷。例如红海面积不断扩大;东非大裂谷活动2: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动态图中信息,关注裂谷带的变化。讲解2:东非大裂谷-板块的张裂拉伸。从现在起到五千万年之后,在地球的地图上,就会出现非洲海。活动3: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动态图中信息,关注红海的变化。讲解3: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2.碰撞挤压活动1: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信息。讲解1:形成山脉。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活动2: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讲解2:喜马拉雅山系-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活动3: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讲解3: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活动4: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讲解4: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板块、小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三)板块运动的影响1.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活动1: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火山地震分布地区的信息。讲解1: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活动2: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动态图中的信息。讲解2:板块地震构造运动2、环太平洋地带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火山地震分布地区和相应板块分布的信息。讲解:主要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五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3.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火山地震分布地区和相应板块分布的信息。讲解: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课堂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A.大西洋 B.阿尔卑斯山脉 C.地中海 D.红海【解析】答案C根据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大西洋将不断扩大,阿尔卑斯山脉将不断升高,地中海将不断缩小,红海将不断扩大成为新的大洋。2.如图,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B.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解析】答案 B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3.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解析】答案B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的形式为碰撞挤压和张裂,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内容及影响。统一证明了今天正确反应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提升自我素养,为社会做贡献。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2.背诵记忆:观看下一页知识链接-板块运动,了解板块运动学说。【板书设计】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主要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板块不断运动着,内部地壳稳定,交界处活跃板块不断运动着,内部地壳稳定,交界处活跃板块运动张裂运动使海洋扩大,陆地上出现裂谷挤压运动使海洋缩小,陆地上形成山系海陆变迁(二)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